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人民满意才是真正的脱贫

2018/07/30  浏览量:   作者:童善友  

  我的家乡在豫南一个丘陵地带。小时候村里开始集体养蚕,学校旁的桑葚果的味道至今还不能忘却。大约在小学毕业时,所有的桑树被放倒,种上了芍药;芍药花香几里地就能闻见,据说芍药种子是药材。又过了几年,芍药也没有给村里带来财富,换成了黄花菜——这虽然没有给大家带来经济上的利益,但至少使我们知道了黄花菜晒干了才能食用。后来,基本上每隔几年,山地上就换一种作物:茶树、山楂树、桃树、李子树、杏树......最近几年,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又被人种上白杨树。至于最早的松树,几乎被砍光了;原因是长得太慢了,难以成材,也就难以带来及时的经济价值——小时候夏天一有雷暴雨 ,天晴后村里男女老少都提筐挎篮去荒山茅草缝里、松树根旁,寻找各种香菇、草菇的情形已经不见了。

  至于田地里,村里号召大家种过甜叶菊、紫云英,甚至蓖麻。作为一个交通不便的山村,以前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后来在村里要求下,种了一些经济作物,基本上都是白种了。因为种的时候说的很好,甚至打包票说有多少收多少;然而,到了收获的季节,要么找不到人,要么建起的厂子成烂尾了——现在还有甜叶菊厂空置。以至于后来村里人说,他们让种啥偏不种啥,这样才不会吃亏上当。

   最近十几年,由于外出打工人越来越多,农业税也废除了,村里也逐渐富起来了。村村通公路了,摩托车小汽车随处可见;村民们小洋楼也都盖起来,孩子们考上大学的越来越多,搬进城市的人也越来越多,土地撂荒的也越来越多,很难组织起来像以前那样统一种植经济作物了。

  这样的情形估计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这也是目前很多地方的真实写照。当然更多的地方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有的地方为了出成绩,又出现了“只管种、不管卖”的现象。要求村民统一种植经济作物,上面来检查一看:哇,好大的成片种植,这样的产值多少多少......数据上的好看,掩盖不了最后可能坑农的事实。

  最近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的电视剧《太行赤子》《岁岁年年柿柿红》,这两部农村题材的电视剧都大获成功。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贴近生活,真正的为农民着想:譬如光卖柿子收入不高而且时间短,柿子容易坏,而做成柿饼就避免了;种果树不仅仅为了简单的卖果子,要有各种销售渠道;短期卖不出去或价格不理想,要考虑对果品的深加工,提高果品附加值,从而提高农民的纯收入......

  “只管种、不管卖”——这种急功近利的短视带来的不仅仅是坑农、伤农,更多的是带来老百姓对有关部门的寒心,从而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为了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脱真贫,真脱贫,而不是为了数据好看。

   “只管种、不管卖”应休矣!

   人民满意才是我们真正的成绩。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