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南通市海门区老促会2024年度“红色期刊”订阅工作稳健起步

2023/10/23  浏览量:   作者:南通市海门区老促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2024年度订阅《中国老区建设》《铁军》和《大江南北》期刊(以下简称“红色期刊”)工作,海门区老促会本着“从早部署、稳步推进”思想积极筹划、稳健起步。7月中旬,老促会在总结上半年、部署下半年工作时就作出安排,提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9月12日收到南通市老区建设和乡村发展“三会”《关于做好2024年度《大江南北》《中国老区建设》《铁军》杂志征订的通知》后,海门区老促会认真学习领会通知精神,正确认识“红色期刊”发行的重大时代意义和独特宣传优势,修订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度“红色期刊”订阅工作意见》。10月12日,召开区镇分会负责人会议进行专题布置,解读订阅工作意见,分解落实订阅任务。

海门区老促会专题布置“红色期刊”订阅工作

订阅“红色期刊”,是海门区老促会一直自觉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多年来,海门区老促会认真贯彻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提出的“进一步发挥传统媒体新闻舆论优势,打造全媒体融合的老区宣传阵地”要求,统一认识,统筹组织,订阅工作持续保持高位态势,订阅量连续五年破万,并蝉联全国老区宣传工作“特等奖”。订阅“红色期刊”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

一是办刊宗旨指引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着眼老区特色和资源禀赋,谆谆教导“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期刊”就是以此精神内涵办刊,坚定不移确立时代信仰高度,持之以恒开展红色文化激励。《中国老区建设》“红色经典”“老区广角”、《铁军》“岁月”“传承”、《大江南北》“缅怀”“征战纪事”等栏目,释放出巨大的红色正能量。海门老促会以此为指引,充分利用自身职能优势,把“红色期刊”订阅放到重要位置部署推进,通过订刊、学刊,运用舆论优势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催人奋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要强大的精神动能。

二是党委政府重视关心。海门是个革命老区,近百年来积淀着厚重的红色基因,“向死而生、不怕牺牲;家国同构、舍家为国;海纳百川、强毅力行”的老区精神,需要一年一年宣传好、一代一代传下去。海门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坚持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作为重要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批准老促会提出在全区订阅“红色期刊”的建议并转各地各级执行。订阅工作还得到区委区政府各部门及区镇领导的广泛支持,对老促会安排的订阅任务不打折扣。区委宣传、组织等部门适时协调对接,联动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把“红色期刊”送进社区、学校,使“红色期刊”订阅覆盖面不断扩大。

海门街道分会张继达(中)分解落实征订任务

三是工作队伍奋力有为。传统媒体受到互联网前所未有的挑战,“红色期刊”订阅压力不断增大。面对这一现实,海门区老促会领导班子统一思想,调整力量,建立一支以区镇分会成员为主体、机关部门及社会志愿者为补充的得力可靠、积极负责的工作队伍。分会成员主要落实区镇、农村社区、学校和企业的征订任务。驻会成员与机关部门分管负责人建立微信工作群,及时通报上级订刊工作要求和海门全区工作部署安排,得到全区上下的积极响应。海门街道分会张继达、施善民启动早、措施实,第一个落实任务、领取订刊票据。余东分会唐俊卿、包场分会东惠芳等务实作出安排,把订阅任务落到实处。海门区城市管理局杨利生主动来到老促会领受任务,领取票据。退休教师沈汉超,80多高龄,是老促会系统外的热心人,近十年来主动充当志愿者,利用人脉资源,奔走在教育等系统,协助老促会开展征订工作,目前已落实2024年度“红色期刊”229份。与此同时,以“红色期刊”为主要教材,常态化为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辅导,被江苏省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全省城乡社区校外教育示范辅导站”。

岁志愿者沈汉超在利用“红色期刊”进行备课

2004年,海门区老促会以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和延安市委、市政府共同承办的“纪念《中国老区建设》创刊30周年暨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做好老区宣传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继续按照“稳中不降、略有上升”原则组织《红色期刊》征订工作,根据各区镇2023年度订阅情况,适当调整平衡订阅数量。针对财政预算持续压缩的实际,积极与机关部门、区镇领导联系沟通,以取得支持。老促会自身,通过调剂费用、募集社会资金等措施,多渠道筹措订阅经费。同时修订完善激励措施,适度提高包干工作经费标准,为圆满完成订阅任务奠定基础。

编辑:韩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