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8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顺应农民新期盼,立足国情农情,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村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前不久,金湖县老区开发促进会围绕乡村振兴这个主题,突出产业兴旺这个重点,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镇村、与农民交谈等形式进行调查研究。
大家认为,乡村振兴涉及生产力调整,更涉及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必须把改革的活水引入田间地头,从过去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大家对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兴旺有三个期盼。
期盼一:促进农业提质效
“种什么?怎么种?”是农民每年最为关注的问题,这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过去只要‘吃饱’,现在要‘吃好’,而且要营养、安全。过去生产‘大路货’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村支书的一句话阐释了改革的要义。改革的最基本要求,是要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把农产品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对这一点,不少镇村干部和农民都有共同的认识。
金湖是个农业大县,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80%的水稻是普通种类,结构调整压力突出,建议依靠种植、养殖、加工各业联运,特别是重视发展粮食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提到要优化区域布局,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就这一点来说,加强规划很重要,现在一些镇村发展农产品都是凭经验和感觉办事,往往容易产生误导和错觉。
加强规划应主要在特色粮食产区上做文章,各种农作物最适宜的产地布局在哪里,如何引进新的特色品种等等,都要按照中央和国务院文件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尽快层层制定好农业生产布局规划。主要是根据各镇村的气候、土壤特点,科学筛选和规划布局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研究选定各地优秀农产品品种,明确主体功能、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还要处理好各区域优势品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方向,通过规划布局确定各地优势特色产业,并重点扶持做大做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
期盼二:把握体制机制改革的着力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本途径在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我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与此同时,粮食进口却大量增长,国内外价格倒挂,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在其背后,是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对农民的补贴制度和粮食收储制度越来越难以适应农业发展的新需求。改革这样的体制机制,就要理顺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关系。
政府要有为,还要有位。对这一点大家看法基本一致。粮食价格托市政策使粮价涨易降难,市场作用弱化,库存高企,原粮与产成品价格倒佳冲击下游粮食加工企业,农民甚至对政策产生了过度的依赖,种粮“不看市场看政策”,生产与需求相脱节。
现行的国家粮食收储政策有时会陷入“提价扭曲市场,降价伤害农民”的尴尬境地。为此有人建议,应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稳步推动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向“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补贴政策演进。粮食去库存的同时,稳定产能也很重要。粮食要有相应固定的库存量,库存多少为宜?存储多长时间为宜?三个月还是六个月?需要从成本方向进行充分评估,这是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
谈及当前按土地承包面积测算的粮食直补政策,许多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呼吁要“更加注重公平”。有的人有地不种,补贴照拿不误,种好种坏一个样。为此,大家建议,逐步退出这种普惠制的方法,按实际种粮面积、产量和质量进行补贴,鼓励农民种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粮食。
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范流转也是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非农化”和“非粮化”的倾向,建议完善流转的市场机制,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构建流转平台。
在农业经营体系创新上,一定要解放思想,既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也可以通过扩大服务规模实现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农业现代化理解为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扩大技术服务规模同样也可实现农业现代化。
期盼三: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让亿万农民收获幸福感。要实现农民增加收入,就要让城市消费者和农民实现双赢,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为此建议,加强规模引导,尤其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土特产品等市场供求关系的调研、分析和预测。同时,要在满足市场新需求上下功夫。
现在,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年轻一代绝大部分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缺乏从事农业的意愿和技能。老龄化、女性多和文化素质偏低,已成为留乡务农劳动力的主要特征,这也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建议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制度,并建立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评价体系,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整合各种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策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让农民参与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增值收益。
应努力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结构起来。发展规模经营的条件是农村农业人口的转移。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整体经济增速下降到6.7%,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随之下降。2016年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增长0.3%,仅增50万人。这种速度和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何时才能将大部分农村人口转移走?农民转移不走,大家都在土里创饭吃,怎么富得起来?
这些年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对乡村旅游提出了新的需求。从这个角度讲,虽然短期让更多的农民进城有困难,但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可以让更多的农民在农村就地脱离土地,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土地的压力就会大大减轻,也会更快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金湖县老区开发促进会
(执笔:潘菊生 郑传宝 姜瑞荣 杨登平)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