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内蒙古】丰碑

2023/09/07 浏览量: 作者:苏仁陶格图  

在内蒙古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巴日嘎斯太,这里曾是八路军大青山游击队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共绥中地委的诞生地。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巴日嘎斯太,地处辉腾锡勒脚下青山环抱,清流潺潺,风景秀丽。逶迤的群山下,苍翠的林木前,驰名远近的绥中抗战纪念馆庄严古朴,巍然屹立,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铭刻着绥中人民激荡乾坤的抗战历史,以光芒璀璨的红色精神辉映着革命老区。

(一)

巴日嘎斯太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是生我养我的故乡。这里的人们素有保家卫国的光荣传统。早在清朝年间,先辈们祭拜了敖包,告别了妻儿,跨上了战马,义无反顾地远赴新疆抗击沙俄入侵,平叛和卓叛乱,参加抵御英国入侵的京津保卫战。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蒙古营子又成为八路军指战员最可靠的掩蔽所和庇护地,成批伤员在这里得到了救护救治。在这里李井泉、黄厚、姚喆、杨植霖等革命老前辈的名字家喻户晓,军民团结,同仇敌忾,演绎了许许多多激荡人心的红色故事。

追寻红色足迹,铭记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色文化,是振兴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之所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缅怀革命先烈,并强调,“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指明了传承和建设红色文化的前进方向。

2012年,在阔别故乡十四年之后,我回到察右中旗政协工作,满怀对红色故乡的深情热爱和对曾在这里生活战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前辈的无比崇敬,开始挖掘收集以巴日嘎斯太为中心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红色历史资料。

(二)

在中华民族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战争中,位于大青山北麓辉腾锡勒地区的绥中地区饱受了战争的沧桑,也镌刻着深深的印记。当年,以归绥为中心,划分为绥东,绥中和绥西三个地区。绥中为归(绥)武(川)公路以东,平绥铁路以北、集宁至土牧台一线以西,陶林县和察哈尔镶红旗、镶蓝旗境内的北部地区。这里与晋察冀边区地域连接,并与土默川平原遥相呼应,有辉腾锡勒做屏障,是当时中国和苏联国际交通的连接点,战略地理位置十分显要,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于1938年果断决策部署,在平绥铁路以北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而绥中地区又是八路军大青山游击根据地的核心地区,巴日嘎斯太又是绥中地委的核心地区。抗战时期的巴日嘎斯太一带,以其险要的地理、地形和牢固的群众基础,保障了抗战时期绥中地委机关在此长期立足扎根,顺利开展工作。绥中蒙汉群众不仅捐枪支、献乘马、藏伤员、保工厂,还多次经历了抛身家、舍生死、明斡旋、暗潜伏等英勇艰险的抗日活动,建立了“蒙古民族抗日工作小组”、“抗日同盟会”,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民族人士,如武策 劳、葛瓦那日布、武班德等掩护杨植霖、张达志、贾长明等绥中地区领导,为革命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大滩的谭成宽、张五毛,阿麻忽洞的开明绅士刘玉,米家湾的杨满仓,董家湾的董明在,红召的宝音乌力吉,四子王府的丹穆林扎布等一大批革命先辈不畏艰险,倾其所有,用鲜血与生命支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绥中地委团结带领绥中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与八路军大青山支部一道,高举民族解放的伟大旗帜,以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书一了一部不畏强暴,百折不回的斗争史,一部民族团结,保家卫国的救亡史,一部同仇敌忾的英雄史。涌现出一个个舍身取义、气贯长虹的英雄志士,演奏出一曲曲爱国主义的雄壮旋律。绥中地区的抗战“不仅有一般抗日根据地的普遍意义,更具有独特的蒙汉团结抗战的广泛性、民族性和集体性”。中央党史专家的评语,高度概括了绥中抗战鲜明的独特特点,因此,研究、整理八路军大青山游击根据地的红色故事,使本地本土的红色历史资源成为弘扬革命传统的宝贵精神财富,就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建立绥中抗日战争纪念馆就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和一致要求,也成为察右中旗的一项重大的政治工程和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旗里将筹建工作任务交给了旗政协。面对旗委的信任和根据地群众的期盼,我们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绥中抗战纪念馆建设的任务。并成功顺利地举行了中共绥中地委旧址纪念碑揭碑仪式,标志着大青山抗日武装斗争红色革命纪念活动,在察右中旗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完成了绥中地委旧址立碑后,紧接着我们又投入到绥中抗战纪念馆的建设筹备当中。在纪念馆筹建之初,得到了旗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积极支持,我们共同请示旗委和政府,争取老区建设促进会发展资金作为纪念馆建设的启动资金,并在2016年8月9 日举行了纪念馆奠基仪式,纪念馆建设工作正式启动。随后,旗政协专门组建了纪念馆筹建工作组。

三年中,参与纪念馆筹建工作的同志们,怀着对革命历史的崇敬与认真求索的态度深入各级档案馆、史志馆,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多次赴内蒙古档案馆、集宁与周边旗县区,苦苦寻访知情人,千方百计找线索。多次在集宁、四子王旗召开资料征集和布展座谈会,多方征求知情老同志们的意见;2017年4月份,远赴河北怀来、革命烈 土董存瑞家乡隆化和山西文水县刘胡兰故里,收寻有关照片史料。因为当年巴日嘎斯太抗日英雄武策劳与董存瑞的亲属和刘胡兰的亲属于1951年共同出席了全国政协会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就是在这次的接见中,毛泽东为武策劳亲笔改名。可惜这些珍贵的照片资料,在文化大革命和挖“内人党”运动中,因武策劳的家被查抄,资料尽失。所以想从当年一起参加会议的同志那里收集资料。之后的2018年4月份和5月份,我们又组织人员先后赴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及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考察了革命历史纪念馆建设情况,六月份又赴武川县考察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建设情况,为建设绥中抗战纪念馆奠定了基础。

在纪念馆的建设过程中,旗委、政府领导经常过问,并在各方面 尽可能多地给予支 持。旗组织部和旗 档案史志办等部门 给予了配合和支持,确保了工作的顺利 进行。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区市旗县相关部门的鼎力帮助,自治区党史办的领导和专家对于 布展资料进行了审阅把关;内蒙古文史馆馆员市政协原主席为纪念馆 题写了馆名。得到了曾经战斗在绥中根据地功勋人物后代的有力支持。他们或提供影片资料,或提供当年指战员用过的书籍物件,让我们备受感动,也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工作。

2017年8月9 日,当年大青山抗日支队政治部主任张达志将军(后任解放军二炮司令员)的儿子张学进,女儿张源,受母亲的嘱托,由张达志将军当年的警卫员尚红旺的儿子尚永贵、尚二平弟兄陪同,来到中旗寻找当年掩护救治张达志将军的蒙古族老乡后代。张达志将军的警卫员尚红旺,他的儿子尚永贵,现在呼市工作。根据张达志将军提供的当年负伤后被老乡救治的情况线索,尚永贵经多方寻找,打听找到了救护张将军的恩人,是当年居住在乌兰苏木那日斯太嘎查独贵坝沟里的噶瓦诺日布和乌生格夫妇。

1940年的春季,大青山支队政治部主任张达志带领人员正在绥中地区的金盆一带为筹建骑兵支队而活动,在金盆梁上突然与一队日本兵相遇,双方交火后,张达志主任不幸中枪受伤,警卫员尚红旺背起首长钻入密林,连跑20里路,来到辉腾梁畔的独贵沟,将负伤的张主任隐藏在了根据地可靠的群众嘎瓦诺日布家里。当时噶瓦居住在独贵坝沟里,这里沟深林密,便于隐蔽。张主任就在噶瓦家里隐藏了下来,经过噶瓦夫妇的精心调理、救护,张主任保住了性命,两个月后基本伤愈归队。

建国后,张将军始终牵挂着当年救护他的这对蒙古族夫妇,多次想来走访慰问,但终因军务繁忙不得脱身。将军在临终前安顿老伴说:“有机会一定要让孩子们去寻访当年不顾性命安危,舍身救护我的蒙古族老乡。”张达志将军的二儿子张学进和女儿张源,此次前来就是受母亲之托,来寻访恩人的。在尚永贵弟兄的陪同下,他们联系到旗档案史志办的领导,找到了噶瓦诺日布次子云玉(在旗公安局工作,已退休)。张学进和张源提出了要到他父亲张达志当年养伤的旧址看看,于是在云玉的带领下,我陪同他们开车从乌兰那日斯太向独贵坝出发前往,快到独贵沟时因山路陡峭,汽车无法前行,我们徒步到了噶瓦诺日布旧居遗址,在半山坡上有几处石头矮墙的痕迹,云玉说:“这就是我父母从前的家,也就是张将军疗伤的地方。”张学进和张源兄妹俩走到了矮墙边,仔细看了地势、地形,临走时深情依依,恋恋不舍。还在遗址旁拍了很多照,说是回去要给母亲看。中午我们就在沟里的蒙古包里吃午餐,吃饭时张源兄妹俩再三表示对嘎瓦诺日布之子云玉的感激之情,表示对我们陪同人员的感激之情。兄妹俩穿着普通,言语平和,谦虚低调,给人一种朴素的亲近感。张将军在开国后被授予中将军衔,担任解放军二炮司令员,想必是转战南北,身经百战,经历非凡。但能够不忘当年艰苦的岁月,感恩救护的老乡,临终嘱咐家人寻找在内蒙救治他的蒙古族老乡,却是难能可贵。饭间谈话中,张源拿出了一个信封袋要交给云玉,说是受母亲之托,感谢对父亲当年的救护之恩。云玉说:“救护将军是父母亲当年做的事,我们没有任何功劳,不能接受这份情。”坚持不受。这时张源两眼泪花激动的说:“这是我母亲的心愿,不然我们回去没法向母亲交待。”面对僵持的局面,我只好出面劝说云玉,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一份情谊,代表的是老一辈人的生死情谊,不能不接受,于是云玉勉强的接受了张源兄妹代表母亲的感谢礼物。

我们在收集绥中抗战事迹时,常常被这种“蒙汉团结、军民鱼水之情”所深深感动。这是一种置生死于度外的情意,是一种无疆的大爱,是鲜活的革命传统教育的活的教材。

2018年8月,在纪念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之际,由朱德孙女朱新华(其父当年在120师师部工作),李井泉之女李力清,杨植霖之子杨林村,姚喆之子姚普光等20多名革命后代来到了内蒙古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察右中旗的巴日嘎斯太进行探访,探寻父辈的革命足迹,访问根据地拥军劳模。在8月20号,我接到了李力清的电话,说当年在大青山地区战斗的指战员后代想于8月28号探寻父亲的道路,走访根据地,我们通知了当年支前拥军掩护八路军的根据地群众后代,打出了“热烈欢迎大青山革命后代回访根据地”的巨幅红色横标,在纪念馆门前的铁围栏上插了十面红旗。

8月28 日上午,处在青山环抱中的绥中抗战纪念馆更显得古朴庄重,鲜艳的红旗在微风中轻轻飘扬,现场有一种节日喜庆热烈的气氛。在雄壮的《太行山上》的管乐声中,朱德、李井泉、姚喆、杨植霖、周士第、宋时轮、张达志等革命领导人的后代缓缓走下汽车,与当地迎接他们的旗政协领导,苏木领导和根据地群众紧紧握手,像是见到了久别的亲人。

在欢迎仪式上,我受旗委政府的委托,代表根据党政和群众致亲切的欢迎词,对在百忙中莅临革命老区,看望老区人民的革命后代和党史、军史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李井泉女儿李力清代表探访根据地的革命后代致词。她说:“此次在内蒙古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创建80周年之际探访,旨在缅怀父辈抗日战斗的光辉历史,重走父辈艰苦抗战之路,更重要的是要传承红色革命历史,把父辈们的遗志继承下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八路军后代和当地英模后人相拥而谈,感慨万千。他们重温了当年父辈们在根据地的生活战斗情景,并与旗政协领导互赠书籍史料。在参观绥中抗战纪念馆时,访问团一行人认真聆听讲解,并在一组组历史资料,一幅幅历史照片前不时驻足,询问一些历史细节,聆听先辈事迹。并对我旗积极保护挖掘红色革命文化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今后进一步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发挥红色资源作用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同行的中央党史专家王晓建看了绥中蒙汉团结的战斗事迹和一幅幅动人的故事图片之后认真的说:“绥中抗战纪念馆虽然规模不大,但它展陈的内容很重要,也很有特色,它不仅具有一般抗日根据地的普遍意义,更具有独特的蒙汉团结抗战的民族性、集体性和广泛性。应把绥中抗战纪念馆定位并打造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对传承当地的红色文化和民族团结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随后访问团的革命后代一行启程前往察右中旗烈士纪念公园,向革命烈士敬献了花篮,缅怀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不同历史时期牺牲的革命先烈。我们组织了当地的武警仪仗队,配合访问团在烈士公园的纪念活动。

在访问团离开后,我们根据访问团提出的“绥中抗战纪念馆除了体现一般抗日纪念馆的特点外,还要体现鲜明的民族性、集体性和广泛性的特点”重要意见,在接下来的布展中,遵循了专家的建议。

(三)

经过多方的努力,布展工作进行顺利,占地面积2350㎡的绥中抗战纪念馆基本建成,具备了开馆的条件,于是就定在2019 年的8月20号正式开馆。

8月19 日下午,我们在科布尔镇召开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革命后代和绥中根据地群众代表座谈会”。目的是想让当年的拥军支前英模后代和大青山八路军后代见见面,诉说当年父辈们艰苦抗日斗争的经历。原打算在晚餐前的一个小时举行个见面座谈会。我们定了一个能容纳40人的会议室,摆成一圈的圆桌形式,预计大青山八路军后代代表20人。根据地群众后代代表20人。结果准备活动的群众代表听说了要举行见面会,就都想参加,于是40人的座椅不够坐,临时增加凳子,有的干脆站在了后面。座谈会前我们专门设计了一面签名红旗,在旗帜上端写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金色大字。空白处让参加会议的八路军后代和根据地群众后代代表签名,想作为开馆纪念,永久馆藏。座谈会除了来宾代表和群众代表外,旗政协和老区建设促进会及档案史志及负责人也出席会议。会上首先由我向出席座谈会的来宾介绍了绥中抗战纪念馆的建设情况。接下来双方代表发言。发言的热情度和参与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大家都想表达情意。一位发言人说话还没结束,另一位发言人已举手示意要发言。原定一个小时的座谈会超时了,又延长了半个小时,大家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畅所欲言,共同回忆了当年的烽火岁月,共话风雨历程,大家表示要为根据地的建设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8月20 日,内蒙古的乌兰察布大地,秋高气爽,景色宜人。山 里的野果到了成熟的季节,蓝天白云下,远处山坡上“层林尽染”,呈现出了红、黄、绿相间的色彩,收获的季节到来了。对于大青山抗 日革命根据地——中共绥中地委的活动核心区巴日嘎斯太来说,这一 天收获了最为丰硕的成果,20多位曾经战斗在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 八路军指战员的后代齐聚这里,与根据地当年掩护支援八路军的乡亲 们的后代重逢了。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互相端详着对方,仿佛想 找出当年父辈们的轮廓印记,一时间有多少心里话儿需要向对方倾诉,但又相对无言,眼中溢满了晶莹的泪珠。这是一个相逢的时刻,是红 色革命基因传承延续的特殊时刻。上午十点钟,随着礼炮的燃放,红 绸慢慢掀开,显露出了“绥中抗战纪念馆”的耀眼牌匾,中共绥中抗 战纪念馆正式落成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英雄们的后代、内蒙古自治区 老区建设促进会、档案党史研究文献研究室、乌兰察布市领导、旗四 大班子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当地群众满怀激情参加了这次绥中抗战纪念馆落成开馆纪念活动。

开馆仪式由我主持,并介绍了纪念馆建设情况。旗委书记作讲话。他在讲话中说:“在举国上下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 教育活动之际,我们齐聚在察右中旗革命老区——巴日嘎斯太,举行 绥中抗战纪念馆开馆仪式,深切缅怀抗战烽火岁月,追思革命先烈英 勇事迹。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曾经是革命火种的传播点,是绥中地委 的核心区,是在抗战中绥中专署被服厂、军械修配厂、印刷厂所在地,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谱写了无数动人的凯歌旋律和蒙汉民族团结的 战争篇章。建立绥中抗战纪念馆,就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 精神,鼓舞老区人民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步伐,利用老区丰富的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帮助老区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

开馆仪式上,自治区党史研究室领导、市政协领导、旗委及人大主要领导共同为绥中抗战纪念馆揭匾;由我和旗老促会会长为巴日嘎斯太民俗馆揭匾;张达志将军之子,解放军总装备部少将张学谦代表大青出八路军后代发言;根据地群众代表,80岁高龄的四子王旗政协原副主席义守代表群众发言;张达志之子张学谦,杨植霖之子杨林村和功勋人物后代代表刘勤胜、满海共同向纪念馆赠送了签名的红旗。这面签名的红旗,凝聚着大青山八路军后代和根据地人民群众后代的深情厚意,也饱含了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军民鱼水深情和蒙汉人民团结的战斗友谊。随后,市民委胡格吉勒副主任向乌兰苏木党委、政府颁发了“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牌匾;旗乌兰牧骑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从纪念馆建成开馆之日起,一年多时间就有区市旗县的机关团体、学校近5000人参观了纪念馆。内蒙古党委组织部、自治区第十一巡视组、内蒙古档案史志文献研究室、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内蒙古财经大学以及市直各机关团体,各旗县市机关团体纷纷前来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建党、建军纪念活动。绥中抗战纪念馆成了内蒙古地区名副其实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我们建立绥中抗战纪念馆的目的,就是为了缅怀曾经在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绥中地区,为抗战做出重大贡献的八路军指战员和仁人志士,记录他们舍身忘死,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不屈不饶,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给广大群众提供一个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文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我们的愿望实现了,我们的目的达到了。

2020 年7月1日的党建纪念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数据石泰峰在市政府费东斌市长的陪同下,来到绥中抗战纪念馆。石书记认真的倾听了我们的讲解,询问了绥中地委成间,在看到了当年绥中地委实行“三化”:“群众化”“社会化”“职业化”(地委干部脱下军装,穿上便衣,以职业为掩护,在群众中认亲友,到群众中去,扎根于群众之中开展工作的工作方式)时深情的说:“当年八路军之所以能够在人民群众中扎下根,取得最后的胜利,就是心中有人民。今天我们更要践行习主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忘初心,讲好历史故事,讲好老区革命奋斗史。要进一步挖掘革命历史,扩大纪念馆规模,起到教育后人的作用。”

革命纪念场馆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我们要充分发挥纪念馆的独特作用,让这座用先辈精神、先烈英魂铸成的不朽丰碑光照千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自治区领导、乌兰察布市领导非常关心重视绥中抗战纪念馆的建设,后经改扩建一个规模更大,展陈内容更广泛的崭新的绥中抗战纪念馆,展现在根据地的大地上,让红色文化建设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推进老区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更强动力。

内蒙古察右中旗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

苏仁陶格图

编辑:admin_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