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红色吕梁 文化领航

2012/10/17  浏览量:   作者:李晓芳  

  巍巍吕梁,滔滔汾水,表里山河,红色吕梁。

  小说《吕梁英雄传》、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这些穿越时代,影响过几代人的红色经典就孕育、诞生于这山这水间。近年来,吕梁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传承红色文脉,弘扬主旋律,不断探索文艺创作生产的新途径,推出一批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彰显地域特色,高起点、大视野,精心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吕梁市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红色:文艺作品时代之魂

  电视连续剧《红军东征》今年年初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好评如潮。晋剧现代戏《刘胡兰》荣获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10项大奖,今年9月进京为党的十八大献礼演出,观众反响强烈,被我省有关部门确定为山西省廉政文化精品优秀剧目。晋剧《杏花酒翁》《红肚兜》获得全国戏剧文化奖。碗碗腔小戏《人偶戏》、舞蹈《布老虎》等获文化部群星奖。广播剧《山丹丹花开》、电影《酸枣坡》、歌曲《绿叶护红花》、小说《血色码头》等11件作品获得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近3年,吕梁市主旋律作品获得34个国家级奖项,90个省级奖项。红色,成为吕梁市文艺作品的时代之魂。

  吕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吕改莲说,吕梁是革命老区,革命传统文化是吕梁独特而珍贵的文化资源。吕梁曾经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革命圣地延安的东部屏障。吕梁人民曾养兵十万,牺牲一万,涌现出刘胡兰、贺昌等革命先烈。一部《吕梁英雄传》就是吕梁人民不畏牺牲、舍家卫国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我们鼓励引导红色题材作品,创作了一批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改革开放、歌颂人民幸福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既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也注重经济效益,力求达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

  为纪念刘胡兰就义65周年,吕梁市晋剧院创作演出晋剧现代戏《刘胡兰》。院长张雯斌告诉记者,排这个戏没有打算赚钱,很单纯,就是要用吕梁精神塑造吕梁英雄,但是没有想到《刘胡兰》从吕梁山,演到省城太原,最后演到首都北京,演到哪里,观众追到哪里,不仅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而且市场火爆,排戏成本已经全部收回,开始赢利。张雯斌最难忘的是在太原演出时,78岁的离休老干部王明义听说要演 《刘胡兰》,特意让儿子驱车30多里,从尖草坪区上兰村赶到省演艺中心观看。

  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之魂

  走进孝义完形影视基地,1500多平方米的摄影棚内,墙上挂着各种表情的木偶,令人忍俊不禁。这是我国唯一一个木偶影视拍摄基地。从2008年正式落成,这个文化产业基地制作出品的《英雄出少年》《不亦乐乎》《坷垃传奇》木偶剧先后在央视播出,基地共生产400集木偶剧,长度达1万分钟,作品远销20余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世界仅有的5个木偶影视拍摄基地之一。2011年,孝义完形影视基地产值突破300余万元,实现利润近百万元。

  孝义皮影是我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制作、表演有其深厚独特的艺术技艺。吕梁市在传承、保护中开发孝义皮影,并将其拓展为特色文化产业。

  杏花村里酒如泉。站在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汾酒城最高处俯瞰,仿佛置身北京故宫,灰砖青瓦、单檐歇顶,一个完整的仿古建筑群拔地而起,好一派恢弘气势。深厚悠久的汾酒酿造工艺将在这里绵延,共和国第一个地方国营酿酒企业在这里开启新征程,创造新辉煌。当然,这里也将成为酿酒工业文化的旅游重镇。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