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大别山区很多人“6.3元过一天”鄂豫皖应联手扶贫

2012/10/19  浏览量:   作者:王鲁峰 郑松波 路红 齐方华  

  10月17日,是世界第20个国际消除贫困日。

  为响应中国扶贫基金会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的联合倡议,很多人都在体验“6.3元过一天”的生活,结论多是“吃不饱”。

  然而,你可知,在大别山深山里,还有一位10岁的小男孩,在学校只吃从家里带的口粮,家长周一给他5块钱让他买点菜吃,周末他却原封不动地把钱再交回来。按照新的扶贫标准,中国还有1.28亿贫困人口。其中,大别山连片特困区,是新时期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故事

  5元的菜钱

  男孩揣了一周又带回来了

  10月14日,“三省媒体联动·千里跃进大别山”采访团行走安徽期间,听到了一个让人瞬间落泪的真实故事——

  在六安市霍山县太阳乡金竹平村,有一个叫黄泰安的11岁男孩,因为上学路程远,只能选择寄宿,周一妈妈石贤霞会把前三天的饭做好让小泰安带上,周三的时候家人再走山路给他送去下半周的口粮。长期的营养不足让孩子的身体情况并不像自己的名字一样健壮安康。

  爸爸黄际宝说,因为自己生病,家里条件很不好,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节省,周一给他5元钱让他买点菜,周末他再原封不动地把钱交回来。

  5元钱,对城市孩子来说,不过能买几支棒棒糖而已。深山里的孩子,却懂得省下这份菜钱,让父母肩上的担子稍微轻那么一点点。

  幸运的是,这个孩子的困境被实地调研的六安市和霍山县相关领导发现了。他们已经及时采取措施,让小泰安能吃饱、吃好、安心上学。

  事实上,地处大别山区的六安市已经尽财政最大努力在保证教育支出。今年全市上半年完成教育支出18.6亿元,同比增长19.9%;占全市公共财政支出98.2亿元的18.9%。然而,尽管如此,让老区的孩子们“能上学、上好学”依然是摆在老区面前的一道难题。

  离霍山不远的金寨县,高速路边有“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的指示牌。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正是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家乡。

  因为希望工程,苏明娟走出深山,成为一位城市白领。但20多年过去了,革命老区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依然不平坦。在因病致贫等特殊情况下,这种困境尤为突出。

  梦想

  老区人看重读书这条路

  这里只比谁家孩子受的教育好

  不只是安徽,河南和湖北深山里的孩子,想真正走出大山,也只有读书这一条路。

  “我们这里,不比吃穿不比房子,就比谁家孩子受的教育好。户与户比,村与村也比。”在信阳市商城县,当地人这样告诉记者。

  这个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国家级贫困县,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转,但其在教育上却很舍得投入。

  在“学校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的多重推动下,商城县成为信阳市非常有名的“大别山下状元县”,曾荣获全市高考六连冠,每年考入各类大专院校的学生近1万人。

  这里的老百姓,纷纷将教育投入作为全家最大的投入。比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罗延银,商城县达权店乡汪埠村农民,十几年来只身一人在苏州做管道疏通工,妻儿都在老家,他平时一份蔬菜吃一天,把省下的钱全寄回家给孩子上学用。这里很多家庭住的还是土坯瓦房,但子女却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

  虽处深山,却耕读传家,崇文重教。信阳商城、固始、光山等地,莫不如此。他们教育孩子常用的是这一句话:“读的书多胜金秋,不知耕耘自然收。白天不怕人来借,夜晚不怕贼来偷。”

  同样地处大别山区的湖北黄冈市,也凭借高考录取历史上的赫赫战绩而名声在外。谁在上学时没做过几份黄冈考卷呢?

  越贫困,梦想越是倔强地生长。大别山人直面贫穷的坚韧,让人震动。

  行动

  想各种办法脱贫致富

  老区人“宁肯苦干,不肯苦熬”

  10月14日,在湖北、安徽交界的长岭关,记者偶遇一位熊姓老人时,他正蹲在路边抽烟,背后是连绵的大别山。这是一位典型的农村留守老人。

  “家里只有2亩多田,种的稻子还不够一家人吃。”他说,三个儿子和儿媳,都外出打工了。他和老伴儿带着一个孙子在家种田。打工收入,是这一大家子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还有一亩多山地,刚种了油茶秧子,还没见着钱。”老人希望这种经济作物,能为自己带来更多收益。

  为了让日子过得好一点,大别山人都在想各种办法。

  10月16日,细雨蒙蒙中,采访团来到固始县赵岗乡石堰村。这里有一个约2.2万亩的荒坡,变成了30万鸡群们的天堂。幸福的“固始鸡”们,孵出的是有口皆碑的固始“笨蛋”。

  固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祖武说:“合作社成员在养鸡之前,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在家种地,收入刚过温饱线。如今仅养鸡一项,每年就能增加三四万元收入。”目前这个合作社已发展成员563个,带动农户1362个,固始鸡年出栏量567万只。除了覆盖本县赵岗等13个乡镇外,还辐射商城、潢川、淮滨和安徽的霍邱、金寨5县20多个乡镇。

  同样因养鸡出名的还有湖北团风县。这个全国有名的“蛋鸡大县”,不仅在江湖上流传有“每天人均产蛋100只”的赫赫威名,更遍地开花实现“村村有鸡场”的养殖规模。

  据介绍,预计今年年底,团风县标准化养殖覆盖率将达50%,而加强与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协调,发展订单生产,鸡蛋直通“菜篮子”,相对于之前养鸡户的单打独斗找市场,如今老百姓的腰包鼓得要顺畅许多。

  现状

  扶贫开发任务繁重——

  大别山区,还有很多人“6.3元过一天”

  在10月17日世界第20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到来之时,中国扶贫基金会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联合倡议,体验“6.3元过一天”,以更加直观地感知贫困。而很多人当天的体验结论是,“吃不饱”。

  一天生活成本6.3元这个数据,是根据去年11月底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确定的最新贫困标准计算得来——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一年平均下来,一天全部支出就只有6.3元,扶贫开发的任务十分繁重。

  正为这样,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与六盘山区、秦巴山区等一起,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国家确定的大别山片区范围主要包括鄂豫皖三省的36个县,其中湖北省8个,河南省16个(除了信阳,还有驻马店、周口、商丘、开封的部分县),安徽12个。土地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去年年底片区总人口3589.2万。

  ★从数据看扶贫

  2300元扶贫新标准

  a

  湖北

  大别山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为109.12万人,贫困发生率22.6%,比全国高12.32个百分点。

  b

  安徽

  大别山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有188.59万人,贫困发生率11.74%,比全国高7.94个百分点。

  c

  河南

  仅信阳市贫困人口即有116.62万人,贫困村1025个,贫困人口、贫困村均占全省1/10以上。

  呼吁

  扶贫攻坚

  三省要紧密联手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扶贫攻坚,正在挺进大别山。

  去年年底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之后,由住建部牵头的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正在加紧制定中。大别山片区尤其是革命老区的人民,有望得到更多扶持。

  今年9月1日至2日,国务院扶贫办大别山片区规划调研组组长、全国片区规划小组成员、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副主任曹洪民一行到信阳市调研,两天内跑遍信阳6个县。

  9月17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洪天云一行,在南阳参加完2012全国农运会开幕式后,直奔信阳调研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

  鄂豫皖三省都已编制了大别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初稿,国家扶贫办、发改委将依据三省初稿编制大别山片区扶贫国家规划。

  “大别山片区所在的鄂豫皖三省,应加强合作、抱团发展。”行走三省期间,记者多次听到这种呼声。

  他们认为,三省应共同谋划大别山片区的区域战略定位,在交通、旅游、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手挽手,并肩走。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