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关爱,解不开的情结

2008/08/29  浏览量:     

关爱,解不开的情结

 

他叫陈玉瑚,在江苏省金湖县镇吕良镇老促会和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岗位上已经度过了15个春秋。作为老促会会长、关工委主任和农科校兼职校长一肩挑的他,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有着不解之缘。

1998年的暑假前后,面对社会上盛行的“普高热”(普通高中升温),农村有一部分应届初中毕业生不能够升入高一级的学校,也有一大批应届高中毕业生不能进入高校生造。

“两后”生(应届初、高中生毕业后的简称)的家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当时有两种情形:一是初中毕业生受招生名额的限制,进不了普高,家长心灰意冷。学生家长对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举棋不定。他们觉得上职业学校考大学希望不大,上技工学校上大学无门。部分学生家长甚至对上职业学校还怀有偏见,总认为上普高家长在面子上过得去。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对他们的孩子无论上哪一所中等专业学校都一时难以缴纳高额学杂费和“农转非”户口费。

怎么办?作为镇农科校校长的陈玉瑚同志不安分了。他南下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和扬州大学农学院,并到省招办咨询:能否创办初中和高中同相同专业的自考大专班?省招办的答复是可以挂靠高校,试点开办“农”字头的“农村自考实验区”相关专业。对此,作为校长的他兴奋的好几宿没有睡觉。通过上下张罗,于是,吕良农科校历史上的首届观赏园艺专业自考大专班就这样应运而生;二是北上江苏农垦职大和淮安市城乡建设专业学校,与市级中专校联办职业中专。

除此,他还和周边乡镇的农科校实行联合办学,走上挂、中联下辐射的办学路子。这一下吕良农科校的办学路子活了,不到两个星期,学校招了100多名学生。根据学生和其家长的意愿,学校给他们分班、确定专业。为了办好属于全省首开先河的初中起点、两年半制的自考大专班,学校从照顾农村困难家庭子女的角度出发,采取免收学杂费,只收自考报名费,让学生自学、接受教师辅导、观看vcd光盘及请高校专家教授进课堂答疑等形式,使100多名学生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内既获得中专文凭,同时又领取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和扬州大学等不同高校颁发的相应专业的大专毕业证书,圆了农家子女几代人的大学梦。

这批学生相当优秀,陈殿鹅、陈中、詹海霞等同学因每科的自考成绩优秀,还被评上了“江苏省自考优秀学员”。当然,这些农家子女领取毕业文凭并不是真正的目的,他们凭借自己的高校文凭,被学校送往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上海等地就业,取得了十分满意的工作岗位,并为家庭赢得了丰厚的报酬才是他们的夙愿。农科校自考大专班的成功举办,给这所学校注入了办学火力。从此,报名的学生源源不断,纷至沓来。学生家长含着激动的热泪,齐称农科校是真正的老百姓孩子的学校。淮安市原关工委主任张景良同志盛赞“吕良农科校是苏北农村教育一奇葩”。

为此,地方的百姓感谢,主动介绍亲戚朋友的孩子来上学;党委政府祝贺,以文件形式发来喜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成人教育》、《中国农村教育》、《中国火炬》、《江苏自学考试》和《自学考试报》等报刊竞相报道。也就在这一年,吕良镇党委对陈玉瑚同志又一次委以重任,要他兼任镇关工委主任的职务。从此,便开始他漫长的关爱之路。

为农村失学的孩子们办学,解除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仅仅是关工委陈主任关爱工作的一个宿影。近几年在关爱弱势群体,救助病困学生方面尤其为人所称道。前年吕良中学高二(2)班的一名女生患了白血病,为了治疗,高额的医疗费用使得她家几乎倾家荡产。得知这一消息后,陈主任顾不上长期在外招生,饱一顿、饿一顿形成的慢性胃炎、胆囊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拔掉打点滴的针头,提前出院,并以镇关工委的名义,会同妇联、共青团和教育办公室,向全镇的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师生发出倡议,3天内捐款两万多元。随后,他与这名女生的班主任亲自将捐款送到了患者的床前。见此情景,那位孩子的父母泣不成声。他们拉着陈主任的手说:“恩人啦!谢谢你们!”。看到那位因失血过多、显得苍白无助的女生,陈主任流下了辛酸的眼泪。病魔无情,人有情。在与那位孩子的爸爸、妈妈以及在场的医生共同讨论患者病情的时候,陈主任递上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一万元个人存折交给了女孩子的父亲张某,算是表达一个镇关工委主任的一点心意。后来,尽管这名学生因无法救治,还是离开了人世,但陈主任及镇关工委系统为这个孩子家庭所做的关爱救助,却一直为当地群众所称道。

去年,吕良中学初一年级的女生马某,因为父母离异,后来父亲又得了精神病,使得孩子上学的所有费用无着落,小马面临着失学。陈主任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会同学校关工委,并请来了镇分管关工委工作的罗书记一同商议解决孩子继续上学的办法。经会商,小马在校读书期间的生活费用全部由所在学校关工委筹措解决,那女孩平时零用钱及穿衣以及将来考上大学的所有费用均由镇关工委和本镇的有关企业统筹。目前小马的成绩很好,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说,“这是镇、校的关工委救助了她,要不,她早就失学、流浪街头了”。

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作为老区促进会会长和关工委主任的他,寝食不安,他组织全镇的老同志,尤其是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科技工作者和老军人“五老”成员,积极向灾区捐款。在关工委系统,他也是镇关工委系统捐款最积极的一个,他们夫妇除了捐款以外,还向党组织递交了特殊党费,加上他们的孩子的赈灾捐款在内正好是800元,他说吉祥数字能保佑四川灾区的那些孩子们平平安安。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熟悉陈主任的人都说,他的关爱情结源于他性情好、有爱心,源于他喜欢看书学习、喜欢阅读关心下一代的报刊杂志,是报刊上的一些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影响和打动了他。是牵强附会,姑且不论,不过他每年到是真的征订了不少报刊杂志,尤其是《中国老区建设》、《大江南北》、《中国火炬》、《关心下一代周报》和《家长》杂志他是每年必订,另外他还订阅了《铁军》、《辅导员》和各种教育报刊。他一闲下来就欢喜看书、写文章,绝大多数是关爱方面的心得体会和社会上的单位、团体以及个人为献爱心所做的好人好事方面的典型报道。他平时发表的文章按时间的顺序进行归类,全部存放在镇校外辅导总站的阅览室,供所在社区的留守儿童和参与校外辅导的中小学学生赏析呢。

陈主任不仅是受过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市青年农民政治科技学校工作先进教育工作者,还是市、县首批名校长,他的名誉头衔很多:镇老联委主任、老促会会长、党校副校长等等,但好象大多数都与关爱工作有关,他的每项工作都很出色、都很辉煌,大家都说他与关爱工作有着解不开的情结。

 

江苏省金湖县吕良镇关工委  陈中  詹亚)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