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贵州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纪实

2018/07/12  浏览量:     

  2011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截至2017年底,国家贫困县全部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目标,全国3700万农村学生享受到了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近日,记者走进贵州省铜仁市惠水县长田小学和长顺县第四中学,了解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7年,变化悄然发生

  今年7月,是向梅霞小学毕业的日子。2012年,向梅霞来到贵州省铜仁市惠水县长田小学读一年级,那个时候,学校崭新的食堂刚刚建成,她成了第一波享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生。

  过去,由于条件简陋,没有食堂,对于农村中小学生来说,能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午餐是最大的期盼。2011年11月,国家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2年3月,营养改善计划落地贵州,去年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形成了以“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为基本特征的“贵州特色”。

  “我的父母是当地农民,一大早就要出门,晚上才能回来,家里没人给做饭。有了营养餐,中午能吃到热乎饭了。很感谢学校食堂忙碌的阿姨。”向梅霞笑着说:“有时候,学校的饭比家里的还好吃,让我们感觉很温馨。”

  如今,营养餐不再只是“牛奶+鸡蛋”、“面包+火腿肠”的课间加餐。一顿热饭、一口热汤、一个鸡蛋、一个苹果……看似简单的餐食,不仅能够让孩子不再饿肚子,更让他们能够安心上学,家长安心工作。

  惠水县长田小学副校长吴厌非介绍:“长田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村级完小,学校食堂于2012年建成,食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工勤人员7人,专职管理人员1人。目前,由中央财政支付的学生营养膳食补助资金标准为每生每天4元,学生不需要再另行支付费用。”

  土豆牛肉、西红柿炒鸡蛋、瓜片炒肉、黄瓜汤、米饭,这是惠水县长田小学普通一日的午餐,张张笑脸掩饰不住孩子们对香喷喷的饭菜的满足。

  向梅霞和她的学校是营养改善计划受益者的缩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何秀超表示:“自2011年11月国家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全国共有29个省(京、津、鲁单独开展了学生供餐项目)1631个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受益人数达3700万,居全球第4位。”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7年来,学生们正从最初的吃得上、吃得饱逐渐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吃得均衡转变。

  为了减轻学校工作压力,降低资金管理和食品安全风险,多地采取“企业全统配送,学校烹饪加工”的自办自管供餐模式。

  通过政府招投标,贵州省惠水县绿康源学生营养餐食材集中配送中心于2015年取得了惠水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四统”配送服务商资格。现在该公司为惠水县125所学校、5.5万余名学生配送营养餐。

  配送中心董事长蒋显勇介绍:“公司配有营养师、检验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成长所需摄取的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结合本地菜肴口感,制定每周食谱,并且通过营养成分软件进行分析和优化,争取满足各年龄段学生发育和生长的营养摄入需求,达到均衡膳食的目的。”

  为了确保国家补助的4元钱全部吃到学生肚子里,贵州省长顺县第四中学校食堂管理员程老师告诉记者:“学校一直秉持‘公益性’‘服务型’‘安全性’‘零利润’的原则,严格执行‘猪肉1两、菜籽油0.5两、蔬菜足够、米饭管饱’的原则进行配餐,每餐三菜一汤,荤素搭配。”

  在铜仁市,除了“一荤两素一汤,饭管饱”的营养餐外,学校还会每天轮换为学生提供水果、糕点、牛奶等。“一切为了让学生营养更全面,更合理,改善学生营养结构,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贵州省铜仁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霞表示。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介绍,2012年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开始组织各试点省、地、县疾控中心,与各级教育部门密切配合,每年开展一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测评估,收集了22个省699个国家试点县的中小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及相关信息。

  “连续监测表明,2017年,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男、女生各年龄段的平均身高比2012年高1.9厘米和2.0厘米,平均体重多1.3千克和1.4千克,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增长速度。”张倩说:“其中,12岁和13岁儿童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明显,这一年龄组也是从2012年小学一年级入学以来,到目前一直受惠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年龄段。”

  营养改善计划悄然改变的不仅是孩子们的味蕾体验、身高体重、身体素质等,更让人欣喜的是,孩子们逐渐形成了健康理念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了解了更多营养科学知识,懂得了感恩的意义。

  午餐过后,长田小学一年级一班的可可(化名)吃完饭,拿着饭盒匆匆回到教室。原来,班里有一位行动不便的孩子,可可告诉记者:“每天中午,班里的同学会轮流给这位同学带饭。大家都很愿意帮助他。”营养餐,无意中给孩子们搭建了互相关爱的桥梁。

  在惠水县长田小学,有一处特殊的地方,叫“苗苗农场”。农场里的蔬菜都是小朋友自己种的,有辣椒、玉米、南瓜等等,孩子们在劳动中开始慢慢理解“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这里是孩子们最爱来的地方,课间很多孩子会结伴来看看自己种的菜有没有变化,心急什么时候会有收获。”吴厌非笑着说。

  吴厌非介绍,“学校还会开展‘营养改善计划’主题班会,向学生宣传营养改善计划相关政策,公开营养改善计划操作流程和资金使用情况,教育学生懂得珍惜、感恩、节约、健康等知识。”

  “爱可以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也可以是一个大大的帮助。我觉得国家对我的爱就是那份香喷喷的营养餐,每天中午,同学们都挂着笑容。”“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营养午餐让我们感受到了无限温暖。”“现在,我们不会为了吃饭而烦恼。以后,我也想靠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在长田小学食堂门前的感恩墙上,孩子们用稚嫩的话语诉说着自己与营养餐的故事,一颗颗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的种子正在孩子们小小的心田里萌芽。

  明厨亮灶,食品安全看得见

  在贵州,每所学校都配备了“明厨亮灶”网络厨房监控系统。“明厨亮灶”,亮明厨房,让配餐全过程公开透明,随时接受师生、家长的“近距离”监督。

  为了学生吃得健康,绿康源学生营养餐食材集中配送中心更是精益求精。进入加工车间,必须要更衣、换鞋、戴帽。工人则更加严苛,还需要佩戴口罩、洗手消毒、鞋底消毒、风淋去尘。

  “每日最远配送学校有90余公里,总配送距离长达2200公里。因此我们全程冷链配送食材,配送过程中车厢内温度保持3℃~8℃的最佳储存温度范围。”配送中心配送部经理陆强兴如是说。

  铜仁市引入“学生营养餐智慧云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对学校食堂进行信息化监管,助力食材更安全,学生吃得更放心。“平台会对出库食材的营养质量进行分析和提醒,对保存期只有1天的食材进行预警。同时,平台还可对学校食堂进行网上巡查,提高了学校食堂管理时效性和精准度。”黄霞说。

  为保证食品卫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食物留样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学校坚持食物炒制之前生食留样,炒制结束后熟食留样。做好留样记录,每样留样不少于100克,保留时间48小时,留样柜双人双锁,确保留样安全。食堂工勤人员会定期体检,定期培训,每个人都要持健康证上岗。”吴厌非说。

  在惠水县长田小学的食堂门口,有一块安全信息公示栏,上面贴有食堂工勤人员的健康证复印件、食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食堂负责人的信息公开,随时接受监督。

  “进校食品卫生检验合格证、化验单、营业执照以及相关证照一样不能少,由食堂工勤人员对各项食材的质量、数量进行认真核对、检查,绝不允许不合格食品进入食堂,出入库食品都会严格登记签字。”吴厌非说:“食品及原材料储存实行岗位责任制,食堂管理员每天坚持对县里集中统一配送的食材进行入库验收登记,进行分类存放,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蒋显勇告诉记者:“公司食材加工的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监控管理体系。每天所有食材都要进行严格的品质检测,对于不合格产品会及时销毁。”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教育部切实加强监管,保障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指导和督促各地以‘两个安全’为重点,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和财务管理制度。同时,组织开展专项督导和补助资金绩效评估,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各地逐一整改落实,确保‘两个安全’得到切实保障。”何秀超表示。

  此外,教育部制定专门办法,指导各地做好营养改善计划信息公开公示,并在教育部门户网站设立营养改善计划专题网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旨在促进公开公示,打造阳光工程。配合中国疾控中心开展营养健康监测评估,会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开展“阳光校餐”项目试点,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稳妥有序实施。”何秀超说。

  孩子吃上营养餐农民走上富庶路

  今年年初,贵州省委、省政府下达“2018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省教育厅下发相关文件,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主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

  现在,“校农结合”成了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贵州特色”。“在脱贫攻坚新的历史时期,‘校农结合’将学校农产品需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精准对接,实现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保障学校食堂供给‘一仗双赢’。”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邹联克如是说。

  黄霞介绍:“铜仁市建立了以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对农产品稳定持续需求为导向,以食材配送公司订单采购为载体,与区域内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学校食材定点采购模式。教育部门在摸清贫困村底数基础上,实现精准施策,优先采购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农产品。”

  “铜仁市与贫困地区生产基地签约253个,其中种植基地168个,养殖基地85个。今年春季开学以来,已从贫困地区采购农产品1.8万吨,资金1.24亿元,占食堂采购总量的55.4%。共带动7420户农户参加生产活动,年预计实现人均增收4200元左右,充分调动了贫困户生产的积极性,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有效地带动了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黄霞说。

  在惠水县绿康源学生营养餐食材集中配送中心,“贫困户+合作社+配送中心+学校”的新型模式让学校食堂农产品的需求与贫困地区种养殖产业精准对接,带动了产业发展,农户增收,实现了农户、村集体、学校三方利益共享,助力脱贫攻坚驶入快车道。

  “我们在惠水县有种植基地17个,养殖基地2个,惠及贫困人口9000余人。”绿康源配送中心种植基地副总经理刘凯说:“我们以学生营养餐食材需求为导向,指导农民种植,并签订种植和收购协议。协议中明确了每一个品种的收购保护价,市场价格高于收购保护价时,参照市场价格进行收购;市场销售价格低于收购保护价时,按照合同明确的保护价进行收购,这就最大程度降低了因市场波动给农户带来的收益影响。”

  2018年3月,绿康源学生营养餐食材集中配送中心与惠水县13家主要由贫困户组成的合作社签订了收购合同。2018年春季开学以来,惠水县采购各类蔬菜27万余斤,生猪5万公斤,解决了合作社农副产品滞销问题。

  “下一步,应指导各地探索推动校农结合的方式方法,通过集中采购、与农户签订食品原料供应协议、配备食堂工勤人员等方式,实现学校农产品需求与农村产业发展精准对接,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助力教育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何秀超表示。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