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我要在有生之年多为老区人民办实事

2010/05/13  浏览量:   作者:文|郑晓卒 宋斌臣 陈庆跃  

 

我要在有生之年多为老区人民办实事

文|郑晓卒  宋斌臣  陈庆跃

1995年,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有着55年党龄的鲁炳炎当选为会长。他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老区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过去为老区人民做得太少了,我要在有生之年感恩,多为老区人民做实事好事”。
15年来,鲁炳炎践行了他的诺言。2009年7月,他被评为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受到中组部的表彰。

抓好联系点
上任伊始,鲁会长就凭着一个老党员的政治责任心和农村工作的经验,首先组织班子成员到华容区最贫困的庙岭镇桐岭村调研,并把桐岭村作为第一个扶贫联系点。他了解到该村用电难、吃水难、行路难后,连夜写出专题调研报告。
报告引起了区委书记和区长的高度重视。区委很快作出决定,派区供电分局到桐岭村扶贫。区供电分局投资57万元在该村进行电网改造,增设3个台区200千伏变压器和高低线路5.3公里。
用电难问题解决后,鲁会长又率区老促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到桐岭村召开村干部座谈会,促成村干部每人借给村里500元作启动资金,用于开发茶园和林果园。
随后,鲁会长带领班子几名成员找市、区有关部门、企业,凭着持之以恒的精神,动员各界赞助桐岭村共16万元,用这笔钱改造了学校危房、修建了3个转水站和3口塘堰、修建了两公里长的村级公路。
2003年初春,鲁会长又建议在早期革命家刘伯垂家乡段店镇刘弄村建立扶贫联系点,两个联系点一起抓、一起“促”。近几年来,这两个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都以150元至200元的速度增长。

时刻把贫困户记在心中
鲁炳炎对每一个贫困户的困难都记在心上。为了早日解决吃水难、行路难和学校危房问题,他在桐岭村最穷的一位农民家里住下来督办,一住半个月,临走时给那位农民500元作伙食费。那位农民拉着鲁会长的手,激动地说:“好人呐,好人呐!”
鲁会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贫困户排忧解难。临江乡新安村老党员袁凤山体弱多病,住的是土砖危房。两个不到10岁的孙子到火车站上车箱拣煤渣,被火车带到外省,没钱去接回。鲁会长知道这一情况后,带米带油带钱上门看望。之后又多次找区、乡民政部门反映袁凤山家的贫困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乡民政部门派人到外省接回了袁凤山的两个孙子。紧接着,鲁会长又促成乡政府和村委会及建材企业,帮助袁凤山家改造了危房。
像这样为贫困户排忧解难的事,15年来,鲁会长做了100多件。

以实际行动带队伍
鲁炳炎同志总是想到自己是会长,是“领头羊”,要求自己为老区建设“带头想、带头说、带头干”。成立区老促会第二年初,他就想组织人员募集扶贫基金。在募集过程中,他带头找自己的老朋友、老同事、老熟人,寄发信函、上门做工作。在他的影响下,区、乡镇老促会共募集扶贫基金1475万元。
鲁会长十分注重加强区老促会的自身建设,主要是建立老促会组织网络。区老促会建立后,鲁会长带着关于老促会的文件资料,到各乡镇找到“一、二把手”,要求建立乡镇老促会。在较短时间内,全区6个乡镇先后建立起老促会。至2009年6月止,区、乡镇两级老促会理事达219人,他们成为扶贫攻坚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7年3月,鲁会长又将老促会组织延伸到村级,设置老促会村联络员。这样就形成了连接区、乡镇、村的老促会网络。
鲁会长还在理事中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要求每位理事每年提供一条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信息、引进一个项目、帮扶一个村(户)、筹措一点扶贫资金、办好一件实事。为了帮助老家湾里做水泥路,鲁会长捐款1.18万元。
在鲁会长的影响下,区老促会理事人人为老区做好事做实事。常务理事倪植仲回老屋湾子带头抓新农村建设,他个人捐资2.2万元,并多方募资38万元,修建通湾通户水泥路、公共厕所、沼气池、文化室和文化广场,并购置了体育健身设施;常务理事廖国树回家乡创业,于2009年3月投资3亿元建设环保型水泥厂;常务理事陈三珍退休后再创业,办起的服装企业,每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上交税收100多万元。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