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3 浏览量: 作者:文| 查志敏
刘苑村黄河故道挖出金娃娃
文| 查志敏
刘苑村位于河南省南乐县西邵乡西北部,黄河故道西侧,全村2100口人,耕地2200亩,风沙区810亩,占全村耕地的26%,全村38%的人口生活在黄河故道风沙区。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刘苑村沙丘连绵,起伏不平,土壤贫瘠,风起沙尘漫天,群众生活十分困难。该村刘章印家有7口人,8亩地,其中风沙地3亩,2001年,玉米产量360公斤/亩、小麦320公斤/亩,人均纯收入仅780元,这样的贫困户在全村占一半以上。村内房屋陈旧,街道杂乱拥挤,文化生活匮乏。
如今,再踏上刘苑村的土地,简直不敢相信几年前还是不毛之地的黄河故道。沙丘不见了,大地披绿袍,处处好青苗,荒沙今生金,人人喜眉梢。尤其是连片的千亩莲藕更是喜人,活像镶嵌在黄河故道上一颗亮丽的明珠,是它驱赶了刘苑村的贫穷,迎来了群众生活的富余。
穷则思变 建设沙荒绿洲
摆脱贫困,突破口选在哪里?刘苑村群众得出的结论是,必须从根本上治理黄河故道的风沙,别无出路。
2002年秋,村干部多次到改沙造田成效显著的地方参观考察,尤其是到新郑市考察后,一个设想逐渐浮出水面——学习新郑,发展莲藕,筹建千亩“沙荒绿洲”。
但因群众手里没钱,大多数反映建藕池投资太大,一亩见方的藕池大约需要投资4000元,资金很难筹措。为了刘苑村群众的根本利益,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乡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出资对园区建设进行扶持,每亩藕池补助2000元,统一打井,统一规划。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园区开始动工建设,严格标准,严把质量关,当年新建藕池60座,以防沙治沙为主的节水莲藕精品园初具规模。
以后在村“两委”的支持下,一张蓝图绘到底,精品园规模效益不断提升。目前,园区总面积达千亩,是县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克服难关 “小荷才露尖尖角”
通过对黄河故道风沙区的治理,节水莲藕第一年就喜获丰收,亩均收入达4500元。
几年来,乡、村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园区面积迅速发展。但在园区经营管理上,各种困难也接踵而至。
第一道难关就是技术问题,藕种、藕池长期循环使用,导致莲藕出现瓜小、黑心、腐烂等现象,年损失预计超过10万元。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多次与省农科院联系,聘请专家现场指导,最后与浚县科技局签订了合作协议,引进了腐殖酸、活化剂等系列植物营养素和生态肥,问题得到了解决。
二是销售问题,开始的几年,莲藕采挖后,群众都是自己找车到外面去卖,有时为了加快销售,相互压价,收入打了很大折扣。2007年成立了刘苑村莲藕协会,统一市场销售,群众在种销的过程中十分省心,每个环节都有人指导,卖藕也不用自己跑了,每逢收获季节就有专车到村里收购。
由于土质沙性生长出的藕光而白,所以价格也在安阳、濮阳、邯郸等市场有了保证。2007年,他们又从湖北省引进娥莲5号优良品种,每亩增产约750公斤,亩均收入也从原来的5000元增加到7000元。
该村王海全种植节水莲藕10亩,除去粪、水的投资(每亩投鸡粪三方270元、化肥一袋50元、地下水30元),净收入55000元。刘建平种植8亩节水莲藕净收入42000元。现在的刘苑村,部分群众已盖起价值十几万元的新房子,个别的还有了小轿车。
1999年至2009年十年间,全村节水莲藕精品园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加,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260元提高到2008年的4600元,同比增长260%。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