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4 浏览量: 作者:文| 何青松 王绍建
文| 何青松 王绍建
1月18日,阳光照耀着四川南部县南隆镇望月村。四通八达的水泥路上,不时驶过一辆辆豪华的轿车。葡萄园里,10多位村民正在除草、施肥,谈笑声在园子里回荡。在2组村民谢家富的农家小院,前来休闲的客人悠闲地喝茶聊天,欢快的乐曲不时从屋子里飞出。
望月村,处处呈现出文明、和谐、富裕的氛围。这里,是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地方。至今,有一段温暖的记忆留存在望月村人的心底。
“总书记的激励让我信心满怀”
2004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来到了望月村,并在谢家富的院子里与村民亲切交谈。
“总书记鼓励我勤劳致富,要带头发展产业,这句话我始终牢记在心”,时隔6年, 64岁的谢家富仍牢记在心。他扩大了枇杷栽植规模,由原来的2亩增加到3亩,目前已经有120株全面挂果。去年枇杷刚上市的时候,他家的枇杷凭借个大、味美、色鲜,每公斤卖到12元。一季下来,仅枇杷收入就达到了1.7万元。
谢家富充分利用优雅的庭院环境办起了农家乐,高峰期一天要接待50多人。谢家富只收取成本费,家里的腊肉、土鸡吃了不少,但基本见不到利润。他说,客人能够来,这是自己的福气,赚钱不是目的,多宣传党的政策、增强沟通最重要。
经济宽裕了,谢家富致富的眼光更长远了。去年5月,他和女婿凑上30多万元买了一辆大货车,由女婿驾驶跑运输,一年不到,已经有了近10万元的利润。农闲时节,谢家富也不闲着,和老伴一起到工地上打工挣钱,每天还有100多元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惠民政策落到了我们的心坎上”
望月村党支部书记谢仕康回忆说,当时胡总书记问大伙有什么愿望,群众异口同声地说:“希望党的惠民政策能延续不断并得以全面落实。”胡总书记说:“请大家放心,党在农村基层的惠民政策绝对不会改变。”
胡总书记离开望月村的第二年,农业税、农村特产税就全免了,农民不再交一分钱的税费,还可以领取粮食直补。村里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上学,不仅免交学杂费,贫困住校生每学期还能领取到一定数额的生活补贴。
“我这病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早就没救了。”年近七旬的4组村民谢仕席感激地说。谢仕席年纪大了,杂病较多,身子出现了半瘫现象。三次手术下来,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幸运的是,他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先后报销了1600余元治疗费,及时化解了家庭经济困局。前年,村里还建起了150平方米的村级卫生站,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医生轮流坐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
最近,南部县成为了全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为了让村民都能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村干部利用群众会、广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全村280名60岁以上的老人将直接受益。“我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领取养老金了。”今年65岁的谢绍政按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为自己和老伴买下一份养老保险。
“建好望月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胡总书记视察望月村,让南部县的各级领导和群众倍受鼓舞。在接见南部县党政领导班子时,胡总书记提出殷切希望:“要把南部建设得更加美好!”
望月村的党员干部们,出新招,添措施,老百姓的腰包更鼓了,望月村的知名度更高了。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4280元增加到目前的6500元,有150户人均收入达到了1万元以上。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