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让“红色旅游”成为老区发展新引擎

2011/03/21  浏览量:     

    陕西延安:打造红色旅游首选之地

    “红色旅游是延安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是延安的一项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谈到红色旅游,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旅游局副局长徐明正说。

    延安是中国红色旅游景点最多、内涵最丰富、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全市境内现有革命旧址35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珍藏文物3万多件。延安红色旅游资源数量占陕西省的72%,是全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革命遗址群和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徐明正说,“十一五”期间,延安市委、市政府提出把“红色旅游”作为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支柱产业,并确立了“红色圣地·魅力延安”的主题旅游形象,主打红色旅游牌。为此,延安市正式启动实施了投资5亿多元的全国红色旅游“一号工程”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建设和13处革命旧址维修保护,11处革命旧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延安发展红色旅游,使红色革命旧址和古代文物遗址、自然生态景观、黄土风情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据统计,2006年以来,延安市接待游客数量和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平均每年分别以20.5%、28.5%的速度递增,成为陕西省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

    “‘把延安建成全国红色旅游首选之地’是延安市的总体战略思路。此次,红色旅游被列入了‘十二五’文化事业重点工程,将使延安的红色旅游得到更快、更好发展。预计到2020年,延安接待游客总量将突破26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亿元。”徐明正说。

    河北平山:发展红色旅游先修路

    “西柏坡的发展首先要加快西柏坡至山西出省公路的建设,这不仅是弘扬西柏坡精神的政治工程,也是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经济工程。”全国人大代表、西柏坡精神研究和文化发展促进会主席袁淑梅说。

    袁淑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西柏坡连接山西出省公路建设。“做好规划立项指导,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使这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早日惠及老区人民。”

    袁淑梅介绍,当前,河北提出“大西柏坡”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推进西柏坡综合开发建设,其中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推进区域旅游品牌共塑,发挥毗邻京津、山西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与周边省市重点旅游区的合作,加快实施西柏坡与五台山的联合,加强西柏坡与故宫、长城等知名景区的联合,实现红色圣地与佛教圣地、文化景点与文化核心组合的叠加效应,从而提升“西柏坡”的国内、国际影响力。

    袁淑梅说,平山县西部地处深山区,交通极为不便。平山县到达山西省的出省公路为山区土路,仅宽3.5米,靠这条山区土路很难实现五台山景区与西柏坡、驼梁、天桂山等名胜风景区的联接。

    当前,河北省围绕“大西柏坡”规划建设已开始修建石家庄到西柏坡的旅游高速公路,实现西柏坡与故宫、长城等知名景区的联合。因此,修建西柏坡到山西的出省公路显得尤为重要。

    袁淑梅认为,制约西柏坡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西部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缓慢,而提升这一速度的关键就是解决道路建设滞后的问题。

    “‘十二五’规划中,将完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配套基础设施,相信有关部门会加快西柏坡至山西出省公路的建设。”袁淑梅充满信心地说。(完)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