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绥化市老区工作纳入了党政工作主渠道

2011/03/29  浏览量:   作者:绥化市老促会  

    从思想感情上纳入主渠道
    绥化市各级党政领导有一个共识,关怀老区,抓好老区建设工作是党政领导的政治责任。一些党政领导表示,老区处于边远地区,条件差,信息落后,历史上对革命贡献最大,牺牲最多,而今天发展也最慢。现在反哺老区,抓好老区义不容辞。
    明水县委副书记韦健璇说,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关心老区的发展,注重老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绥棱县委提出了“五个一点”的要求,即:对老区建设要支持一点,帮助一点,热情一点,高看一点,办事痛快一点。
    思想认识的深化,带来了行动的自觉。
    绥化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听了绥化市老促会关于全市老区建设情况汇报后,迅速下发了《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建设的意见》,随后10个县(市)区也都出台了有关加快老区建设的决定,而且都在政府建立了老区建设工作办公室,强化了政府抓好老区建设工作的职能。
    目前,绥化全市县(市)区和乡镇三级都健全了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工作网络。每年党委和政府都专门召开工作会议部署老区建设工作。一些工作目标作为党委和政府工作的督办项目进行检查考核。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老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大加快了步伐。

    在工作安排上纳入主渠道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在工作中,坚持项目往老区安排,资金往老区投放,切实解决好老区生产生活上的具体问题。
    目前,全市185个老区村中,有31个老区村被优先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有34个老区村被纳入贫困村整体推进计划;新建维修老区中小学校39所,老区村学校全部实现了砖瓦化;有30%以上的老区村农民吃上了自来水;有120个老区村实现了通乡通村路硬化,解决了出行难问题。特别是攸关老区村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都是党委、政府出面协调解决。
绥棱县老促会通过调查了解到,老区村多数集中在山区和半山区,群众饮用的自然水,含氟严重超标,致使一些群众得了大骨节地方病。绥棱县老促会同水务部门共同做出了全县老区村改水工程规划,县委县政府决定按照规划用3-5年时间全部解决老区村饮水问题。筹措了上千万元资金,用4年时间进行会战,现在所有老区村46个自然屯19709口人全部吃上了深井自来水。

    从制度上纳入主渠道
    2007年,绥化市老促会到各县(市)区调查老区促进工作,发现青冈县建立县级领导联系老区村的包扶责任制很好。
这个县的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武装部分别由一名处级领导干部联系五个老区村,一些成员单位也分工跟县级领导进行包扶。每年每个县级领导带领包扶部门到老区村召开现场办公会,由老区村提出问题,包扶部门提出解决办法,县领导当场拍板,帮助老区村解决道路、通讯、校舍维修、饮水、医疗设施等具体问题。2009年这个县各联系老区村的县级领导和部门共同努力,为老区村办了12件实事。
    绥棱、兰西县委、县政府建立了老促会成员单位包扶老区村的责任制,效果也非常显著。这两个县作出部门包扶老区村的工作方案,方案有责任单位,有包扶内容,有工作目标,每年年末县老促会进行检查验收,然后由县委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包扶成绩突出的包扶单位进行表彰奖励,提出今后的包扶工作任务。这样,大大促进了老区的建设工作。
现在,全市各县(市)区都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老区工作责任制和成员单位包扶老区工作责任制,从制度上保证了领导力量,项目资金都注意向老区倾斜,使老区的一些民生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

    从实际效果上体现主渠道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根据地方财力,增加投入,解决老区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2007年,肇东市老促会在调查中发现,老区在发展中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有些争取来的项目因为老区村没有配套资金而使项目落空;有些发展项目因资金有缺口而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有的老区村调整结构想办相关企业,也是因为缺少启动资金而兴叹。市老促会向市委领导汇报后,市委决定市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老区发展的专项资金。
    现在肇东市已累计拿出600多万元资金支持老区村解决道路、桥涵和办企业缺少资金等实际问题。
    目前,北林、安达等县(市)区政府也都落实了一些专项资金帮助老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t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