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2 浏览量: 作者:中国老区建设
梅县石坑镇长埔村至上畲自然村终于通上了水泥公路。
梅州是广东省的重点革命老区。
为切实帮助老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行路难问题,我市开展了300人以上革命老区自然村通公路工程,规划从2010至2012年帮助451个老区自然村新开816.9公里公路。
去年,首批工程已完成234.78公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完成300人以上革命老区自然村通公路二期工程”列入“努力为民办好10件实事”之一。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中。
大埔“北端高地”结束从不入汽车历史
高乾自然村位于茶阳镇茅坪村山旮旯里,与福建永定仅一山之隔,但距离茶阳圩镇有29公里,距大埔县城59公里,被称为大埔的“北端高地”。
高乾村是大埔县最早成立苏维埃人民政府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广东省重点老苏区村庄,现有75户共341个村民。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乾村民如果要购买生产生活用品从不到茶阳,因为他们徒步去茶阳要6个小时,而翻山抄小路去福建永定县城不过2小时,所以当地村民有“识得福建永定而不识茶阳”之说。几年前,广东省开展行政村“村村通”,水泥公路修到了茅坪,但是从茅坪到高乾,仍有4公里多的崎岖山路、机耕路,路宽不过1.5米。
“我们村竹木资源非常丰富,7000多亩山林中就有5000多亩毛竹林。然而因为公路不通,汽车从不入高乾,我们的生产生活一直受影响。”高乾村民严坎文说。
村民说,他们村的毛竹销售,统统得一条条从山上扛下来,然后放在板车上,拉到茅坪,然后换大车运送。多年来,因下雨天板车在运送途中毛竹散架、全村出动一起扛竹子出村的情况屡有发生。
为解决高乾的行路难问题,大埔县委书记丘小宏曾徒步4公里进入高乾了解情况。市里开展的支持300人以上革命老区自然村通公路工程,给高乾百姓带来了福音。去年8月,茅坪通往高乾的4公里公路实现水泥硬底化,路面宽达4米,汽车可以直达高乾。
“路通了,高乾可谓‘ 翻了身’,大车能够进村,毛竹销售以前销售每百斤19元,如今升到了25元,以前村民人均年收入2000元,如今最起码达到3000元。”高乾村62岁的严阿婆,算起账来一点也不含糊。
得知村里通了公路,高乾的不少在珠三角打工的青年人也回到家乡,打算在家门口赚钱,该村30多岁的严春明就是其中一位。“以前在深圳宝安区一纸箱厂做了10年,如今路通了,所以回到家乡,打算搞养殖。”他说。
也有村民描绘了自己的蓝图:高乾通往茶阳的路通了,只要再与福建永定开通水泥路,两路成线,与附近丰溪林场配套成“休闲加红色旅游”,高乾的发展必定风生水起。
一条民心路 ,盘活满山果
位于梅县石坑镇长埔村、与兴宁黄槐镇交界的上畲自然村,也是一个有着 70多户 300多人的边远革命老区自然村,大部分村民靠种植金柚、李子等为生。
“我从 1983年就承包了 20亩山地种植金柚、李树,但是当时,所有的柚子、李子,都得请人挑到几公里外的镇上去卖。”长埔村支书林祥喜说。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长埔村通了公路,但是从长埔至上畲自然村,仍有2公里是只有1米多宽的田唇路,成了水果输出的瓶颈,本地村民都说:“一截田唇路,害了满山果”。为此,上畲村民每到果实成熟季节,就得通知亲朋好友,或者寻找“劳力”,肩挑到车辆能够进入的地方转运。
获知交通部门将提供每公里2万元补助资金帮助300人以上革命老区自然村通公路,镇村干部多次前往深圳、广州找到乡贤、老板筹集配套资金。去年下半年,该2公里田唇路,终于扩宽至4米多,并实现了水泥硬底化。
“公路畅通后,水果运输的成本最起码每斤省下1毛钱,按照去年全村水果产量80万斤计算,每年村民至少可多赚8万元。真是‘一条民心路,盘活满山果’。”林祥喜说。
一个 “不会来两次村庄”通公路后的蜕变
相比于高乾与上畲,梅县梅西镇石赖村的小石赖自然村因行路难而造成的问题,更突出的还是孩子上学。
虽然石赖村已经在多年以前就已经通上了公路,但是从石赖村至小石赖自然村,仍然有一段1.3公里的黄泥路。路虽短,但是晴天尘灰蒙天,雨天成“汤湖”。特别是雨天,这条路不管是步行,还是骑摩托车、自行车,都是过不了的,除非你准备摔上十跤八跤。因此该村被冠以“不会来两次村庄”的称号。
此前,小石赖村有上百孩子在五六公里外的车子排小学读书,不少10岁左右的孩子,必须自己骑自行车去上学,有的甚至还得搭上一个八九岁的弟弟或妹妹。“孩子经常是摔得灰头土脸,但我们没办法,孩子父母在外打工,自己60多岁没能力接送他们……”小石赖村一位阿婆对记者说。
因为路难行,小石赖村不少耕地陆续被抛荒,村庄因此变得越发荒凉。
今年春节前,1.3公里黄泥路被改造,走了六七十年的黄泥路,终于铺上了水泥。那一刻,村民们高兴得胜过过春节……
石赖村支书李兰卿说,路通了,抛荒的田会耕回来,孩子去上学再也不必整日提心吊胆了……
451个300人以上老区自然村3年内通公路
高乾、上畲、小石赖三个自然村行路难,仅是革命老区自然村的一个缩影。事实上,经交通部门2009年核查,全市未通公路的300人以上革命老区自然村有451个。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市交通局从2010年起计划用 3年时间,分年度安排建设计划并予以每公里 2 万元补助资金 (共1600多万元),帮助451个革命老区自然村新开约816.9公里、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的公路,解决老区群众行路难问题。至2010年底,全市已经建设的老区自然村公路里程有234.78公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完成300人以上革命老区自然村 通公路二期工程”列入为民办好10件实事之一。目前,交通部门今年度300人以上革命老区自 然村公路建设计划指标也已经下发,全年计划建设 300公里,其余约300公里将于 2012年全 面完成。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