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9 浏览量: 作者:上杭县老区与扶贫办 张家义
海复镇复西村有这样一位新型农民:大学毕业跳出农门吃“皇粮”了还回家种田,种田却不用地要搞“无士”栽培。他就是今年35岁的沈建华。
瞄准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
“无土栽培”,一般是把种子放在配制好的营养液容器中发芽生长成熟,在农业发达国家不是什么新科技。沈建华用秸轩、生物垃圾发酵变成“基质”,栽培蔬菜、瓜果,走的是中国特色的“无土栽培”新路子,瞄准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它的优势在于,原料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秸秤和生物垃圾,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经过高温发酵的肥料有机质含量高达
特别是秸杆,由于农民不再用它作燃料,推入沟河污染水质,焚烧污染空气。每亩数百斤的秸杆成了农民的一大累赘,农村干部的一大难题。小沈从回到农村的那一天起,下决心要在寻找秸杆出路上为农村干部分忧。他从《土壤研究》杂志上看到一则信息:把水葫芦发酵成有机肥,种植的蔬菜比施化肥的口感特别好。受到启发,先从养猪场运来几吨猪烘堆积进行发酵,结果内部温度上升到六七十度,过后翻开一看,原先的蛆和蝇卵统统杀死。但冬天外界气温低,反应堆里温度迟迟升不上去。他就烧了开水,翻开拌热水加发酵剂,再堆密封,
延长密封期至45天,发酵成功。再用玉米、汕菜、甘庶的秸轩作原料,用发酵剂发酵,粉碎的与原生态的作对比试验,经过反复实践,终于掌握了堆闷发酵在夏季与冬季不同气温下的发酵要领与时间。发酵技术的掌握,闯过了变废为宝的第一关。
怎样使用这种代替土壤和肥料的“基质”,种出品质皆优蔬菜瓜果来,这是第二关。小沈经过几年摸索,认为与设施农业配套实施最理想。于是,他说服父母妻子,拿出家里的一点积蓄,还向亲友借债,投入七万多元,先后建成4只大棚,其中一只还配置喷灌设施。他的想法是,大棚控制温湿度,地面铺上隔离膜,阻止土壤残留有毒物质的渗透和地下害虫杂草的生长,给作物创造纯洁的生长空间,隔离膜上铺发酵过的有机质肥料,加上人工控制供水,作物生长期所需肥水,基本上得到有效供给。去年有2只大棚投产,一只产黄瓜、蕃茄、白菜、小青菜,收入4800元,一只育各种菜秧、瓜苗,出售秧苗收入3600元。(产品还是普通蔬菜价位,没有按有机食品价位升值)。特别是他育的秧苗,用户反映有如下特色:移栽成活率100%,无蹲苗缓长期,生长快,成熟早,能抢得市场先机。蔬菜类口感好,营养充足,是真正的放心菜。小沈仔细算过一笔大棚“无土”栽培与有土栽培的对比账(以1亩地为例):“无士”栽培,免耕不除草不治虫,大棚有土栽培这三项需人工10多个,工资500元;前者不用化肥、农药,后者两项(另加施肥人工)开支500元;前者需要发酵剂50元、隔离膜200元。两者对比,除大棚本身和种子等成本外外,“无土”栽培的成本在250元左右,有土栽培的成本1000元左右,前者成本不足后者的一半。这表明“无士”栽培真正被人认识了,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先不用在大田推广,那些楼顶、废弃的水泥地、复耕地,都适合用“无土”栽培法获得优质高产。
把压力变成不断探索的动力
小沈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第一个岗位在一家电视台做记者,也是无冕之王;接着到有名的海尔集团白领阶层坐办公室,也够萧洒的;去省淡水研究所搞研究,技术权威的桂冠等着他:最后来到一家大型超市当策划,有可能成为商界精英。小沈面对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舍弃一个又一个诱人的工作岗位。面临急功近利的社会压力,却义务反顾地选择富有长远目标的自主创业,老实本份的小沈告诉我们,是的,在这些单位里,只要好好干,日子肯定比现在舒适得多,起码不担风险、不顶烈日、不流大汗。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父母亲已过惯了,从我们这一辈起怎样改变它,是我从懂事起就思考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世面的见多,我越来越觉得自己责无旁贷,于是萌发自主创业的念头。当年高考,填第一志愿是南京农大,阴错阳差进了中国矿大。如今创业还是回到“农”字上做文章。可刚回到农村,最讲实惠的父亲,说他大学自念了。最不理解的妻子干脆“拜拜”。没有工资待遇反而自掏腰包,经济上也成了现实问题,他当然苦恼过。但没有动摇过矢志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决心。他清醒地观察社会问题:一边是问题奶粉、瘦肉精坑害无辜百姓,蔬菜残留农药慢性杀害食客:一边是化肥农药大量生产,农民滥施滥用,食品添加剂花样自出,善良人防不胜防;一边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逐渐增多,但真正的有机食品又门槛高高。一边是秸轩还旧困难重重,大量猪粪、鸡粪因运输、加工等环节阻碍了农作物的使用。他把找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结合点,作为自主创业的方向。因此,他向我们吐露的心迹是:我要干现在的,想着50岁后的事。他创办的“金海蓝田果蔬专业合作社”,就是走出有机生产果蔬的新路子。近日,市老科协的几位农艺师请来了市农委土肥站的专家,昕了他搞无土栽培的汇报后,对他顶住压力、矢志不渝的科研精神很钦佩,同他协商,决定今年搞好两项试验:一是油菜轩、蚕豆轩露地发酵试验,二是将发酵的有机质肥与化肥、鸡粪种植同一品种的作物进行对比延伸试验,农业部门给予一定的试验经费扶助。同时他们要把小沈的科研成果,放在正在进行的现代农业背景下,怎样变成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怎样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它、进而逐步推开应用它。写成调研报告,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推介,促进其健康发展,逐渐形成新兴产业。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