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福安市乡村振兴的做法与实践

2022/02/09  浏览量:   作者:福安市人民政府市长 黄其山  

  福安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福建环三都澳核心区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城市之一。全市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辖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8个乡镇、4个街道,总人口67.66万人,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县(市)、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全国工业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市)、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亲自挂钩联系福安,留下了“四进坦洋”“三上毛家坪”“两赴下岐”等一系列爱民为民足迹,寄予了“积极探索山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等系列殷切嘱咐。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后,习近平总书记仍然十分关心福安发展,从2019年“全家‘福安’、一生‘长乐’”的美好祝福,到2020年听取全国人大代表福安市畲族代表雷金玉汇报时的频频称赞,无不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安的关心关怀。

  近年来,福安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以创建全省唯一的“全国乡村振兴典型县”为目标,按照“超前谋划、高标定位,上下联动、点线结合、总体部署、扎实推进”的思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获评中国红茶之都、中国特色巨峰葡萄之乡、中国畲族医药文化之乡、中国绿竹之乡、中国油茶之乡等。主要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突出“产业为先谋振兴”,凸显乡村振兴福安优势

  一是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紧扣“摆脱贫困”,大念“山海田经”,构建并优化升级以茶叶和葡萄为主的“2+N”特色现代农业体系。全市现有茶园面积30万亩、设施葡萄面积8万亩,茶叶和葡萄贡献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达60%以上。同时,持续培育壮大水蜜桃、芙蓉李、脐橙、中药材等一批特色精品产业,形成“多乡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目前拥有农业领域中国驰名商标2件、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4件,“坦洋工夫”和“福安巨峰葡萄”入选中国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榜,“福安巨峰葡萄”“穆阳水蜜桃”荣获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市928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7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3348.07元增加到2021年的19413.15元,年均增长率34.03%,贫困户就业产业覆盖率达到98.69%。

  二是做好“五化”融合文章,推动农业集群发展。积极探索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市场品牌化、销售信息化、发展企业化的“五化”融合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向现代农业聚集区集中。重点通过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了社口镇全国茶产业强镇、赛岐镇全国葡萄产业强镇、穆云乡全国水蜜桃产业强镇、松罗乡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带动全市19个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三是探索融合发展路径,持续释放乡村活力。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与阿里巴巴集团签定农村淘宝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获评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全国数字农业试点县。探索“古村落+文创+旅游”模式,推进南岩、坦洋等古村落人居环境整治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渔业+休闲观光”有机融合,打造“海上田园、多彩渔村”的沿海景观带,成为网红打卡点。文旅、农旅融合发展成为新常态,全年接待游客60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2.56亿元,增长32.5%。

  四是推进科技创新赋能,增强振兴动力引擎。深化“5G+”智慧葡萄园、5G智慧茶园示范区、国家区域性良种(茶苗)繁育基地建设,与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茶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和国家葡萄技术体系工作站,促进“五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培育茶叶品种20多个、葡萄品种50多个,推广新技术50多项。依托福建省茶科所、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乡镇农业服务中心18个,申请专利95项。

  二、突出“抓好两头带中间”,探索乡村振兴福安路径

  一是做强做优试点示范村。按照“试点先行、串点连线成片”思路,通过提升规划编制品质、加快产业项目建设、规范资金使用管理、提供人才科技支撑、建立鼓励机制等措施,提升2个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和15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建设,培育形成各具特色的示范样板。

  二是激活带动中间产业村。采用规划引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抓好“一村一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等措施,扩大区域主导产业优势,带动中间村晋档升级。共实施乡村振兴示范线打造项目65个,投资近2亿元,带动中间产业村投资3亿元以上。

  三是全力攻坚产业薄弱村。制定促进76个产业薄弱村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建立结对帮扶制度、保障农村发展用地、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等措施,鼓励发展特色农业,形成村村有特色、村村有产业的格局。共实施产业薄弱村产业项目203个,流转土地3000多亩,投入资金2.15亿元。

  三、突出“擦亮颜值增内涵”,描绘乡村振兴福安画卷

  一是整治环境让乡村更宜居。成立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完善“河湖长制”“路长制”“林长制”等工作机制,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市、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新“河湖长制”第三方管护机制,运用“智慧河长”APP平台,穆阳溪成为全国首条“智慧河湖”。省级综合治水实验县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得到水利部部长批示和省水利厅发文推广。“一革命四行动”深入推进,溪潭廉村成为2019年全国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现场观摩点。绿盈乡村建制村覆盖率达85.7%。

  二是整治裸房让乡村更靓丽。在全省率先采用“群众主体、以奖代补、分批实施、整村推进”方法,引导群众观念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小梨村等6个村庄整治案例成为全省村庄环境整治优秀案例。被列为全省崇尚集约建房示范市,完成裸房整治6975栋,让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三是振兴文化让乡愁更浓郁。加强桃园山哈民族风情文化带、红色主题综合文化带建设,培育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6个,讲好“畲、茶、古、廉、红”故事。依托平讲戏传承中心、白云山合唱团等平台,组织120多支文艺小分队,深入农村开展文艺展演、文化服务活动。大力推进农旅联姻,成功举办畲族“三月三”文化周暨畲族传统武术文化节、水果采摘节等系列文旅、农旅活动。加大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保护力度,争创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留住乡愁记忆。

  四是治理乡村让社会更和谐。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模式,建成县级共享平台,监控总数12251路,接入视频监控8231路,接入率67.2%。全市486个村(居)完成“一村一辅警一法律顾问”配备。2018-2021年,我市群众安全感率连续三年保持全省、宁德市前列,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市。

  四、突出“党建引领强堡垒”,集聚乡村振兴福安合力

  一是用好“指挥棒”,强化组织领导。由市委主要领导统筹指导全市挂钩帮扶工作,实行乡镇、市直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全市入库乡村振兴挂钩帮扶项目390个,启动建设238个,带动成效明显。同时,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纳入干部一线跟踪考察范畴,鼓励干部积极投身“三农”工作主战场。

  二是建设“蓄水池”,强化资金保障。市财政每年整合安排1亿多元,用于乡村产业发展,给予每个试点村200万元发展资金,为产业薄弱村设置9大发展项目。同时,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入乡村振兴,累计为建档立卡脱贫户提供小额贷款1亿元。进一步发展壮大村财,筹集9750万元,投入闽东时代乡村振兴基金,扶持195个相对薄弱村发展村财,每年可获取9.32%收益。目前,全市439个村村财收益均达10万元以上,255个村村财收入达15万元以上。

  三是建强“主心骨”,强化堡垒作用。把乡村振兴列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中,市委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各乡镇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汇报。在福安电视台开设“书记谈党建促乡村振兴”专栏,又各级党委(党工委)书记结合地域发展,谈举措、作表态。建立乡镇书记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问题、责任、任务“三张清单”,每年至少打造1个特色项目。

  四是打造“主引擎”,强化人才支撑。统筹发挥好乡村振兴指导员、服务队、驻村第一书记和科技特派员“四支队伍”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共向产业薄弱村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37名、驻村第一书记51名。向原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68名。组织乡村振兴服务队76支467人,通过引技术、跑项目、强管理,制定76套产业薄弱村产业发展方案,助推生产性项目122个,对接落实帮扶资金2800万元,带动村财增收220多万元。

编辑:田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