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石古岭村抓基层党建引领 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2022/03/01  浏览量:   作者:陈良新  来源:中国老区网

  石古岭村位于湖北省红安县上新集镇西南滠水河东岸,西与武汉市黄陂区姚集街北门村隔河相望,该村在滠水河上自建的漫水桥连接108省道,距木兰花乡景区仅3公里,距上新集镇区7公里,版面7.2平方公里。全村15个村民小组,23个自然湾,共586户2619人,全村总耕地面积3535亩,山林面积1500亩,水塘、水库等水域面积800余亩。村干部5人,中共党员67人。村庄自然环境优美、人文丰富、交通便利。

  

  

  沿着滠水河漫水桥向东,走进石古岭村,建弘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一口口鱼池错落有致,一条整洁宽阔的基地道路通往美丽乡村邓家田,道路两侧红叶石楠迎道行人,尽显绿美。整个村子靠西滠水环抱,一河两岸到处金光灿灿,绿意盎然。若是站在石古岭的新庙山顶上,全村田园风光尽收眼底:神石园、绿美花木、池塘、滠水河和绿道环绕的民宿庄园如明珠般镶嵌在石古岭大地之上,内外兼修,勾勒一幅美丽乡村新图景,增添石古岭村靓丽景致。

  

  

  “近几年来,石古岭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几处种养殖基地,都是让经营者、村集体及本村老百姓都能受益的生态产业,既发展产业,又改善环境。”当地群众这样评价。

  

  纵观近年来石古岭村的大发展大变样脉络,可以清晰发现,该村在打好生态牌、念好产业经的大方向下,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发展思想破冰,盘活村组资源,做足土地文章,用好项目资金,做好招商引才五大重点,成功探索出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和正确路径。这也是石古岭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推进“生态兴村”战略的重要举措。支部引领聚合力,党员带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筑牢根基。

  筑强堡垒汇聚力量

  2021年,石古岭村围绕“活力乡村”抓基层党建,认真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建成邓家田湾组党建“红星之家”示范点。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选优配强新的村级领导班子,圆满完成石古岭村“两委”换届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积极开展村庄重点地段(滠水河、小微水体、自然湾组道路等)的环境整治和常态化保洁,确保村组容貌环境干净整洁。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面前湾污水处理管网建设一处;完成马兵铺门前塘清淤、砌岸和后头湾门前塘清淤;完成新屋岗至陈家岗1.5公里通组水泥道路硬化,港边户户通水泥道路硬化350米;完成建弘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鱼池改造升级工作。

  特色产业形成气候

  石古岭村着力做好做强农业特色产业文章,该村以特种水产养殖、红苕种植和加工;以扩大水稻、红苕种植面积为主;以特种水产品、红苕粉丝等农业产品开发为特色的“块状农业经济”逐步发展完善,成为壮大集体经济和推进群众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

  

  

  石古岭村成立的建弘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现已发展社员100名,养殖面积1000亩,注册资金500万元,特种水产养殖年产大白刁20万斤、四大家鱼10万斤、纯野生甲鱼1000斤,为集体经济年创收入达到150余万元。养殖基地水产品为无公害农产品,省、市、县各级融媒,市、县电视台等曾多次宣传报道。市、县主要领导,各级部门多次前来石古岭村调研和指导工作,对该村发展特色产业给予充分评定。红安建弘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荣获市、县先进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颁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产业兴,百业兴。近几年来,石古岭村持续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产业富民、效益优先、绿色低碳”三原则,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民营经济为主体,科学整合资源,集合技术,融合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该村古岭农业基地流转土地500亩发展综合种养业,养殖一批波尔山羊,栽种油茶、银杏等带动当地群众家庭户年增收7000元以上。该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吴四军在本地创建湖北神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已发展建成休闲广场、游客接待中心、农家乐体验餐厅、蔬果采摘观光园、佛缘林,馨谷寺庙恢复重建,神石庄园库塘、供水供电和道路交通设施完善齐全。神石庄园发展种养面积450余亩,带动46户脱贫户家门口打工增收。

  

  

  多种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21年,石古岭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以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围绕村情,积极推行“支部+合作社+工作队”模式,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该村以“一村一品、突出特色”为抓手,依村红苕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红苕种植兼红苕粉丝加工产品。流转土地200亩种植红苕,合作社年产销红苕粉丝6万公斤。该村还已流转300亩土地种植油茶,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加油”。2021年,在上级组织的重视支持下,湖北应急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工作队进驻石古岭村。一年来,省应急学院积极帮助石古岭村做好乡村振兴规划,找准产业发展方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行深入该村各种养殖基地摸底调研,摸清底数,商讨谋划,因村施策,制定工作目标。学院积极发挥人才和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履行并落实帮扶责任。2021年11月,省应急学院大力协助石古岭村做好消费帮扶,依托应急学院食堂粮油消耗量大的优势,驻村工作队队长张豪联系学院帮扶石古岭村推销合作社红苕粉丝、大白刁干品价值达十余万元。石古岭村不断强化特色农业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增加水稻种植面积1000亩及红苕种植面积200亩,在学院的支持下,新注册一个名称“红新农裕”为龙头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对本村农持产品深加工进行提档升级,主动打响特色农产品上架“832”消费平台品牌效应。石古岭村两委多次同省应急学院一起考察了武汉卓尔集团等知名企业,学习借鉴先进农村农业发展经验,培育新农人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该村依托融入大武汉和即将动工的红色旅游线“王姚线”旅游公路,科学设计沿线湾组新型农业产业化规划。

  农旅深度融合建设

  近年来,石古岭村党支部认真落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工作要求,在全村开展农旅深度融合示范建设,以此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该村把全域乡村旅游开发作为“生态兴村”战略的一项富民工程来抓。石古岭村是上新集镇第一大村,地处黄陂红安一河两岸结合部位,地理区位交通明显优越,依托神石园、馨古寺、新庙山景观,精心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对滠水河东岸特产基地景观美化、水电路讯设施提升、服务设施布局配套、美丽乡村点旅游形象标识设计进行系统规划,着力把石古岭村打造成为以红苕粉丝、大白刁产业为基底,以馨谷寺文化为特色,以神石园庄、石古岭水库、邓家田田园风光为背景的集农耕体验、休闲观光、健身娱乐、健康养生、红色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一体的农特旅融合体验园,实现生态红利最大化。

  

  

  该村不断加大对森林资源、河道水系、塘库道路、传统村落(百年古枫)的保护力度,不断积蓄发展动能,着力向特色优势展现竟争力,坚持把乡村旅游业作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强村富民工程打造。该村突出党建进湾组,助推产业发展,再现文明新风。村党支部引领产业发展,全村十五个村民小组的湾容湾貌天天在变样,自然湾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不断地改善,村的还利用驻村工作队自身资源,联系红安县残联为村申办“残疾人阳光家园”项目稳步推进,村部建设村庄形象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生活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加强,初步形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农旅深度融合促进了石古岭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使石古岭村转变成回归自然、回忆乡愁、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眺望花乡、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

  描绘产业发展蓝图

  石古岭村党支部一班人围绕党建引领“活力乡村”、“党建+特色产业”、“党建+幸福家园”,积极开展工作。大力引进“能人回乡”、“教授回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①是在发展红安苕、油茶产业上,该村2022年扩大种植红苕300亩,加大完成油茶种植面积300亩;将推动建设两个育苗大棚和一座储存地窖。②是在建设农产品深加工方面,建设一个风干大白刁加工厂房、一个红苕粉丝加工厂房、一个大米和油加工厂房。③是省应急学院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建设一个电商网络培训教室,举办农产品网络培训及推荐会展销农产品等方式,再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④是把农户小生产、小流通转变为大生产、大流通:按照强龙头、强品牌的思路,以品牌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以示范引领全村种养产业向标准化发展,逐步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