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追忆英烈故事 赓续红色精神

2022/04/02  浏览量:     来源:中国老区网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街道位于长江之滨,处于江南江北要冲,也是军民抗日的战场。这里,有陈毅军长鼓舞士气的身影,有扬子江上英雄船唱响的胜利凯歌,也有老二团圩塘伏魔、王司令刘桥拔钉、马庄湾歼敌激战的动人故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传唱着革命先辈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奏响的绝美赞歌。

  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1979年3月,当时的圩塘公社在圩塘街西、桃园里村后的高墩上建造了圩塘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立于边长6.85米的方形台基之上,碑基面积47平方米,碑高约5.7米,碑身为四棱方尖锥形,水泥质,碑身四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碑文。

  2011年1月5日,圩塘革命烈士纪念墓被常州市人民政府确立为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代)

  清明时节忆英烈,追思悠悠祭忠魂。春江儿女永远缅怀革命先烈,每年都自发前往圩塘革命烈士纪念碑瞻仰革命烈士,英烈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是永恒的精神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故事1:忠诚的青春

  烈士程中,原名程一熹,1922年出生于江西,抗战爆发后,年仅16岁的他加入了抗日队伍,随大塘青年读书会赴南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战时青年工作团。1938年,程中跟随新四军东进部队到达苏南,在溧阳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5月,程中被分派到澄武锡工会民运工作队搞组织工作,在澄西一带发动群众成立“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和儿童团,发动参军和支前工作。

  烈士钟克,广东人,1915年出生,在广州读大学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后从新四军皖南军部辗转到苏南茅山抗日根据地,1940年被派到澄武锡工作委员会任组织部长。经澄武锡工委书记张志强介绍,与澄西爱国青年王鹤祥、黄才学等人发动组建了一只50余人的“江南抗日义勇军江阴县游击队第一中队”,后来这只队伍武装上升成为“江南抗日救国军”主力。

  1940年,澄武锡工作委员会改称为澄西中心县委,钟克任组织部长,程中任青年部长,二人负责该地与丹北地区的联系和沟通。他们秘密组建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当地发展革命工作者。

  1940年9月的一天,程中在澄西前栗山中学党支部书记周玉桂的陪同下,赴黄丹了解情况后回到石庄,并与周玉桂约定次日在小坎村北面一个庙宇前碰头。不料,翌日早晨,国民党江苏省保安第九旅张少华部包围石庄,严密警戒,进行搜查。程中在石庄的东街茶馆处被搜查盘问,因他是江西口音,又从他身上搜出了手枪,当即被押到圩塘陈龙桥旁的薛家祠堂,反绑在树上。

  此时,钟克正在石庄对一位姓吴的乡长做争取工作,得知程中被张少华逮捕,又听说张少华在石庄茶馆的消息后,他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冲入茶馆,声言“要找张少华评理!”结果亦遭逮捕,手枪被搜了去,并同样被押往陈龙桥薛家祠堂。

  顽军一边用扁担、木棍毒打程中和钟克,一边厉声追问:“快招,你们的部队在哪里?”程中、钟克正气凛然,对毒打的顽军说:“我们都是中国人,要团结抗日。”残暴的顽军迅即割下程中的一只耳朵,然后拉出祠堂推入泥潭,对着程中的头部连发两枪。程中牺牲,年仅18岁。当日傍晚,这伙顽匪又按张少华的授意,将钟克绑了起来,装进麻袋,抛入长江。钟克牺牲,时年25岁。

  1955年,江阴县人民政府在陈龙桥建立了革命烈士钟克、程中的墓。1975年圩塘人民公社在圩塘村桃园前巷后的338省道旁,建立了圩塘革命烈士纪念碑,将程中、钟克的墓移至纪念碑下,与牺牲在圩塘地区的20多位革命烈士一起,永远受到人们的敬仰。

  故事2:血染的风采

  1946年,地属苏南澄武地区的徐墅一带常有地下党员们在此活动,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地下党员陈纪德、吴荣富、徐银林、张兆生等党员骨干便是这其中一员。他们在徐墅村旁台盘头挖地窖来隐蔽,但两处地窖都因被奸细告密而弃之不用。随后,吴荣富与地方积极分子及被我方争取过来的保长徐克家等一起,用7个晚上的时间,在离徐墅东3公里外的官庄村桃花港河埂旁挖了一个可容纳10余人隐蔽的地窖。

  1948年5月25日,早就怀疑徐克家暗通新四军的反动保长高生海来见徐,称其要参加新四军。徐克家信以为真,答应向上汇报后再作答复。随后高生海便暗地里跟踪徐克家,趁他向地窖送米、菜、火油等生活日用品之机,发现了地窖的大致方位。高生海立即报告军统特务唐少云等人,带领自卫队迅即向官庄包抄。上午10时,敌人把桃花港河埂严密封锁,徐克家也被高生海捆绑到河埂上,经不住软硬兼施、拷打利诱的徐克家终于还是供出了地窖洞口。敌人欣喜若狂,在洞口喊话,企图用金钱、官职利诱,让吴荣富等人出来投降。但吴荣富坚强不屈,斩钉截铁地回答:“活的没有,只有死的”,并从几个透气洞口向外开枪,打伤了2个自卫队员。敌人见利诱不成,就用机枪向洞里疯狂扫射、扔手榴弹。这样僵持了两个多小时,在洞里的吴荣富、徐银林、李银生三位仍毫不屈服。

  午后在常州城里办差的国民党江阴七区区长陈锡畴得知困住吴荣富等人的消息,立即带了璜土乡自卫队赶到现场。陈锡畴以区长身份劝降,“请”他们出来缴械投降。但吴荣富坚决地回答:“就是蒋介石来请,我们也不会出来投降。”陈锡畴恼羞成怒,命令自卫队把手榴弹捆在竹竿上伸进洞里爆炸。又从当地村民家里找来火油,浇在棉衣上点燃后塞进洞里,总之想尽一切办法迫使他们投降。半小时后,洞里传出了三声枪响,随后地窖里便安静了下来。敌人离去后,人们走进地窖,只见满地鲜血,旁边还有撕毁的文件、拆散了的两支枪盒零件和一支瞄准器散落一地。

  此场景真让人无不为之感动,无不为之悲痛流泪,无不为之肃然起敬。这三位革命烈士的鲜血流淌在澄武地区的大地上,浸润了广袤的江南大地,也为五星红旗的升起——增添了灿烂的光芒!

  故事3:军民血肉情

  1949年4月21日晚,解放军23军203团作为先头部队,从江阴石庄黄丹港先行登陆,于4月22日凌晨解放了圩塘。在前圩村村边的指战员从当地一名学生那得知,前头高阿产的楼房里还有不少国民党兵。

  这座位于圩塘中学内的大楼,便是当时国民党江防军一百二、三十号人马,妄图负隅顽抗所躲藏之地。它是一坐北朝南、五间二层、砖木结构的小洋楼,为新庄一汉奸解放前夕所建。

  当时203团五连一排长吴宗钰得知这一消息,便向团部领导请战,得到作战命令后,吴宗钰立即带领全排战士,操起武器,向前冲去。但因老大楼周围无一点遮蔽物,且敌军居高临下,一览无余,我军受阻于乔其巷村南面。

  团领导立即调整战术,迅即重新部署兵力,对圩塘、张家丹、黄家巷形成半圆形包围圈。为了摸清老大楼内敌情,还找来圩塘黄家巷村民刘达苟做向导,带领四连连长王友富匍匐到新庄村东面麦地里侦察敌情。正当刘达苟详细地介绍当地具体地形等情况时,王连长发现敌人向他举枪,他紧呼:“趴下”,顺势把刘达苟压在身下,刘达苟得救了,王友富不幸负重伤,于22日下午英勇牺牲。王连长为掩护刘达苟不惜牺牲自己的英勇行为,彰显了一个军人的高风亮节,也谱写了军民之间血肉情深的革命壮歌。

  22日中午时分,我解放军先向大楼内顽军喊话,要他们认清形势,放下武器。12点半,我军见无反应,便发起了第二次攻击。迫击炮的炮弹呼呼向敌据点打去,把敌军的火力压了下去。老大楼东面楼顶首先被打塌,我军一步步向大楼逼近。敌军眼看守不住了,部分士兵下楼来向大墩方向逃窜。但在百丈附近,被我友邻部队截住,或击毙或生擒。为了攻打这座老大楼,一次就牺牲了7位战士,最后攻下这座老大楼时,至少有24名战士牺牲了。连长王友富及7位战士遗体被掩埋在黄家巷村刘家巷村北。

  上世纪70年代,农村开展平整土地运动。当时圩塘乡人民政府将王友富等烈士的坟迁至建新河河堤。迁坟时发现王友富遗骨旁有一枚“王友富”图章。

  后来圩塘乡人民政府在前圩村桃园里建造了烈士陵园,王友富等8烈士遗骨又迁葬到圩塘烈士陵园。但埋于花港河河堤上的16位烈士遗骨,至今仍未找到。不过,战争的残酷,烈士的英魂,会时时唤起人们的警觉,对那些蠢蠢欲动的战争狂人时刻防备,对不顾个人安危为民族为国家献身的英烈永不忘怀。


  2021年,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了缅怀先烈,致敬英雄;铭记历史,砥砺前行;激励后人,继往开来,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教育的热潮中,春江街道积极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的指示精神,投资50多万元,按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规定,对圩塘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修缮,并对围墙内广场和周边环境提升改造,营造庄严、肃穆、整洁的环境。修缮后的广场东西长约22.2米,南北宽约18.3米。

  为让英烈魂归故里,根据专家意见,本次修缮将陈礼根、程中和钟克、王友富等五位烈士、周权大等4座烈士墓重立石碑以兹纪念,并增设文化牌,纪念原圩塘公社籍及在圩塘地区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烈士。


  烈士精神永不磨灭,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春江街道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将纪念碑建设成为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基地,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其凝心聚力、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以“红色引擎”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及青少年至新北区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暨党史教育活动,通过听得见、看得到、摸得着的方式带领大家走进历史,缅怀先烈,学习他们的大无畏精神。组织开展亲子红色行活动,号召广大家庭带领孩子们寻访本地红色基地,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接受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根植于心、代代相传,庚续百年初心,厚植爱国情怀。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望我们党走过的百年征程,正是因为有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用生命捍卫理想,用血肉筑起长城,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山河锦绣、岁月静好。进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我们更应当饮水思源,以英烈为路标,不忘来时路,看清脚下路,走好未来路,发扬光荣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用奋斗向英烈致敬,以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常州市新北区老区开发促进会春江分会  徐惠福、陶雅楠、曹留琴)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