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灵丘:让文化成为老区崛起强劲动力

2012/05/14  浏览量:   作者:史涌涛  

  5月9日,30集抗日题材电视连续剧《烽火平型关》在灵丘县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前举行隆重的开机仪式。该剧的拍摄是灵丘县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影视剧创作打造独具灵丘特色文化精品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灵丘县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加快文化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全县文化事业精彩纷呈。

  该县先后投资7400万元,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扩建了唐河公园,建成了集历史、人文、民俗、孝道于一体的赵武灵王主题公园,新建了总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集文体培训、比赛、会展、图书展览、信息查询为一体的文体中心,改造了县城影剧院,完成了国家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全县还新建了12个乡镇文化站,有183个行政村建起了篮球和文化广场,新建科技活动室30个,启动了农村流动书库,为全县100个行政村的农村文化室配置了书柜和图书,为8个乡镇180个村派发安装了直播卫星接收器3600套。

  灵丘县连续3年承办了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的4场赛事,2009年举办了第二十五届全国武术邀请赛,2011年举办了第十一届全国武术学校武术套路比赛。全县从县城到乡村先后成立了18支新秧歌表演队,每年送戏下乡200多场,放映电影2900余场,各乡镇开展广场文化展演、春节晚会、元宵节焰火晚会、农民篮球赛等文化活动,备受农民欢迎。

  灵丘县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扶持力度,实施了罗罗腔、大涧道情、腰站秧歌、红石塄秧歌、小寨耍孩儿艺术抢救和李家针、白氏剪纸、黄烧饼保护和扶持工程。罗罗腔首批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黄烧饼制作工艺和大涧道情两个项目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6个项目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县对境内众多乡土文化的流传地区、历史渊源、基本特征、基本内容、主要价值、传承脉络等进行细调查、抢救、整理,编辑出版了64万字的《灵丘县民间故事歌谣谚语集成》和《灵丘县民间艺术优秀作品集》等书籍。

  在《灵丘县建设文化强县发展规划纲要》中,该县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10%。该县开展文化产业“项目年”活动,大力发展富有灵丘地方文化特色和山乡风情的文化产业、民间文化传统产业、旅游文化传统产业、体育文化资源产业、民间技艺传承文化产业、特色鲜明的饮食文化产业、传统戏曲文化产业等七大文化产业,确定2012年灵丘文化建设重点项目,做好曲回寺遗址公园、平型关红色旅游景区二期、空中草原风景区、桃花溶洞风景区、花塔民俗村、唐河大峡谷风景区、赵武灵王墓、觉山寺砖塔维修等项目的规划设计、科研论证、项目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支持。该县充分发挥云冈·金地矿业俱乐部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体育文化产业,利用贺氏土陶、刘庄柳编、弋坡窗花、黄烧饼等民间工艺,不断丰富灵丘文化产品,依托灵丘罗罗腔、大涧道情、红石塄秧歌、史庄小曲儿等地方戏曲资源,扶持组建多个民间演艺团体,充分调动梨园文化公司等民营企业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影视业投资、演艺公司等新文化业态。

  《烽火平型关》的拍摄是该县推动老区红色旅游,大力发展延伸文化产业的一次有益探索。据了解,该县将以拍摄《烽火平型关》为契机,启动建立灵丘文化创意影视休闲产业园区项目。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