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委员进了田头 “智慧田”偿甜头

2022/08/08  浏览量:   作者:陈庆跃  来源:中国老区网

8月7日,“秋老虎”还在发威,晒得鄂州市段店镇孔关村600多亩新耕种的土地发烫。看到驾驶室的智能终端电子屏上,实时显示作业面积、油耗、工况等信息,43岁的农机手邵义海吹着25℃的空调。当耕种机到地头时,他只轻轻摁倒档键,机械就一下子调了头。

“你们看,机械播种比人工快多了。”邵义海一边操作机械一边笑着说。

“智慧农业的效果就是不一样”;

“建立‘智慧田’信息库,实行数据乡村建设全程化”;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让‘智慧田’种出‘甜味’”……

地头旁的所见所闻让何文敏、周胜勇、秦才柱、熊志敏、孙向泽等区政协委员的“协商劲”又上来了,你一言,我一语现场建言献策。

今年以来,华容区政协委员紧紧抓住华容区列入湖北省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的时机,先后组织委员成立“智慧田”耕种、智慧农机、“新农人”技术培训等5个调研小组,深入田头地边跟着农机看、问、访、记。农业界别委员周胜勇已种植农作物20多年,他参加“智慧田”耕种小组调研全区20多家合作社,并以自己合作社近年来加入“智慧田”耕种的感受现身说“田”。

趁着农机手邵义海停机休息的间隙,委员们请他算了一笔账:“小田变大田,机器作业更方便。今天播了60亩,按一亩60元算,就是3600元。除去人工、油费和机器折旧,一天净挣约1500元”。

“我的这笔账只是简单的‘智慧田’操作,我还要与湖北迪拿尔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大农人农机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王本义合作,在农机上装更多的‘智慧大脑’,让‘智慧田’产生更大的效益”。邵义海信心满满地告诉笔者。

在另一处“智慧田”耕作现场,委员们与王本义相谈甚欢,他说,公司与中国农科院等机构共同研发油菜精量播种机,可一次性完成旋耕、灭茬、开沟、起垄等8项功能;与湖北工业大学合作研发自动耕地机和智能收割机,前者作业精度达到厘米级,可在降雨、大雾、黑夜等全天候气象环境中无障碍作业。后者可实现北斗导航厘米级打点,打点完成后自动规划多种收割路径。

委员们走进红莲湖畔的夏大湖农场,这里是省农科院近年来投资4亿元建成的“无人农场”基地。基地建有6个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试验区的功能区。去年正值400亩油菜水稻连作“无人农场”运作之际,田和斌、代晓漫、吴美糖等委员就到现场观摩、调研,与王本义进行了“耕、种、管、收”智能化建设内容的座谈。

今天,看到王本义只需在手机端查看管理平台,就能一屏统揽“土地一张图”和“农机一张网”,更加感受到了“智慧田”的智能效果。

“现在进入5G网络时代,省农科院可以将这一技术运用到田头,设立小型气象站、微型泵闸,把‘智慧田’建设得更好。”委员田和斌向在场的省农科院教授范先鹏提出了建议。

“田委员的建议真是及时,我们已决定在功能区的7块共80亩田里投资400万元,购置安装20多个传感器,实行定时定量分区灌溉、精准灌溉、无人灌溉,”范先鹏教授答道。

在华容区农业农村局的“智慧田”管理办公室,委员们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去年秋冬以来,全区复耕整治4400多亩撂荒地,有大型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先进农机共1000多套,有70多名“新农人”投身数字农业。

编辑:韩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