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走进老区看新貌·常熟篇

2022/09/16  浏览量:   作者:常熟市老区开发促进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常熟市是新四军东进建立的苏南东路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区域。近百年来,常熟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常熟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示,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粮食等农品生产能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村民生事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最近,我们走进常熟老区调研,看到农村产业兴旺发达,环境优美舒心,生活富裕幸福,到处欣欣向荣,人们都在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农村产业兴旺发达

常熟市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建设中,十分注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高标准池塘、高标准蔬菜地、美丽生态牧场建设,提升农产品生产和市场保供能力。2021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72万亩、高标准生态鱼池1.79万亩、“美丽菜园”1.5万亩,5家规模型美丽生态牧场,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生产能力。2021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48.57万亩,总产23.47万吨,其中水稻27.11万亩,平均亩产达624.1公斤,优质粮种覆盖率100%。蔬菜、水产、畜牧业都实现了丰产丰收。

常熟市海明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种植蔬菜等绿色食品2000亩,同时对周边3022户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辅导,帮助他们按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进行生产,产品由公司帮助销售,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走进吉礼葡萄家庭农场,一串串紫色葡萄正挂在葡萄架上,工人们正忙于采摘包装,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农场主陈建江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创业理念,刻苦钻研栽培技术,先后创出了巨峰葡萄亩产超万斤等佳绩,农场先后被评为首批江苏省级、苏州市级、常熟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省农业龙头企业勤川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熟市坞坵米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加强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都积极向稻米精深加工方面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了产业的融合发展。常熟市虞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目前生产经营范围已延伸到粮食种植、种子培育和供应、肥料和农药采购供应、粮食烘干和仓储保管以及大米加工和销售等领域。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带动农户能力。

海虞镇七峰村积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生态功能,将铜官山北侧的300多亩农田种植优质水稻和绿色优质农产品,构建奶牛养殖与水稻种植相结合的农牧循环生产模式,并增加田园栈道、观景亭等农业景观设施。在西南部建设了135亩茶文化主题区域,布局共享农庄、观山合院等功能。同时,充分挖掘铜官山历史文化、茶文化、苏作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民间文化,打造“丰收铜官山、共享常熟田”景观及“研学游”网红打卡基地。

走进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股现代农业气息扑面而来。园区1486亩核心区内,已建成设施园艺研究、优质水稻繁育、特色水产育苗三个创新区。投资5000万元建成玻璃温室内,果蔬生产全部采用了智能化管理、工厂化栽培、机器人采摘等现代化设备。在园区的示范带动下,全市智慧设施农业迅速发展,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基地4家,苏州市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9家,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占比达21.1%。

十年来,常熟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83家,其中省级10家、苏州市级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68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20家、苏州市级14家;家庭农场204家,其中省级22家、苏州市级2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和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常熟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翅膀。

农村环境美丽宜居

常熟市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按照“城乡一体、全面对接”的目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交通、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市通村道路覆盖率达100%,并且全部实现硬化、等级化,公交网络日趋完善,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建成全市城乡联网的供水系统,农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农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提升。

2018年11月,常熟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村庄人居环境“两创建三优化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意见》,2020年3月,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千村美居”工程的工作意见》,持续推进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在实施“千村美居”工程中,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争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注意尊重民俗民意,保护各镇各村风貌,在美化环境中保护特色、留住乡愁。

在沙家浜镇芦荡村,我们看到了红色文化的传承。沙家浜镇芦荡村是红色资源较为丰富的村庄之一,在实施“千村美居”工程中,芦荡村坚持“不忘革命先烈、传承红色文化”的理念,深挖当地特色资源,复原革命旧址,先后筹资修复了新四军养伤处旧址展馆,新四军后方医院总部,新四军地下联络站之一的“阿庆茶馆”等,形成了“重温鱼水情缘,再燃芦荡烽火”为主题的红色参观线路,被中组部命名为“红色美丽村庄”。

在碧溪街道李袁村,我们看到了一个曾经“散乱污”的作坊,如今已打造成历史名人馆,馆内展出本村孟宗、季陵等古代名人,以及抗抗日战争时期的烈士和近现代名人事迹。该馆已成为当地村民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阵地,还吸引了周边乡镇干部群众前来观摩学习。

常熟市在实施“千村美居”工程中,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努力构建“党委统筹、居民自治、法治保障、德治涵养”的乡村善治格局,形成了政府依法治理、居民自治管理和社会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展现了既有“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又有“崇礼节知荣辱”的文明新风。在全省2020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常熟以全省第三、苏州第一位的成绩名第一等次,在2021年度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获得综合排名第一等次,《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给予了报道点赞。

民生福祉惠及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反复强调,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常熟市委、市政府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上持续发力,带领群众在促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2012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2014年,常熟市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多措并举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202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7325元,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86元,年均增长达到9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1.84。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城乡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常熟市不断加强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力供需网络,进一步完善城乡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有效促进劳动就业人口充分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2015年以来,年均新增就业人数超10万人。

在社会保障方面,常熟市按照“广覆盖、多元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建立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标准稳定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全市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9%,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1095元/月。逐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大对困难群众、特殊群体以及受灾群众的帮扶力度,2021年发放各类救助帮扶资金2.4亿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在城乡公共服务更方面,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完善教师定期城乡交流制度,义务教育阶段572名教师开展支教交流,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健全城乡一体的医疗服务体系,定向免费培养乡村医生,全市拥有乡村全科医生849人,方便了农民就医。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21年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6家,实现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统筹城乡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完善“10分钟文化圈”,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如今,常熟市广大干部群众正加倍努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