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延吉市举行“革命老区 红色延边” 主题图片展

2022/09/28  浏览量:   作者:延吉市老促会 焦增勇  来源:中国老区网

在全州上下庆祝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9月21日至27日,吉林省延吉市隆重举行了为期一周的“革命老区 红色延边”主题图片展活动。全市企事业单位职工、机关干部、城乡居民、学生代表等两千余人参加了巡展活动,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此次巡展活动由中共延吉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直机关工委、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市委党校、市教育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会展事务服务中心共同主办,延吉市委办公室对此次巡展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9月21日,在延吉会展中心举行了“革命老区 红色延边”主题图片展启动仪式。延边州老促会副会长、延吉市老促会会长安范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时佰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星,市老促会副会长金京春,市政协副主席徐成鹏等领导参加了开展仪式。安范虎介绍了“革命老区 红色延边”主题图片展筹备情况。他说,今年4月,按照州老促会的统一部署,在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市老促会协调市委党校、市党史研究室、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关工委等部门,认真部署、积极谋划,同时组织市老促会志愿者分成几个小组,对延吉市200多处革命遗址遗迹逐一踏查,实地勘察、核对史料、如实上报,圆满完成了此次图片展图片筛选工作,为保证“革命老区 红色延边”主题展的顺利开展做出了贡献。主题图片展共展出全州各县市红色景址图片505幅,集中展示了延边68个红色景点和8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延吉市上报的中共东满特委纪念馆、王隅沟抗日根据地旧址、延边革命烈士陵园、延吉市小营镇五凤村日本侵略延边罪证馆、北山小学延吉市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成立遗址等20余处,共计80多幅图片参加了此次巡展。

时佰林在启动仪式上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延吉红色文化底蕴深厚,92年前,在朝阳川太东村8间朝鲜族土平房围成的小院内,中共东满特委正式组建,由此开始了延边各族儿女抗日救亡、浴血奋战的革命故事。以廖如愿、童长荣、魏拯民等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在延边大地建立了10余个革命根据地,东满抗日游击区游击队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斗争最为惨烈的人民抗日军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正是因为一位位革命先烈和前辈绘就的鲜红底色,为延吉这片热土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了如今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力量源泉。

他还说,多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延吉始终致力于推进革命老区建设,深入开展“挖掘历史文脉,寻找延吉记忆”等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让抗联精神在延边大地广泛传承和弘扬。希望我们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域内革命文物资源的搜集整理,主动做“红色旅游”的打造人,努力把红色旅游融入全域旅游发展,成为促进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持续提升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吸引力。

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柴世荣将军的外甥女、延吉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志愿者、进学街老兵之家义工张桂芬说,参观此次图片展后感慨万千,我一定认真学习革命前辈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今后要进一步团结大家共同做好老兵之家服务站的工作。

中国工农红军延吉市北山红军小学五年十一班学生乔楚晴小朋友参观图片展以后,激动地表示,今天我参观了革命老区《红色延边》图片展深受教育。今后一定要“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担当意识、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的情怀,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抗联后人杨丽珍参观图片展后满怀深情地说,我看到了革命老区建设70周年飞速发展变化,是我们延吉乃至全州各族人民非常幸福的一件大事。首先我们要感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感谢州委州政府、延吉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使我们家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美丽富饶的延边大地呈现崭新的面貌、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们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不怕流血牺牲,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牺牲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在抗日战争中,我们一家年轻人都纷纷参军,几乎家家都挂上烈属牌。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作为抗联英雄李延平、李延禄的外甥女,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的话,坚决跟党走,大力弘扬抗联精神,讲好老区红色故事,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红色基因激荡红色力量。通过举办这次“革命老区 红色延边”主题图片展,使广大人民群众和域内外游客进一步了解了延边革命老区的红色历史,激励延吉人民赓续红色血脉,坚定勇挑重担、接力奋斗责任感和使命感,走红色道路、悟红色精神、汲红色营养,促红色发展,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延吉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于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