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芦山县举行古城坪红军村文旅项目峻工仪式

2022/10/02  浏览量:   作者:骆志勇  来源:中国老区网

9月30日,芦山县举办古城坪红军村文旅项目峻工仪式。雅安市副市长、芦山县县委书记郑胡勇,芦山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杨俊,芦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高永洪,芦山县政协主席朱文华及其他县级领导和相关部门、乡镇(街道)负责人,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学生代表和群众代表参加峻工仪式。

举行峻工

1935年6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途经芦山,休整一周左右,筹粮10万公斤。1936年11月初至1936年2月中下旬,南下红军在芦山108天,建立红军长征途中最后一个四川省委和四川省苏维埃政权,并层层建立县、乡、村苏维埃,带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进行革命斗争。芦山被誉为“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天堂'”、南下红军从“分裂”到“团结”的自我革命“转折之地”,重庆涪陵籍红军战士在芦山留下的红军题壁诗也成为芦山的红军文化地标。

2022年,芦山县县委、县政府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讲好芦山红色故事,采用征购、租凭等方式,在保护修缮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旧址、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的基础上,在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军部旧址所在的古城坪村将两处重要旧址进行复制,启动了古城坪村红军村文旅项目的建设。共投入1700多万元,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完成了项目建设。

红军石刻标语

古城坪红军村文旅项目除了对基础设施和三处重要革命旧址进行改造提升外,还打造了红军村入口广场、红军长征在芦山县文化浮雕墙、红军标语碑廊、青龙场战斗群刻、红军长征烈士纪念碑及广场、工农小学、红军招待站、红军桥等红色旅游景点,并采用情景还原的方式讲述红军长征在芦山的众多感人故事。

在峻工仪式上,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项目实施情况,与会人员观看了《红军长征在芦山》影片、听了讲解员介绍红军在芦山的情况,并听取了《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两节微党课,参观了各处红色旅游景点。

红军长征烈士纪念碑前宣誓

郑胡勇指出,古城坪红军村文旅项目的顺利建设值得肯定、值得学习。古城坪红军村的项目在相关部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和矛盾,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优的质量,在短短半年时间就峻工,呈现出了最好的成效,是芦山灾区继“4.20”灾后重建之后“再造一个产业芦山、再掀一个项目高潮、再弘一个重建精神”,是对红军精神、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的又一次生动的实践和体现。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使用好、维护好古城坪村红色教育功能,在全县上下进一步树立树牢感党恩、爱家乡、永远跟党的感恩意识,进一步把红军精神、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传承下去,让芦山成为一座最具感恩精神的城市,在感恩精神的引领下推动芦山实现追赶跨越、绿色崛起。该项目的峻工是芦山灾区对党的二十大的一个献礼,同时也将作为讲好红色历史、宣传二十大精神的一个阵地。

郑胡勇讲话

郑胡勇对党研室近年来的付出,特别是近半年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致始致终紧跟县委的步伐,主动为项目的实施献言献策,出刊相关资政参考6期、微资政25期,查核相关文献资料近10万余字,提供图片数百张,组织专家评审会3次评审规划设计和陈展方案,现场跟进项目,请省委党研室、市委党研室等相关专家现场把脉出招,为古城坪红军村文旅项目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史部门资政育人的职能。

编辑:于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