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4 浏览量: 作者:常州市新北区老促会奔牛分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南京林业大学与常州市新北区共建乡村振兴基地,协同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工学院、常州史陈乡遇农创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针对大运河沿线江南水乡保护传承利用存在的明显“碎片化”问题,创新校地合作机制,探索“系统思维、融合共生”乡村治理合作模式,驻地开展乡村振兴服务,着力把“文化”融入“乡村文旅”线路中,积极推动乡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奔牛史记——奔牛古镇历史文化重要文献与史料”等多项成果转化落地,并联动常州市新北区大运河沿岸乡村,连珠成线,因地制宜,百花齐放。
《续修四库全书》第699册影印的《咸淳毗陵志》明刻本,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基本情况
奔牛镇,隶属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是个有着2100余年(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古镇。自春秋以来,奔牛依托运河和孟渎,演绎了江南运河第一河口、奔牛古闸、万缘古桥等运河文化,积淀了绚丽多彩的文化遗产和人文精神。当代奔牛更是拥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是江苏省内规模较大的铁、公、水三栖港口。奔牛镇辖4个社区、12个行政村,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千强镇”“江苏省百家名镇”“江苏省基础教育先进镇”“江苏省文明乡镇”“常州市十强乡镇”。
奔牛镇实景 (摄影:苏卉君)
2020年7月15日下午,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新北共建基地2020年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新北区委宣传统战部、奔牛镇政府分别与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签约。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汪瑞霞作了《大运河奔牛段历史文化重要文献研究与规划发展》专题报告,课题组前期已经系统研究了有关奔牛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文献与史料,完成了近五十万字的初期研究成果,为彰显奔牛埭、奔牛闸的文化遗产价值和丰富内涵增加了令人叹服的史实;提出在江南水乡文旅融合大发展的背景下,奔牛镇如何活化运河文化、彰显自身优势的策略与路径,为奔牛镇未来发展提供文脉依据和前瞻性思考。此外,在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农业农村局和奔牛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京林业大学多次组织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前往奔牛开展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完成“奔牛漕运”文化创意及衍生设计(该项目荣获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团队优秀奖)、符号学视阈下江南古镇文创产品设计研究、共生视角下运河沿线名镇景观更新设计等项目,提出政策建议发表于省级智库成果要报,并得到江苏省部级领导批示。
二、主要做法
针对大运河沿线一些传统聚落和乡村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碎片化”倾向,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北区)农业农村局、奔牛镇政府协同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建构城乡融合发展网络支撑体系;集聚多方主体积极参与共建,构成“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城带镇,镇链村”多点联动、文化认同、融合共生的大运河沿线江南水乡文化共同体。
(一)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系统构建大运河沿线江南水乡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共生模式
奔牛镇搭建智库平台,联合省内外智库专家,摸清家底,研究先行,对大运河常州段新北区奔牛古镇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生态环境开展深度调研。委托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乡村振兴创意设计研究院汪瑞霞教授团队领衔整理《奔牛史记》,已经提交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表论文《试论“犇牛埭”与大运河税收源起》《大运河水利工程景观“奔牛闸”的时空变迁及其多元价值》《文脉主义视域下江南运河沿岸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等。同时,运用“全要素”数字化文创思维,创造性地将运河文化资源转化成运河乡村IP统一品牌。
奔牛古镇文创设计(张苗苗绘)
(二)数字赋能,跨界联动,创新大运河沿线江南水乡多元共生乡村治理机制
以大数据网格化建设为切入点,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沟通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共建“全领域”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平台载体,统筹推动实现乡村建设从破碎到整合,从个体到系统、从局部到全域的转型。针对奔牛运河文化资源,活化“全类型”数字化保护系统,以运河遗产资源为视角的保护框架,按照不同乡村不同的文化遗产类型实施数字化保护;将遗产类型细化为大运河河道遗存、水工遗存、制度遗产和其他相关遗存,关联物质文化遗产则包括沿线的革命文物、聚落遗产、工业遗产、农业遗产等,依托组群式保护空间,让江南水乡地域文化重焕生机。
近年来,常州市新北区坚持党建引领,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做大做强农业数字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协同创新,融合共生,共建共享“以人民为中心”的大运河沿线江南水乡文化共同体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政府以大运河沿线居民为主体,注重加强政府、院校、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2021年7月,江苏省首个“民盟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落户史陈家村(全国第三家)。在史陈家村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中,围绕打造自然生态型美丽乡村的目标,通过彰显江南水乡的自然生态、高科农业的产业特色、乡村治理的文化特色,充分展现了史陈家村水天一色的生态之美、果蔬田舍的产业之美、包容和乐的人文之美、三治融合的生活之美。史陈家村坚持因地制宜,在广泛收集村民意见后,实施了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绿化景观带改造、村庄环境提升等一系列重点工程。以项目为抓手,吸纳一批爱文艺、爱生活、爱农村的文化人才;人才驻村后,组建业主委员会,通过每个月业委会活动及沟通会,为人才项目在村内发展提供各项便利,解决下乡后各类难点问题,培育造就文化能人;定期在村里组织举办文化活动,支持民间文艺团体、发展乡村文化事业。
依托村子天然水系,进行专业规划设计。生态场景与生活场景空间整合,合理处理了自然生态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关系,水岸共生,美丽如画,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百花盛开之际美不胜收的三花集,历史悠久充满人文底蕴的史氏宗祠,充满特色环境幽雅的君子树堂,还有古意盎然、趣致万千的饮马河廊,使得乡村的生活便捷而宁静。生产场景与治理场景空间复合,导入了三产业态,从文化、旅游、设计、时尚等多维度,提供各类体验场景。
奔牛古镇彩平图和生态系统修复策略图(陈凯莉绘)
三、成效经验
南京林业大学联合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农业农村局和奔牛镇政府共建乡村建设基地,创新校地合作机制,联动多元主体协同创建智库平台,积极参与“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针对大运河沿线江南水乡奔牛镇实际情况,探索出“系统思维 融合共生”的乡村治理合作模式。一方面,系统思维,以大运河主线及其主要支流水系为脉络,建设生态廊道,保持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盘活运河沿线江南水乡的闲置农房资源,实现村民、村集体、运营公司、商户、镇政府多方共赢,将水岸空间真正还予人民;以大数据网格化建设为切入点,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沟通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积极推动乡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另一方面,构建大运河沿线江南水乡融合共生的文化共同体。集聚智库专家,打破学科专业界限,共建集政策研究、设计转化、推广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智库平台,实现“政产学研金文”跨界协同的乡村治理合作模式。从开发走向运营,从空间更新转型到内容更新,以“青创”之心实践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形成城乡共创、共生的格局。
编辑:孙晟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