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鄂州有个特别的“红色村庄”

2023/03/27  浏览量:   作者:鄂州市鄂城区老促会 王汉林  来源:中国老区网

这是一个留下动人故事和抗战史实的红色村庄——鄂州市沙窝乡保团村。

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以宋家湾、康家湾、戴家湾、白家垴、宝团山为根据地,与日寇浴血奋战,牺牲新四军20余人。

保团村现有新四军烈士纪念碑多处,旧址修复多处,新建鄂南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纪念馆一座。

红色基因一直渗透在保团人的血脉深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

如今的保团村在党建引领之下,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红色动能,谱写着一曲“红色村庄”发展的时代赞歌。
 

01

擦亮红色名片 赓续红色血脉

寻一抹红色记忆,温一段峥嵘岁月。

在保团村村委会旁,矗立着一座青砖白墙的素雅建筑,这就是新修建的鄂南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纪念馆。它静谧而肃穆,像一位历经沧桑岁月的老者,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岁月。

据了解,这座红色纪念馆去年12月竣工,建筑面积130平方米,项目总费用60余万元。馆内史料陈列区分为抗战热土、麻羊烽火、薪火相传三个板块,共收集史料图片23幅、战时文物 17件,建设战斗雕塑1 座,配有现代化音影设备 2套,全面展现鄂南抗日根据地的红色历史故事。

抚今追昔穿越历史烟云,人们走进这里,在无声的光影中感受曾经的炮火与硝烟。

“硝烟虽已散去,历史不能忘却。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走进鄂南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纪念馆……”渔坝小学的老师卫彩虹正在纪念馆中练习“台词”。近段时间,保团村组织以鄂南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纪念馆为阵地,组织开展红色宣讲员系列活动,深入挖掘当地革命历史,讲好红色故事,引领广大群众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建设美丽家乡的激情。这座红色纪念馆是当地红色文化的集中展示,一桌一凳、一砖一瓦都凝聚着乡亲们的支持与奉献。

近年来,保团村对鄂南革命抗日根据地旧址进行修复和环境整治,深度挖掘麻羊垴红色事件和人物事迹,打造以鄂南抗日根据地指挥中心旧址为主题的红色文化纪念馆,修复新四军五师十四旅四十一团、四十二团围剿战前临时会议旧址,新四军五师十四旅四十一团留守点旧址,新四军五师十四旅围剿歼灭战旧址,新四军五师十四旅上宋湾胜利表彰大会旧址,新四军五师十四旅四十二团围剿战前临时会议旧址等。

用活“新阵地”,讲好“活课堂”,从历史中寻故事,在故事中见精神。

保团村组织开展红色志愿讲解50余次,吸引3000余人次参观学习。同时,依托“老兵义工团”队伍,以“老兵”身份、从“老兵”视角、用“老兵”语言,广泛宣讲革命历史故事,擦亮红色村庄名片。

以红色为底色,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乡村振兴红色动能,激活美丽村庄蝶变“红色引擎”。

同时,保团村结合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发红色旅游项目,大力发展红色乡村游,让红色基因绽放出新时代的璀璨光芒。
 

02

老兵义工团 引领志愿“红”

二月的沙窝乡保团村,柏油马路平坦整洁,鳞次栉比的村舍白墙黛瓦,繁花掠过田野,与新绿共染春色,红色记忆的抗战彩绘在春光的映衬下分外夺目,百余米的红色文化墙引领人们追寻那段红色的记忆……

退伍老兵汪自顺是保团村四组村民。春日的午后,他穿着一身迷彩服在五保户余逢夭家帮忙种菜。据了解,45岁的汪自顺有过5年的军旅生涯,曾经参加过九八抗洪抢险、汶川地震救援等,退伍之后的他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

去年,在村“两委”的牵头下,保团村决定组织成立“老兵义工团”,汪自顺第一个报名加入。经过村民议事厅的商议之后,最终成立了由老兵余仕奇任团长,汪自顺、邵小勇、汤运华为副团长的“老兵义工团”。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老兵义工团”的队伍就已壮大到了42人。他们全都是退伍军人,长期活跃在房前屋后:邵小勇为独居老人王秀梅换灯具,汤运华为村民江玉兰搬运粮食,汪仕奇忙着清扫村口道路……拿快递、修农具、接电线、换灯泡、代缴费、帮农活,事无巨细。“只要有困难,就找'老兵义工团'。”村民江玉兰竖起大拇指笑着说。

“老兵义工团”的建设是保团村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村扎实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打造“支部引领、党员牵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创新建立和完善“乡党委—村党支部—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五级乡村治理组织网络,形成多元共治、村民自治格局。秉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在“老兵义工团”志愿组织的推动下,常态化开展便民义诊、入户服务等各类便民服务。

不仅如此,为了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在党建引领的旗帜下,保团村推行党员积分存折制,健全完善党员联户包事微网格,88名党员包联809户农户,引导群众紧跟党走,在平安建设、志愿服务、清洁乡村等方面共同发力。
 

03

红色引擎 凝聚乡村振兴向心力

“我家的院墙,你们尽管拆,我举双手赞成村里的建设。”保团村四组的汪桂香,在得知她家的院墙影响到“十里红道”的施工后,主动配合相关工作,无条件拆除自家院墙。这是保团村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一个缩影。

保团村高举红色旗帜,以“红映保团”为精神引领,将乡村治理的自治、法治、德治三者相结合,将革命精神与乡村振兴相呼应,凝聚全村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以“十里红道”项目建设为契机,保团村全力助推村级道路提档升级,道路全长约4.3公里,累计投资超百万元。全线设指路牌3处、修建文化墙150米,红色文化与绿化景观相互交融,红色示范道路与绿色生态道路渐次展开。

积极推进村容村貌全面提升,持续打造宜居宜业美丽新保团。规划“红色保团”片区、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全力推进红色美丽村庄路标建设,积极开展“碧水行动”“擦亮村庄”“三清三拆一改”等活动,扎实做好桥底清运,水库排险,塘堰改造,污水管网改造,惠及全村340户1100余人。同时,拆除乱搭乱建30余处,拆除旱厕2个,平整场地1000平方米,完成八、九组进湾1.6公里道路提档升级。

开展最美庭院评选,建立卫生红黑榜,形成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党员争当人居环境管护员,群众争当最美整洁户,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良好生态为支撑点,推动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

“红色是保团村的底色,在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我们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富民’发展理念,结合村情,因地制宜,一心一意带领村民谋发展、增收致富,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保团村党支部书记李宙林说。

编辑:孙晟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