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4 浏览量: 作者:逊克老促会 于升堂 来源:中国老区网
逊克县蜂酿蜂业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车陆乡卫东村,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金55万元。该合作社的前身是 “蜂景蜂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020年更名为“逊克县蜂酿蜂业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2017年,正在该合作社举步维艰、徘徊不前的时候,逊克县老促会注入老区发展资金10万元,为合作社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2022年,合作社共养蜂218箱,实现销售收入35万元,实现利润25万元。辐射带动蜂农38户,促进了农民增收。
一、夯实产业基础,强化规范管理
合作社十分重视产业基础建设,不断规范经营管理,确保行稳走实、不断发展。
一是打牢产业基础。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共有固定资产57万元,办公室、厂房、库房等占地面积367平方米,蜂蜜便携式包装生产线和蜂蜜酒生产线各一条,有灭菌预处理罐1套、发酵桶12个、发酵罐2套、灭菌罐2套、蒸酒锅1套、配制罐1个、储酒罐4个、洗瓶机1套、灌装机2套、过滤机3台等生产设备。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合作社成立以来,建立了现代化的生产经营、财务管理规章制度,重点制定了《逊克县蜂酿蜂业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章程》《有机蜂场蜜蜂饲养管理规范》《养蜂技术规程》《蜂场管理制度》《养蜂用药管理制度》等12项制度,确保合作社运营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是实行规范管理。合作社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产品质量为生命线,坚持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现代化管理,统一质量监管,加强规范生产,防止药物残留超标,改善蜜蜂养殖环境,坚持推广“养蜂实用技术”,提高了蜂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推广养蜂技术,带动蜂农致富
合作社致富不忘乡亲,积极组织蜂农进行技术交流,多渠道、多方式为蜂农解决养蜂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带动了蜂农共同致富。
一是理论培训。每年在冬闲的时候,合作社都要举办“养蜂实用技术”培训班,聘请养蜂专家讲授蜂群合并、蜂王诱入、人工育王和防病治病等专业知识。五年来,共举办“养蜂实用技术”培训班12次,免费培训学员327人次。免费发放技术资料700余册,
二是现场指导。每年夏季,合作社组织养蜂专家为蜂农进行收蜂、装箱、分蜂、摇蜜等技术环节的现场技术指导,手把手地教授蜂农养蜂实用技术,为蜂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有效提高了蜂农养蜂技能水平。五年来,共召开现场会16次,现场培训蜂农336人次。
三是托底帮扶。为了帮扶低收入农户养蜂致富,合作社每年免费赠送蜂农价值1500余元的扩繁分蜂用的蜂王台300多个。采用赠送蜂箱、保底回购蜂蜜等办法,保证低收入农户通过养蜂事业增加收入。五年来共帮扶低收入农户28户,户均增收16780元。
三、实行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
一是创新养殖技术。合作社理事长赵祥义悉心钻研独创了《蜂王诱导法》。这个方法主要是利用生理诱导和环境诱导,做到一群蜂中多只蜂王集中在一张蜂脾上产卵,能为采集蜂王浆群提供大小一致的幼虫,大大的提高了蜂王浆的产量及生产效率,实现了多蜂王可以同箱越冬。
二是开发系列产品。合作社研发生产了 “雪城蜂景”牌蜂蜜酒、蜂蜜白兰地、枣杞蜂蜜酒及纯手工牛奶蜂蜜皂、蜂蜡唇膏、口红等系列产品。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经济效益。2021年“逊克县蜂酿蜂业加工合作社”成功获批了食品生产许可认证,成功注册了“雪城蜂景”系列商标,扩大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创新销售方式。合作社积极探索“电商+直播”的模式,助力蜂产品销售,通过“互联网+”,让蜂产品插上翅膀。通过微信、淘宝、拼多多、一亩田、抖音和快手等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线上年销售额实现15万元,增加了蜂产品销量和效益。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