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半岭村下山农民谋生手段多

2012/06/19  浏览量:   作者:陈广年  

  1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杂草丛生的石沙地。10多年后,这里200栋两层以上的新楼房拔地而起。这里,便是广东省连州市半岭移民新村所在地。

  半岭移民新村位于连州市郊外东北方向的巾峰山下,面积约1平方公里;共有200户、550名移民在此聚居;这里是连州市实施异地搬迁的移民村中搬迁速度最快、聚居移民最多、建起新房最早、基本实现脱贫的典型示范移民新村,也是连州市“迁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的移民工作的缩影。

  迁移到移民新村聚居的200户移民,如何脱贫致富、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的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先后两次深入到该村进行了解。

  一

  在村主任方荣志的陪同下,笔者走进了从星子镇西联村委会岩泉塝村迁出的钟昌任家。钟昌任告诉我们:他家4口人,迁出前,耕种的稻田不足2亩,只能解决人畜的口粮;在1亩旱地上种些生姜或百合等经济作物,每人年纯收入才1000多元。由于没有余钱建新房,全家人长期挤住在祖父留下的一间仅70平方米的砖瓦房内。

  迁居到移民新村后,从2001年开始,钟昌任和老伴帮助儿子,利用临近城市的地理优势,做起了豆腐生意,一天纯收入200元钱。10多年来,钟昌任一家靠做豆腐生意,收入逐年增加。目前,他们一家先后修建了2栋总面积140平方米的楼房。

  离开钟家,我们又来到了从星子镇溷坪村委会敬联村迁出的何恩奎家。何恩奎说:“我家7口人,1997年迁居市郊后,前4年生财无路、致富无望,每年辛辛苦苦、起早贪黑地在5亩水稻田里和10亩旱地里劳作,全家总收入也不足万元,生活仍然越不过迁出前的‘贫困线’。”

  从2001年开始,何恩奎看到城乡建房、购房者很多,做不锈钢门窗加工可以赚钱,就建议他父亲借了5万元钱,聘请了2名技工,开始做不锈钢门窗的生意。由于父子俩守合同重信用,保质量,服务热情、周到,生意越做越红火,每年纯收入6万多元,比迁居前增长6倍多,家中先后于1998年和2006年新建了2栋总面积170多平方米的水泥新楼房,走上安居乐业、脱贫致富之路。

  方荣志告诉笔者,类似上述两户走上致富之路的,在移民新村中,还有很多。

  二

  方荣志说,近几年来,移民新村的村民们主要采取以下方式增加经济收入:一是劳务输出。全村每年有200多名男女青年外出打工,人平均月收入1500元以上;二是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市内寻求发展。全村每年有80多名青壮年在市内或搞建筑或经商或从事家政服务等,人平均月收入在1500至2000元。三是年龄较大的人,在家中从事纺织、食品加工等。

  截至去年底,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700元,比迁出前的1500元增长好几倍。目前,全村200户人家,除家家建起了新楼房和购买了摩托车外,还有6户人家买了小汽车,生活一天好过一天,普遍实现了脱贫致富目标。

  从星子镇泉水湾村迁出的移民,编了一段顺口溜道:“住在泉水村,山高吃水远,靠耕‘望天田’,致富难沾边;迁居移民村,环境大改善,谋生渠道多,生活似蜜甜。”

  村民们除了靠自己的辛勤和智慧寻找致富门路外,村主任方荣志说,移民新村的脱贫致富也得益于党的好政策。

  半岭移民新村的村民就是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对缺乏生存、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石灰岩特困地区和高寒山区人口实施异地迁移的政策,而于1997年以后,分期、分批从泉水湾村、岩前塝村等村迁出聚居的。没有这一政策,他们肯定仍在深山区里受穷。半岭新村是这一政策受惠、得益的众多移民村中的一个。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