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乡村伤疤”精彩蝶变

2023/09/08  浏览量:   作者:鄂州市鄂城区老促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深秋时节,笔者走进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入耳是水淙鸟鸣,放眼是溪清山绿,村村入画,户户皆景,美不胜收。

2020年,汀祖镇获批湖北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综合治理和系统治理,探索生态修复与资源安全相统筹、绿水青山与经济发展相协同的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之路。

生态修复为先:“共同缔造”绿色经济

“以前是偏僻、荒凉的废弃矿区,现在是良田、果园,成了村里的‘摇钱树’、‘聚宝盆’。”汀祖镇丁坳村村民看到村里龟山铜铁矿区的变化,甜在心头。

上世纪七十年代,汀祖镇开矿成风,全镇上下“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受长期乱采乱挖影响,全镇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到处可见光秃秃的荒山废矿。一遇大雨,经常发生泥石流和山洪,群众吃尽苦头。

2021年,汀祖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齐心协力,携手推动全镇由“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美、产业兴旺、农民富的新样板。

植绿、复垦,偿还生态债。按照“一矿一策、试点先行”的思路,把废弃的刘云村志德矿区、丁坳村龟山铜铁矿区、吴垴村大洪山铁矿区作为生态修复示范点,建设高标准农田,倾力打造全省“绿色矿山”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复垦废弃矿山面积585亩,新增耕地面积455亩。

“整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全部完工后,汀祖镇可增加建设用地2300余亩,使全镇土地空间得到极大优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介绍,汀祖镇的实践不仅有效支撑了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更为全市乃至全省生态修复提供了样板。

筑牢生态屏障:“共同缔造”美丽乡村

凤凰村铁铺湾,一簇簇红色的紫薇从农户庭院围墙探出枝头,红花似火。院内,串串红、玉兰花、紫荆花争奇斗艳。在汀祖镇,庭院绿化工程让家家户户置身花丛。

在保住原貌、留住乡愁的前提下,汀祖镇借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之机,实施“五化”工程,围绕“林在村中、村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提升村庄品质,让群众切身感受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实施乡村亮化工程,村组道路旁、休闲广场、房前屋后路灯全覆盖。实施港、村、院净化工程,推进横贯全镇的泉塘港及其他河道岸线水生态修复治理,清理村内巷道、农户门前屋后垃圾和堆积物,开展“厕所革命”。实施村容村貌美化工程,粉饰房屋墙体,修缮残垣断壁,建设“口袋公园”,打造“微景观”。实施道路硬化工程,汀黄线改造升级,铺设沥青路面,“四好农村路”提档提质,柏油路村村通。

“环境越来越好,幸福感更足了。”这是汀祖镇老百姓发自肺腑的心声。

政银企通力合作:“共同缔造”增收致富路

汀祖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涉及农用地综合整治、建设用地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整治等三大类共11个子项目,总投资5.1亿元。

为破解整治资金瓶颈,汀祖镇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投入、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

2021年8月,湖北省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鄂城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乡投鄂城公司,负责汀祖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投融资、建设、运营。随后,中建五局、苏交科集团、湖北华振公司等多家企业参与其中。

一年多来,企业、银行、社会资本共同发力,不仅使废弃矿山变成聚宝盆,广阔田野按下“美颜键”,还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路”。

依托汀祖镇自然资源,吸纳各路资本修建高标准旅游公路、旅游登山步道、森林马拉松环道、大型生态停车场、综合驿站等工程。目前,串联白雉山、东方山、四峰山的4A级旅游环线初步建成。今年前10个月,20余万名游客沿环线自驾游玩。

乡投鄂城公司投资1.15亿元,采取“国企+合作社+农户”“分散发展、集中销售”等模式,建设鄂城黄姜产业园,发展“鄂姜”精深加工产业。目前,已与10余个村联合组建生姜种植合作社,成功注册了“鄂姜王”“楚姜君”“惟楚有姜”3个品牌商标,并与上下游公司达成销售协议。该公司还安排约4000万元资金,用于岳石洪村景观点及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有12家社会投资主体落户岳石洪村,建设茶艺馆、咖啡馆、森林瑜伽馆和乡村大舞台等旅游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这是我们以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深入践行‘共同缔造’理念的根本遵循。”汀祖镇负责人说。

编辑:王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