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2 浏览量: 作者:蕲春县老促会 孙锦 来源:中国老区网
蕲春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大别山南鹿,长江中下游北岸,辖15个乡镇办,领域面积2396平方千米,总人口101万。有“医圣故里”“王府胜地”“教授名县”“中国艾都”“红色蕲春”五张名片。蕲春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一军、红四军、红十五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新四军、解放军的重要活动区,有两位共和国元帅和三十多位开国将军在这里战斗过,解放战争初期著名的高山铺战役就发生在蕲春。这次战役改变了中国革命的走向,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山铺精神”是蕲春乃至鄂东革命老区精神的代表和浓缩。
一、传承红色基因,全面理解革命老区精神实质和意义
老区或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老根据地”的简称,是指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前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老区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史,就是一部浴血奋战的革命史。
(一)老区精神是革命老区的历史性贡献
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得到了老区人民的全力支持,老区人民也为老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共和国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在老区开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在老区孕育,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经验在老区积累。老区人民对党的认识最深,同党的联系最紧,与军队的感情最浓,对革命的贡献最大。忠诚与信仰铸就的老区精神,是我们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和结晶,是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精神密码,是老区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不朽丰碑。老区精神也是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石,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实践沃壤和力量保障,是“中国梦”的源头和起点,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老区精神是革命经验的历史性总结
老区精神是在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不断形成、不断总结、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其实质与体现归纳为六个方面:一是爱党信党、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三是不屈不饶、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四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顽强斗志;五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六是鱼水情深、生死相依的光荣传统。老区精神体现了我们党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心路历程和一脉相承;老区精神又是全国各个革命根据地的总称和概括,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
(三)老区精神是革命事业的历史性传承
老区精神是一面鲜红旗帜,是一种强大力量,在团结人民、战胜敌人、征服困难、取得胜利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革命老区丰满而厚重,庄严而博大,生动而鲜活。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这种精神是团结民众、汇聚民心、唤起民气的光明灯塔,是选准道路、壮大自己、夺取政权的锐利思想武器。在新的形势下,老区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革命老区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谱写了历史的辉煌乐章,也铺就了一条民族复兴的光明道路。老区作为纵横历史的坐标,耸立起一座精神高峰,始终鼓舞激励我们前行。老区精神是坚持真理、走向光明的精神,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精神。我们要永远珍惜、永远铭记老区和老区人民的牺牲和贡献,继承和发扬好老区和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抢抓机遇,不负时代,承前启后,引领未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中国高举旗帜、奋起力量。
二、提炼精华元素,深刻诠释高山铺精神的内涵和外延
高山铺位于蕲春县漕河镇东部,扼鄂皖咽喉,自古乃交通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重地。在我们的党史、军史和地方志中都有她的一席之地,可谓名记史册,事载千秋。特别是1947年10月,中原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建立根据地过程中,刘(伯承)邓(小平)首长利用有利地形,采取“口袋”战术,快速集中兵力,歼灭国民党整编第四十师和第五十二师第八十二旅,全歼国民党蒋介石反动军队1个师部、3个旅部及5个团,不到两天时间就歼灭国民党军12660人,加上部分歼灭敌王牌学生军第203师和外围国民党军,高山铺战役共歼伤俘敌17600余人,取得了挺进大别山第一次重大胜利,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在无后方作战的成功范例,粉碎了敌人的追歼计划,成为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的重要转折点,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从此开创了新的局面。
这一仗,是毛泽东主席为破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而布下的一盘险棋、妙棋、神棋,把战火引向国统区,把钢刀直接刹向敌人心脏。是一次彪柄史册的历史性事件,也成为中外军事教科书中的经典战例,更是毛泽东主席预测大别山根据地三种结果(一是站不住脚返回,二是形势不利被迫打游击,三是能站稳脚根将钢刀插进敌人胸部)中最理想的结果。运筹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毛主席在陕北说:“高山铺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消灭了一万多敌人,也不仅仅因为这一仗打得很漂亮,它的全部意义在于我军已经能够在大别山进行大兵团作战,刘邓巳经在那里站住了脚,倘若十万大军的冬衣能在近期解决,那么天王老子也赶不走他们了”。
“高山铺精神”,寓于革命老区精神、大别山精神和黄冈老区精神之中,概括为“敢于斗争精神、不怕牺牲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乐于奉献精神”。
(一)不畏强敌的敢于斗争精神
解放战争初期的高山铺,背靠大山,面向垅田,门口是一条古老的驿道,处在白色恐怖的国民党统治区。中原野战军处于奔波深入、无后方作战的境地,且条件非常艰苦,连冬衣冬鞋都没有。蒋介石座镇江西庐山,敌人一直对我军进行围追堵截,在敌我形势严峻和军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刘邓首长敢于利用有利地形,改变战场态势,灵活机动地适时采取“口袋”战术,集中兵力,同敌人作战,并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是需要多大的胆魄勇气和敢于斗争的精神,不畏强敌,敢于同敌人硬碰硬,最终达到有利于我方的这一战略目标。
(二)舍生忘死的不怕牺牲精神
高山铺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作战英勇,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留下了许多英雄故事和感人画面。洪武垴13次敌我双方争夺战,山头被敌人炮火削平一米多,解放军倒下一批又上一批,战壕炸毁一次重修一次,解放军只剩最后“五勇士”也要顽强坚守着阵地;东界岭“口袋”底阵地10次敌我易手,解放军指战员决不退让,坚决夺回并守住阵地;高阳山解放军守军连续打退敌人15次猛烈冲锋,战士们伤亡再大也要坚决顶住,不让敌人打开缺口,不能丢掉一寸前沿阵地;李家寨守军英勇击退敌敢死队夜间组织的3次偷袭突围,没有让一个敌人溜走;解放军有的手炸断了,就用独臂投手榴弹;有的肠子打出来了,仍然开枪还击;有的身负重伤,还不肯下火线。这种把生死置之度外、一心英勇顽强杀敌的英雄气概,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这次战斗,有8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流尽鲜血、献出生命,长眠于高山之上、清水河畔。蕲春县在中国革命斗争中,有2500多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播下了红色的种子,留下了红色的基因。青山绿水长流人生浩气,苍松翠柏堪慰逝者英灵。
(三)齐心合力的团结协作精神
高山铺战役,是刘伯承、邓小平灵活运用毛泽东“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军事战术思想,通过株林河反阻击战、柴山牵引战、竹瓦店前哨战,引诱、化解、歼灭外围之敌后,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势,调动兵马,长驱集结,仅用两天时间集中17个团对敌5个团的绝对优势兵力,先围后歼,速战速决。经过东线争夺战、南线阵地战、西线坚守战、夜间阻击战、总攻围歼战,一举歼灭了敌人,取得战役全胜。这是解放军全体指战员,一切行动听指挥,铁的纪律、胸怀大局、团结协作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取得这次战役完胜的重要保证。
(四)无私忘我的乐于奉献精神
蕲春人民奋勇支前,无私奉献,为高山铺战役胜利创造了条件。高山铺战役前夕,当地党组织动员群众准备了3000余副担架,群众把家用的竹杆、木条、绳子、竹垫、草席、被子、竹床、门板拿出来做担架。组织民工数千名,到前线把伤员转送到后方。老百姓不仅积极筹粮、捐款、献药,自发把衣服、布鞋、棉被献给解放军,帮助解决越冬补给问题。还煮鸡蛋、杀鸡、宰猪慰劳解放军指战员和伤病员。当地群众主动为解放军带路,便于抢占有利地形和制高点。为解放军送饭、送水到阵地上,帮忙运送弹药到最前线。战斗进入最后阶段,高山铺周围群众不顾危险协助野战军抓俘虏、灭顽敌。高强度的战火给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牲畜、庄稼和心里带来较大损失和创伤,但百姓毫无怨言,全力支持。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积极配合大军后勤人员在刘河莲花庵设立临时战地医院,在桐梓河边街设立伤员接待站,在向桥张德斌冲设立临时后方医院。全部伤员分散安置在花园垸、龙井岸、曹大山、孙家山、土库楼等90余个山村230多户群众家里。少量部队医护人员忙于给伤病员检查、送药、换药,而伤员洗伤口、洗血衣、喂饭、接大小便等大量护理工作都由收养户的群众和地方工作人员负责,由于精心照料,绝大多数伤病员能够治愈重返战场,少量留在地方工作。
三、坚持守正创新,注重发挥高山铺精神的作用和动力
高山铺革命老区,为我们党和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高山铺老区人民对党无限忠诚,无比热爱,高山铺精神积淀着红色文化,值得后人传承,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一)要把弘扬高山铺精神与坚定党的理想信念相结合
作为共产党员,作为高山铺革命老区的后人,要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大力弘扬老区精神。树立爱党信党、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把握政治方向不迷航,坚持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抵御各种不良作风和拒腐防变的能力,终生永不动摇。勇于自我革命,永葆先进本色,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心怀戒尺,不谋私利。永感党恩、永听党话、永跟党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把弘扬高山铺精神与保护蕲春红色资源相结合
高山铺战役遗址,是蕲春县唯一的一处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高山铺战役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利用,除国家主席李先念提写的“高山铺清水河战役烈士纪念碑”碑名外,1984年12月14日,来蕲春视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了“高山铺战斗纪念碑”。1995年6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题词:“壮怀激烈,英名永存”。这些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既是对高山铺战役的历史肯定,也是对牺牲英烈们的慰藉。我们不仅要保护好高山铺战役红色文化资源,把高山铺红色美丽村庄建成全省一流的红色旅游景区,打造成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要保护好全县300多处重点红色遗址遗迹,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红血脉,发扬好红色精神。
(三)要把弘扬高山铺精神与加快蕲春高质量发展相结合。
高山铺老区军民表现出的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革命气节和政治品格,这种精神必将指引着我们在新的赶考路上迎难而上勇担当、风雨无阻向前进。践行初心使命,树立宗旨意识。新时代弘扬老区革命精神,要秉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善于从实践中检验真理,注重从问题中探寻答案。做好红色保护、绿色发展,振兴经济、保障民生,追求卓越、打造精品。坚持“一县一区”目标定位,将蕲春打造成为中国健康产业示范县、黄冈统筹发展率先区。坚持“药旅联动”战略,将医药、养生、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入大健康产业聚力发展。做强“中国艾都”。大力推进健康养生、森工建材、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六大支柱产业。为建设红色蕲春、健康蕲春、美丽蕲春、富裕蕲春而努力!
编辑:王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