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打造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汤原密码”

食用菌产业形成 “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

2024/03/28  浏览量:   作者:佳木斯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黑龙江省汤原县太平川乡义兴村,原名“黄有村”,是“抗日英烈”黄有的家乡,是国家一类革命老区村。在这片广燃抗日烽火的红色土地上,记载着几代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和改革开放和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伟大抗争。今天,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义兴人民克服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土质瘠薄、气候高寒等不利因素,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在有限的资源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经济典型村。

备春耕时节,一排排乳白色的菌棒整齐地排列在田间,农户们穿梭其中,搬运菌包、挂菌菇袋……一派忙碌的景象。

“去年种植了100万袋木耳,收入140万元,效益特别可观,今年我又种了230万袋,相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李海涛充满希望地说道。今年是李海涛种植黑木耳的第九年,在他的带领下,今年又有6户村民与他一起种上了黑木耳,一共种植了630万袋。“今年种植基地发展到了三个,规模扩大了三倍,按照去年每袋木耳净收入1元计算,我们纯利润能够达到600多万元。”李海涛介绍道。

近年来,太平川乡依托地处浅山区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黑木耳种植,按照“种植提质、加工增效、科技支撑、品牌带动、产业延伸”的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了以黑木耳种植为特色的产业链条,全力提升黑木耳生产加工和存储销售能力,建设黑木耳基地及数字化加工,扎实推动太平川乡黑木耳产业不断扩面、提质、增效。如今,这里在汤原县平波慧连食用菌培育专业合作社和汤原县太平川乡北兴旺发黑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下,在原有“种植+销售”的基础上实现了“收贮+加工+销售”一体的链条式发展,年销售黑木耳达769吨,年产值达5229.2万元。目前,仅乡内就建有黑木耳冷棚276栋,黑木耳种植达986.3万袋,除此之外,还大面积种植了赤松茸、香菇、滑子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类,每年可带动1021名村民实现增收,其中包括脱贫户和低收入人员近200名,年人均增收达3500元,太平川乡也成为黑龙江省农科院定点技术帮扶乡(镇)。

在国家一类革命老区村、全国文明村镇--汤原县汤原镇北靠山村的果蔬生态采摘园区,村民们正将整理好的木耳菌袋放到运输带中准备送往各个木耳大棚进行培育。北靠山生态采摘园共有木耳大棚19栋,在种植和采摘期间,工期持续三个月,平均每天雇工人数能达到50人左右。

“我来基地干活一天能收入200多块钱,现在我们不用出去在外面打工了,干三个月的活,直接在家跟前就能挣钱。”正在缝补整理菌棒的村民黄丽娟说道。据介绍,出租木耳基地给企业能为村集体年增收12.48万元,木耳基地的建成,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和增收。

汤原县香兰镇新建村也是一类革命老区村,在村羊肚菌种植大棚里,党支部书记马英正一边拿手机拍摄,一边不停向网友介绍羊肚菌。一朵朵鲜嫩的羊肚菌像一座座褐色的小宝塔长在田垄上,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采摘羊肚菌。“现在我手里拿的就是刚采下来的羊肚菌。像现在这个样子,上头呈褐色,底下呈乳白色,这就是一等品的品相。羊肚菌的营养和膳食纤维非常高,比普通的菌类要高几倍甚至十几倍。”马英手拿羊肚菌,向网友们介绍着它的好处。

质优味美的羊肚菌一经上市,就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今年已经是新建村第四年进行羊肚菌种植了,这“娇贵”的羊肚菌为新建村的发展可是出了不少“力气”。“今年发展了10栋大棚种植羊肚菌,使用面积在12亩左右,每亩产量在1800斤左右。今年产量比去年增加50%,现在每斤是148元,纯收入能增加40万元到50万元,为脱贫群众增加了20个就业岗位,每月增收2500元左右。”马英说道。

为加快推动老区振兴发展步伐,近年来,汤原县充分发挥林地面积大、气候适宜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黑木耳、滑子菇、羊肚菌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实现产中、产前、产后有机衔接,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成为汤原县林区及各乡镇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增收致富的重点项目。2024年,全县预计生产食用菌1.77亿袋,产量8200吨,产值实现5.2亿元。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