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奋楫扬帆踏浪行

——写在《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印发两周年之际

2024/04/02  浏览量:     来源:中国老区网

仲春之月,赣南大地草长莺飞,山花烂漫。

2022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翻开了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两年来,赣州市紧紧围绕《建设方案》明确的“六个作示范”要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乘势而上、担当作为,推动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606亿元、增速达5.3%,经济总量列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第62位、比2011年前移46位,7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江西省第一方阵,近两年共有11项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

硬核科创引领“蜕变”

不久前,孚能科技配套全球首辆钠电车型成功下线实现钠电产业化零的突破。3月20日,孚能科技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试制品下线,产线全面贯通,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向着打造SPS核心竞争力目标不断前进。这是赣州经开区推动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中科鸿虔新材料有限公司“国六标准柴油车尾气净化新材料”项目,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可解决我国柴油车尾气后处理净化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产业,是一个地方最具竞争力的标志;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

两年来,赣州市围绕“在革命老区创新发展上作示范”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倍增升级、科技创新赋能专项行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出台赣州科技与人才新政20条,建立研发投入攻坚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创业创造活力迸发。2023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2412家,独角兽、瞪羚企业入榜企业达25家,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居全省第一。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基本完成筹建,“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及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通过验收,中国稀土集团稀金谷产业促进中心揭牌成立,赣州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进入全省前列。

在科技创新的有力引领下,赣南老区特色产业加速“蜕变”。现代家居、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医药食品等“1+5+N”主导产业集群化快速发展,千亿级产业、千亿级园区、百亿级企业方阵不断壮大。2023年,赣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跃居江西省第二,全市千亿级产业集群增至4个,获评国家级产业集群4个。赣南脐橙品牌价值连续9年位居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水果类第一位,赣南茶油连续6年荣登全国区域品牌百强榜……

城乡协调发展“上新”

每到傍晚,家有囍宴农庄门口的停车场就像城里一样热闹。这家农庄位于龙南市渡江镇黄花湾共享村落,两年前,这里还是冷冷清清的“空心村”。

在寻乌县文峰乡幸福小镇宜源华智慧蔬菜基地,丝瓜、茄子等农作物鲜嫩诱人。如何让农产品新鲜到达消费者的面前?寻乌县建有8个智慧果园和智慧菜园,可让蔬菜瓜果从田间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市民餐桌。

放眼赣南广大乡村,一派生机盎然。

赣州市围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大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4万公里,安远、兴国、全南获评全省美丽乡镇建设先进县,会昌、宁都分别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全省示范县。

这是赣州市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大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生动缩影。

两年来,赣州市围绕“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上作示范”要求,坚持把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全面夯实基层基础,为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如今,赣州所有县(市、区)全部通高速公路、通管道天然气,所有行政村全部通客车,所有自然村全部通上水泥路。梅江灌区开工建设,平江灌区获批立项并获10亿元增发国债资金支持。赣州至安远至寻乌高速公路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信雄高速建成通车,千吨级货运码头赣州港五云综合枢纽码头开港运营,瑞金机场基本建成——赣州双机场时代即将到来。

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之路越走越实。“三横三纵”快速路网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已建成103公里快速路,从市区到机场、到高铁站平均只要大概20分钟,市民出行难得到根本缓解。赣州市还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形象全面提升。

“赣州样板”亮点纷呈

2022年6月,每吨好空气能“卖”50元!在被确定为江西省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地区后,这个梦,崇义县已经实现。

一百多年前,德国牧师邬利亨在大余县西华山发现钨矿石,中国钨业史由此开篇。然而百年来的钨矿开采,也曾给矿山留下了水资源污染、地表植被损毁等环境问题。通过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大余丫山风景区已成为各地游客的休闲度假胜地,被评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不负青山,收获金山。

两年来,赣州市围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作示范”要求,立足赣南得天独厚的“红”“古”“绿”资源优势,努力打造美丽中国“赣州样板”。2022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江西唯一的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督查激励表彰;2022年底印发《赣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南康、龙南经开区同年列入省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园区);2023年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获评“优良”等次;今年2月,全省90个县(市、区)和开发区PM2.5排名前5位全部在赣州。

两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赣南模式”亮点纷呈。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3个独立工矿区纳入国家资金长效支持名单,国土绿化试点示范任务全面完成,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新时代打造美丽中国“赣州样板”探索与实践》,寻乌县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赣县区崩岗生态修复项目列入全国首批优秀典型案例,上犹作为全国唯一县在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赣县、兴国、崇义获评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石城成功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南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

“特区+老区”双向奔赴

2022年5月,深圳、寻乌开启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身在内陆不闭塞,心向大海搏市场。近日,赣州国际陆港龙门吊将满载“中国造”“赣州造”产品的集装箱随着汽笛声响起,奔向中亚和欧洲。

借助“大鹏”起飞,迎来“深圳速度”。

两年来,赣州市围绕“在内陆双向开放合作上作示范”要求,充分发挥江西“南大门”区位优势,奋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积极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今日赣州,正加快打造新时代内陆双向开放合作新高地,已与192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牵手4个国际友好城市。

“大湾区能做到的,我们也要能做到。”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鲜活的事实。赣州市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重点改革工程,2023年,全市193项创新试点和对标提升任务较好完成,评标定标分离等18项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611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80%以上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达企业”。如今,赣州已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吸引了吉利耀能、富联精密、格力电器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营商环境评价稳居全省前列。

随着深圳赣州对口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深赣两地迈入全方位交流合作的新局面。两年来,粤赣两省政府联合印发了对口合作五年实施方案,建立了对口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已召开联席会议两次。两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开展互访调研,两市领导互访交流60余次,56个市直、驻市单位与深圳签订合作协议,部门、区县、园区互访交流超400批次。特别是深圳明确在省外优先支持与赣州协作共建产业合作园区,目前已就核心问题达成共识;深赣港产城一体化合作区发展规划获省级批复,深圳科技园赣州园区正式开园,全国首家深圳精品展销中心(赣州)建成运营,“特区+老区”加速双向奔赴。

奋力书写“幸福答卷”

点开“心电一张网平台”医生端,读取心电图,上传诊断结果……基层医生只需简单操作,就能有专业医生帮忙读图做诊断。

这在寻乌已成为现实。“基层群众享受到了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该县吉潭镇中心卫生院心电图医生赖洪英说。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指出:“抓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

两年来,赣州市围绕“在增进老区人民福祉上作示范”要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大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奋力书写民生事业“幸福答卷”。

就业是“万家灯火”的幸福根基。赣州市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有效推动重点群体好就业、就好业。

2023年,赣州市城镇新增就业、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年度任务超额完成,51.7%高校应届毕业生留赣州就业,创历史最好水平。

教育和医疗卫生“两大民心工程”承载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赣州市3所市属高职院校入选省级“双高计划”,实现“零”的突破,17家产业学院揭牌成立,赣南医学院更名为赣南医科大学,群众享有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南方医院赣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等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批建设,赣州入选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国家试点城市。

2023年,赣州市持续大力实施提高民生品质行动,高质量办好70件民生实事,完成就业岗位、托幼园位、上学座位、求医床位、养老点位、停车车位、如厕厕位等“七个位”19.12万个,民生保障水平与全国、全省差距进一步缩小。成功获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公众安全感、公安满意度连续五年全省第一。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犹如一股股暖流温暖着百姓,让赣南老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红色传承浸润心灵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长征渡口上演的情景剧《告别》,在嘹亮的军号声中拉开帷幕。

今年3月16日,“延河联盟”成立五周年纪念大会在于都县举行,参会人员共同体验90年前在这里发生的生离死别。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在这里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于都,听红色故事,看红色表演,走红军走过的路,接受红色文化洗礼。

赣南是人民共和国之根,是苏区精神之源,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

两年来,赣州市围绕“在传承红色基因上作示范”要求,着力推进红色文化建设,坚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为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管理、修缮和利用,赣州出台实施《赣州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等规范性文件,助推革命遗址、文物在“法力”加持下,得到更好地保护与利用。

让革命遗址“活”起来。赣州市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赣州段建设为重要抓手,对大余梅岭遗址、天心整军遗址等一批革命旧址进行统筹保护和开发;实施红色资源集中连片保护工程,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资金超16亿元,一大批革命遗址、伟人旧居、红军标语等得到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

让红色记忆“亮”起来。赣州市创新推出赣南采茶歌舞剧《山歌情》《八子参军》,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从瑞金出发》,电视剧《大道薪火》,红色文艺精品《一个人的长征》《长征第一渡》《长征组歌》等一系列赣南红色题材精品力作,在浸润着南人民心灵同时,也将赣南红色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

春风浩荡满目新,不负韶光万里程。赣州全市上下正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昂首阔步,接续奋斗,奋力书写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答卷”。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