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红色赤生 和美乡村

——一个老区村的华丽蝶变

2024/04/15  浏览量:   作者:潜江市老促会老新镇分会 张天华  来源:中国老区网

芳菲四月,走进湖北省潜江市老新镇赤生村,映入眼帘的是“红色赤生”大型牌坊,宽敞整洁的黑化路,青翠茂盛的行道树,碧波荡漾的后河渠,一盏盏配挂红色文化灯箱的路灯,一幢幢整齐的楼房,农户房前的一排排红色仿古矮墙上装饰着红色五角星和红色庭院灯,点缀着各色的花草……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庄严肃穆的刘赤生烈士纪念碑前,来自老新镇徐李小学的少先队员们,正在鲜艳的队旗下庄严宣誓。他们瞻仰了刘赤生烈士夫妇墓,参观了刘赤生烈士纪念馆,聆听了刘赤生烈士夫妇的英雄事迹,内心充满了对革命前辈的深情敬仰,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无比珍惜,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

在新建的赤生村党群服务中心,老人们在老年活动室读书看报下象棋,小孩子们在青少年中心学画拼图做游戏,妇女们在赤生广场上唱歌跳舞打腰鼓。

正在后河岸边为牡丹花除草的老支书付义明说:“以前,我们是一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房前屋后杂草丛生,脏乱差现象也很严重。这几年,我们村不断挖掘刘赤生烈士的革命事迹,打造红色旅游景点,建设和美乡村。现在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村庄环境得到了美化,农业产业得到了发展,老区农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赤生村是潜江市重点革命老区村,原名刘家老台,解放前属江陵县龙湾区管辖,是革命烈士刘赤生的出生地。刘赤生(1901—1928),是江汉平原早期共产党员,大革命时期荆沙地区工农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土地革命初期江陵、潜江、监利一带农运领袖之一。1922年,刘赤生考入北京私立中国大学,期间受李大钊等“红色教授”影响,接受马列主义,主编创办进步刊物《梦醒》,1925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他受湖北省委派遣,参与领导荆沙工人运动和江陵农民运动,后与共产党员、当阳县妇女运动组织者陶元柏结为革命夫妻。1927年秋,他任龙湾区委书记,受江陵县委指派到潜西南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变卖自家全部家产办起了兵工厂,发展党员100多人,建立了8个地下党支部、20多个农民武装。1928年春,为响应省委指示,刘赤生领导300多名农民武装,攻克了徐李市,赶跑了保安队,打响了江潜监地区“年关暴动”第一枪,建立了以刘家老台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后因敌人反扑围剿,刘赤生夫妇为掩护群众被捕,双双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建国后,为纪念刘赤生烈士夫妇,市政府将刘家老台更名为“赤生村”。

近年来,赤生村以建设老区、发展老区为指导,锚定打造红色赤生、建设和美乡村奋斗目标,以政府主导、村级主力、项目整合、社会参与为抓手,扎实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赤生村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建设了刘赤生烈士纪念馆,修缮了刘赤生烈士纪念碑,重建了刘赤生烈士夫妇墓园,新建了“红色赤生”牌坊、党建主题景点,打造了后河红色文旅景观带,创作了红色歌曲《赤生》,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载体。为提升村庄环境质量,赤生村以“扫干净、码整齐、清通透”为目标,采取“湾台夜话”发动群众、“公示到户”督导整治、“积分超市”兑换奖品等有效措施,激励群众自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山清水秀、赏心悦目的美好环境。为提高村民收入、促进老区农业产业发展,赤生村以改善基础设施、推进特色种养为思路,发展虾稻共作4600亩,实现亩平创收6800元,户平增收6.2万元/年,村集体经济也从无到有,每年收入达到10万元。

赤生村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促进红旅、文旅、农旅融合发展为导向,进一步讲好赤生红色故事,不断擦亮“红色赤生”品牌,把老区建设好、发展好,为先烈争光,为党旗争辉。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