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溧阳市极力打造老区自然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建设样板

2024/06/17  浏览量:   作者:溧阳市老促会 马福友  来源:中国老区网

处于茅山革命老区的溧阳市老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推进实现了全市农村社区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同时也实现了常州市城乡社区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巩固规范化建设成果,贴近全市老年人实际进行规划,多措并举全域化推动,极力打造溧阳市老区农村自然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建设样板,这也是为老区农村的老年人不离乡土,不离乡邻,盘活农村养老资源,补齐养老短板,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米线”,托起老区老年人幸福愿景的有效举措,自老区农村自然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建设两年多来,已在全市的226个村(社区)建立农村自然村互助养老睦邻点300多个,普惠居家养老的老年人8万余名,为老区的老年人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一、领导重视,贴近实际规划

溧阳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是全国60多个革命老区之一,全市总人口近80万,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23.2万人,占总人口的29.89%,是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也是一个深度老龄化的县级市。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养老需求也逐渐走上了老龄工作的前台,为增强养老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精准性,可持续性,加快健全全市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及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互助服务持续体系,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原市委政法委书记、市老龄委主任王朝晖,市委常委,现任老龄委主任曹俊,分管副市长丁红多次组织市老龄办,市老龄协会成员深入基层调研,听取基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并根据近年来全市新出生人口的回落,少子化,抚养比高,人口老龄化的实际和镇街道,行政村的区域变动,行政村范围越来越大,有的行政村范围10多平方公里,特别是丘陵山区的行政村,区域面积更大,行政村的扩大,给老年人的活动服务带来很多不便,虽然各行政村,社区都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老年协会活动中心,但有的老年人,要乘十多华里才能到达老年活动中心活动,特别是雨天,冰雪天,炎热天气,给老年人带来更大的不便,于是市老龄委,老龄协会,老龄办的领导,带着责任,带着感情,组织到全市的12个镇(街道)的120多个行政村,200多个自然村的老年活动中心走访了1000多老年人,倾听基层老年协会和农村老年人的建议意见。市老龄委、市老促会联合召开各镇街道分管领导和老龄协会会长会议,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规范农村自然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建设中要求做到“六个一”,即一间活动室,一套睦邻点公约,一名村干部联系挂钩负责,一名银发顾问,一个组织者,一本简要的服务账单,“四个不离”,即不离乡情,不离乡音,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三个倡导”,倡导邻里互助,倡导结对帮扶,倡导居家支持,“一个满足”,就是满足老年人不离家,不离情的养老情节,每年全市建设农村自然村互助养老睦邻点80~100个。

二、现场观摩,典型引路

溧阳市老龄委在农村自然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建设的推进过程中,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自然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建设座谈会和现场推进会,参观了溧城镇张巷村老年协会下的自然村互助睦邻点,听取了社渚镇推进农村自然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的情况介绍,社渚镇党委从镇到各行政村都高度重视睦邻点建设,全镇已推进睦邻点建设28个,同时观摩了埭头镇余家坝村睦邻点,该睦邻点集老年人用餐,娱乐、活动寓一体,普惠该村300多老人,别桥镇农村自然村睦邻点建设,得到社会和老年人的点赞,由于现场观摩,示范引领,大大推进了全市农村自然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的高质量建设。

三、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米线”

农村自然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建设,主要是为茅山革命老区偏远山村的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和服务,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米线”,但硬件是关键,在建设过程中,市镇村三级,在广泛宣传发动,现场观摩,示范引领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全方位发力,市老龄协会会长罗志强,市老促会会长彭留双等带领一班人逐个镇逐个街道和有关村做工作,要求各镇根据所在村的实际,整合自然资源,利用自然村的公用房,小公园等资源,通过腾(腾出场地场所等),挪(公用房,村上无人居住的空房子),借(借无人居住的常年空置房)等方式,落实1+N农村互助养老睦邻点阵地保障,形成农村老年协会,居家养老服务站,睦邻点组织养老体系三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阵地设施和多元服务。如埭头镇余家坝村的睦邻点是由该村的史普中老板捐资450万元,为村上老年人建立起来的吃饭,娱乐,活动寓一体的互助养老睦邻点,实现了为老服务资源和老年人的需求,诉求的无缝对接,相互匹配,目前已有300多老人在此养老,社渚镇炉头村老年人睦邻点是利用村上闲置的公用房建成的,别桥镇黄金山村睦邻点是利用原来村校的旧房刷新改造起来的,一改以往留守村落的寂寞......

溧阳市农村自然村互助养老睦邻点是茅山革命老区老年组织延伸到农村老年人家门口的互帮互助平台。是互助式养老模式的重要载体,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更因亲密的邻里关系,形成了极高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该市社渚镇步村睦邻点的老人所说:在睦邻点养老,我们互相照顾,互相关心,身心愉悦,大大增强了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符合老年人“四不离“的养老需求,很受老年人的欢迎。埭头镇余家坝村睦邻点的老人所说:睦邻点的建设,再加上近年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提升,回归故乡,到乡村养老,让城里老人,既能享受美丽的乡村环境,又能有家的感觉,成为现在睦邻点的真实写照。农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的建立,强化了基层老龄系统为老服务功能,健全了为老服务保障体系,细化了为老服务内容,全市6000多爱心助老志愿者,在市老龄委、老龄办、老龄协会和老促会的统一协调下,深入到全市各睦邻点为有困难需求的老人,提供结对帮扶和志愿服务,为老人们解答法律咨询,并为老年人送上唱歌、跳舞、健身及健康知识的节目表演和演讲,丰富睦邻点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睦邻点现已成为全市农村自然村老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生活养老的幸福乐园。

编辑:赵诗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