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镇江发展中草药产业大有可为

2024/08/02  浏览量:   作者:镇江市老区开发促进会 扶贫开发协会 老区扶贫基金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一、镇江具有丰富的野生中草药资源

江苏省镇江市地形多山,地貌多样,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土壤、降水有利于植物生长,孕育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据1984-1986年的镇江中药资源普查记录,镇江境内共查到858种,其中纯草药类是700多种,全国规定重点调查的364种中药材,镇江有生产和分布的就有197种。仅宝华山的药用植物就有乔木32种,灌木46种,藤本15种,草本238种;涉及108科,251属,340余种,分别属于蕨类(8科、9属、10种),裸子植物(4科、4属4种)和被子植物(89科、238属、326种)。植物的药用部位全面:全株用药127种,根用121种,叶用57种,种用68种,茎用45种,其它17种。茅山更是中草药材的宝库,有756种之多,面广量大的有太子参、丹参、黄芪、明党参、夏枯草、桔梗、女儿红等。江苏大学药学院的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前往茅山采摘草药,仅一天时间就采到了川乌、龙葵、瓜蒌、乌桕、百部、野百合、灵芝等二十几种草药。在丰富的药材资源中,闻名全国的有灵芝、黄精、禹余粮、远志和华阳石脑、磁铁石等。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收录的茅山药材就达380多种,其中尤以茅苍术和唐玄宗赐名的太保黄精为最佳。1915年,茅苍术参加巴拿马博览会获得金奖。

二、镇江具有人工栽培中草药的历史

1958年,镇江市药材公司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和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方针,在东门外(现桃花坞一带)开垦荒山种植中药材,征用土地300余亩,于当年10月建立镇江药材培植场。其中,地藏山(现船艇学校至原京砚山小学地块)约100亩,主要种植杜仲、黄柏、山栀等木本类药材;鹰窝山(原镇江武警支队所在地)约100亩,主要种植白芍、牡丹、红花、黄菊花、南沙参、桔梗、射干、茅苍术等草本类药材;马场山(现镇江市中医院)约120亩,主要养殖马鹿、蝎子、蜜蜂和蛤蚧等动物类药材;石马湾约8亩,主要驯化野生药材、引种外地药材,用来做实验的温室和花房。当初首个获得野生转人工栽培成功的品种是太子参,太子参苗是从宝华山等地采挖来的,经过多年的努力,1964年开始太子参实现量产。1966年,药材场将太子参栽培技术推广到丹徒、丹阳、金坛、溧阳、高淳、溧水等县,到1976年,太子参种植面积达2193.8亩,收购商品13.29万公斤,满足了市场供应。期间还整理出20多种药材栽培技术,培育出如白术、红花、白芍、板蓝根、玄胡等种苗10余种,主要有40万株菊花苗和1000多公斤太子参苗,并将引种试种成功的品种,向镇江地区内37个药材场(队)推广种植。培育出的乌骨鸡送镇江中药厂加工成乌鸡白凤丸,在全国有名,出口海外。直至1986年1月,药材培植场并入江苏省中药学校,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当年栽种的杜仲已长成大树,默默生长在船艇学院的一角,鲜有人知道它是一味常用药材,它见证着镇江培植中草药材的历史。

三、镇江中草药种植的现状

中药材是最早实行市场化经营的商品之一,其产量、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很大,因而,中草药种植面积随市场行情波动较大。据统计资料,2012年全市中草药产值4970万元,2015-2018年都稳定在8000万元以上,最高的2018年达到8567万元,2020年下降到7522万元,种植面积在7000亩左右。句容是我市中草药重点产区,现有药材专业合作社12个,种植面积5000多亩,收购主体11个,年收购量约72吨。目前,中草药种植呈现专业化、订单化、基地化、规范化特征。

位于句容市茅山风景区的江苏茅山地道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已种植药材十多年,集研发、示范、技术推广和农业观光于一体,现有茅苍术、吴茱萸、鬼箭羽等中药材50多种,种植面积360余亩,对濒危道地药材“茅苍术”,在研究与保护上攻克多项仿野生种植技术难点,对种苗实施繁育、驯化、仿野生种植并获得成功。公司拥有“一种茅苍术快速繁殖方法”等7项发明专利,目前已实现对濒危道地药材“茅苍术”的规模化种植,成为国家基本药物所需茅苍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同处茅山风景区的上杆村怡康园家庭农场于2019年成立,种植中药材270亩,药材品种有薄荷、凌霄花、吴茱萸、贝母、黄精、藏红花、白术等,平均亩产值在5000-10000元,成为深圳津村药业的生药基地,并引入津村GACP管理理念,建立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句容天王镇戴庄村康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种植中药材30多年,实行种植、收购、烘干、初加工、销售产业化经营,主要经营品种有栀子、薄荷、太子参、凌霄花、柴胡、牡丹、金蝉花等几十个品种,订单农户300多户,带动当地和周边溧阳农户2000多户,种植面积近万亩,户均增收万余元,他们与泰州济川药业、南通三越中药饮片、亳州加隆药业等公司合作,年销售额上千万元,部分产品出口日本,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实践基地。江苏茅宝葛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江苏省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种植葛根、桑葚250亩,申请国家专利20余项,其中已获授权4项,实行一二三产融合,形成了以野生葛根采集和收购、葛根系列产品加工、文化、科技、休闲观光、养生、茶艺、采摘、会议及葛根特色餐饮于一体的特色园区,被列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点和工业旅游示范点,每年接待游客约十万人次,并与中国药科大学合作创建成农业农村部的国家中药材加工研发中心;在2017年8月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茅宝牌葛根茶”荣获旅博会金奖。在2018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肘后方肘后备急方系列葛根茶”及“葛珍堂葛根饼干”荣获入围奖。“茅宝牌”葛根茶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并通过有机产品认证。丹徒区谷阳镇镇江陶氏健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业从事中草药种植与深加工、进出口贸易、生物技术研发,现有20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生产加工的铁皮石斛系列产品包括新鲜茎条、石斛花茶、石斛粉、铁皮枫斗等,2018年与江苏大学合作建立铁皮石斛产学研项目,重点研究“富硒”铁皮石斛的种植技术,已经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并成功打开美国洛杉矶市场,产品由内销转为出口,2020年公司铁皮石斛销售收入达到120万元。此外,丹阳延陵镇种植有延胡索、蒋墅饲养地鳖虫、扬中油坊种植加工金银花、丹徒荣炳种植葛根并加工、镇江新区大路等地种植的杭白菊等,都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但是,我市的中草药生产总体上处于小、散、乱的自发种植状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尚处于种植卖原料或初加工阶段,缺乏精深加工,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缺乏主管部门,缺乏统一管理,缺乏总体规划,缺乏资金扶持,缺乏政策支持,缺乏专业人才,缺乏科技支撑,缺乏品牌产品,药农在成本投入、资金周转、生产技术和市场经营等方面存在较多风险;同时,由于开垦荒地、征地拆迁、森林抚育以及药材自身生物学特性等因素,中草药的原生环境发生改变或遭到破坏,部分中草药野生品种濒临灭绝。

四、镇江发展中草药产业大有可为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国粹,发展中草药产业是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需要,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要求,符合城乡居民养生保健的需求,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其综合效益远高于传统农业收益。发展镇江中草药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1、高度重视中草药产业发展。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养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新冠疫情的有效处置,充分展示了中草药的独特效果,更引燃了国人对中草药的热情;中医药正逐步被欧美发达国家所接受,有利于出口创汇;产业强市、乡村振兴,更需要新兴产业支撑,发展中草药产业能兼顾农民增收、财税增长和经济发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更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因此,发展镇江中草药产业正当其时。我市气候条件适宜,土壤类型多样,森林资源丰富,野生药种充裕,适合多种中草药种植。建议政府高度重视我市的中草药产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协调小组,切实解决其农、工、商、卫、文、旅交叉产业无人问津的实际问题,要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发展中草药产业的强大合力;要深入调查研究,准确分析市场需求,明确发展目标,建立中草药产业信息和技术指导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中草药市场行情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搭建产品供销网络,与本地苏南药业、吉贝尔药业、七0七天然制药等药企对接,为中草药生产基地提供“种子种苗、创新研发、成果转化、技术培训、加工销售、仓储物流”等系列化服务;与安徽亳州等地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和泰州医药城等地的大中型中药制药企业有效对接,实行订单药材、基地化生产。

2、科学制定中草药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从全国各地来看,发展中草药生产完全可以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云南省文山州以中草药材为主导产业,面积达到160万亩,产值220亿元,列统品种就有50多个,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安徽亳州围绕“加快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打造全球中医药集散地”定位,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全市有中药材种植专业村800多个,种植面积110万亩,年加工中药饮片16万吨,占全国1/3,仅中药材市场年交易额就达100多亿元,出口近3000万美元;福建省柘荣县以太子参为主导产业,形成生物医药循环经济,被称为“中国太子参之乡”。生物制药、中医制药、保健食品正成为日韩等国乃至全球大力发展的产业。我市的大健康产业也有良好的基础,要按照《国家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和《江苏省中医药条例》《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政策,结合我市中草药种植基础和优势,充分利用我市低山丘陵、平原圩区不同土壤、水资源和经济林果空间资源,合理布局种植品种和加工基地,制定《镇江市中草药产业发展规划》,利用药食同源、药花同株、药果一体等特征,把发展中草药产业与休闲观光农业、科研科普基地、养生养老产业、优秀文化传承、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有机结合,保护野生资源与驯化种植相结合,建立基地与精深加工、培育市场并行发展,推动农文旅相融、三次产业融合,与兄弟市产业错位发展,打造百亿产业,塑造特色亮点。

3、精准选用中草药适栽品种。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历史种植经验,选用适合我市的主栽品种。据不完全调查,我市的主要栽培品种有:生地、泽泻、黄芪,白术、白芍、白芷、板兰根、大青叶、茯苓,红花、山枝、大力子、穿心莲等;野生和栽培兼有的品种有:明党参、太子参、紫丹参、桔梗、银花等;主要野生品种有:南沙参、茅苍术、龙胆草、射干、益母草、茵陈、徐长卿等。中药材讲究原生境、道地性,这是确保中药有效成分和药材质量的有效途径。茅苍术、明党参、葛根、黄精、金蝉花是我市的道地药材,完全有条件打造成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栀子、薄荷、太子参、凌霄花、牡丹、杭白菊等是目前我市种植面积相对较大的品种,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扩大种植规模,打造成品牌产品;藏红花、铁皮石斛、紫苏、灵芝分别在我市的句容康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丹徒区陶氏健康源生物科技、天成农业科技和镇江高新区南山农艺公司已试种成功并小批量生产,保健功能强,经济价值高,完全可以打造成我市的特色产品。

4、大力培育中草药产业市场经营主体。一是培育中草药种植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中草药种植专业大户和科技示范户,提高药农组织化程度,发展连片种植,建立规模基地,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建立中草药现代产业园区。用足“葛洪”名气,叫响“茅山”品牌,以茅山风景区管委会为主体,在现有中草药种植相对集中的茅山风景区组建“江苏茅山葛洪现代中草药产业园”,将方山、马埂、上杆、戴庄和茅宝葛园等通过园区有效组织起来,明确各片区主栽品种,研发新品种,提升种植水平,培育地方品牌,形成规模化中药材基地;三是培植中草药龙头企业。鼓励现有药材种植大户、合作社发展初加工,进而建立中药饮片企业;支持吉贝尔药业、七0七天然制药、苏南药业、中兴药业、华晟制药、云阳药业、石山头制药、天宁香精、华桑食品等采用植物原料的中成药、食品、调味品、化妆品、农药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建立中草药种植基地;引导现有生物制药企业采购本地药材,实行订单化生产。在建设规模药材基地特别是道地药材基地的基础上,引进安徽亳州等大型药材市场在本地建立分市场,招商引资大型中成药、生物制药企业发展中药精深加工,努力提升中草药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之间逐步建立起股份合作、订单生产、技术协作、土地托管等联结机制,逐步建成“基地+加工+市场+服务”全产业链生产格局。

5、强化中草药科技和人才支撑。发展中草药,人才是根本,科技是支撑。要充分用好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在生物技术、药学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借用好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紧邻我市的科技力量,与药材种植基地对接,成为教学实训基地,开展野生药材资源驯化利用,栽培技术的优化,绿色种植技术的开发和新品种研发;与中药制药企业合作,转化科技成果,创制中成药新品种,引入生物技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要大力引进中医药人才,充实科研、生产一线技术力量,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按照习总书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总体要求,深入发掘我市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推动我市中草药成为优势主导产业乃至支柱产业。

6、制定支持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政策。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安排专项经费开展野生药物资源调查研究,遴选、繁育、引进优良品种,保障科研和技术推广;扶持建立中草药种子种苗基地,开展野生品种的驯化利用、种苗繁育试验示范与生产,支持科研和有实力的生产单位开展中草药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工作;像鼓励茶叶更新、发展设施农业一样,通过验收给予种苗补贴和高标准药圃基础设施建设补贴;鼓励扶持仿野生栽培;扶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对申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GAP检查的企业、基地和申请有机认证的基地给予经费补助和申请过程指导;支持品牌建设,对获得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省级以上知名、著名、驰名商标的给予奖励;扶持建立中草药材质量溯源体系建设;支持中草药初加工,给予规模生产单位购置加工设备一定的财政补助或列入农机补贴范围,引导企业加大投入,保证产品质量;支持对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在野生资源相对集中地区建立保护区。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