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红绿融合 潭王更红

2024/09/03  浏览量:   作者:黄俊煜 王业嘉  来源:中国老区网

红色公园、红色长廊、红军小学,金黄色稻田、古树公园、碧波飞鹅湾,红绿融合的革命老区潭王村,已然远近闻名网红打卡地。

潭王村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西部,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2000亩。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674人,共1846户,共有党员230名,设党委1个,下设6个党支部。该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老区精神教育基地、国家森林乡村、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揭阳红色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潭王村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牵引,遵循策划、设计、规划、实施建设步骤,着力创建成组织强、产业兴、村庄美、农民富的典型样板,立足本村实际,着力聚焦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乡村治理等方面示范探索,紧扣“强区活镇、兴村富民”目标,坚持“项目为王,挂图作战,制度支撑”路径,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和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村创建工作。

一、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党建基础

一是强化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坚持聚焦“组织、队伍、阵地”三大要素,全面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每月召开1次村干部、党员、群众座谈会,重大事务由党委集体充分研讨后,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二是健全发展党员机制,实行老党员对预备党员“帮扶带”制度,依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预备党员在做好各类志愿服务的行动中践行入党誓言。三是健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组建三级党建网格体系,坚持在一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监测防控疫情、化解邻里纠纷、解决困难问题等“四个一线”工作。近3年来,全村党员解决各类问题226个,帮助上项目31个,形成党员联系、服务、帮带群众,区域服务管理的网格化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四是规范村“小微权力清单”,让村级管理服务事项向群众公开公示,严格执行“阳光村务”制度,每月按时公开村财务收支和党务、村务工作情况,着力构建权责明晰、运行规范、公开透明、监督有力的村级权力运行机制。五是实施“乡亲回家行动”,发动引导在外党员群众出钱出力,出谋献策,支持家乡建设,形成村党委牵头、村委会实施、党员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二、弘扬老区精神,创建红色教育基地

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精神,投资700多万元建设以“蓝康中心学校”革命旧址为核心的“蓝康红色教育基地”,建造修缮抗日夜校识字班旧址、红色主题公园、党性教育小广场、革命历史长廊、革命精神壁画、红色雕塑、红色调解室等一系列工程,加快推进蓝康中心学校革命史纪念馆的建设,全力打造融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抗战革命历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基地,以红色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三、创新治理机制,共建党群新局

一是探索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路线,成立“红色调解室”,由“网格员、红色调解员、治安员、消防员、警员”五员组成调解队伍,其中选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作为红色调解员,化解基层矛盾,推动社会治理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近年来,共调解矛盾纠纷案件47件,调解成功率100%,保持“零上访”记录,二是创新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实验试点,以被定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的有利契机,积极探索新时代推进村级议事协商的有效路径,有序推进创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建设,进一步完善议事协商形式、健全议事协商程序、运用议事协商结果,同时利用微信群、QQ群等现代网络技术搭建即时协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协商同频共振,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一是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投入700多万元建成2300多亩省级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统一种植、规模化经营,划定“主要粮食产品功能区”1950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发展特色产业,对接经济实力雄厚、农业发展经验成熟的企业,通过村企合作,打造现代化农业园区,建立甜玉米、油茶种植基地和兰花种植温室大棚,其中种植甜玉米1500多亩,实现产值1400多万;种植油茶树约15000株,平均每亩每年约出产10—15万株油茶苗,每亩油茶苗可实现销售收入50万元左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宏伟蓝图和强大动力,潭王村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走好红绿融合新路径,推动潭王高质量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