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6 浏览量: 作者:呼和浩特市老促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初秋,革命老区回民区段家窑的宇生乐谷丰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一排排日光温室大棚排列整齐,棚内新一茬的普罗旺斯西红柿即将迎来采摘期。新建成的四维生态数智植物工厂叶菜种植间内,全数字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全程掌握植物生长过程的温、光、水、气、肥、二氧化碳、湿度等,实现远程数字化、精准检测和调控,实时监测蔬菜生长状况。在这里,种植不再是简单的农事劳动,而是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生产。
夏秋之交,回民区段家窑宇生乐谷丰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田野上,五颜六色的菊花,迎风绽放,格外热烈肆意,清香扑鼻,一簇簇一丛丛,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
这里是园区的“五彩菊海”,种植菊花近百亩,从北京夏菊研究所引进种植了展翅、斜阳、粉红佳人、名流千秋、北国之春等20多个品种的小菊。“五彩小菊的特点是多年生草本,花期长,抗寒性、抗旱性、适应性强,让花卉可实现错季生产、持续供花。”宇生乐谷丰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杨箫语说,“我们根据五彩小菊的产业发展特点,通过种植菊花发展延伸产业,形成了菊类的‘种、产、研、销’全产业链。”
依托产业园内的农业科技博士服务站,农业产业园建成了五彩小菊产品研发基地,研发了药用、食用、饮用、酿用、使用五大类20多种延伸产品,如菊花酥、菊花酒、菊花茶、菊花枕、香精、菊花香包等,并与北京农科院、怡宝集团等单位和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延展了五彩小菊产业发展链条。
走进农业3.5草莓种植区,有机草莓垂直种植架整齐排放,从多层种植模组到LED植物光照,从精准滴灌到智能环控,这些技术将精准调控环境因素,为草莓种植提供洁净生产环境、专用光谱、自动循环灌溉等条件。
在一层层“货架”上,各种蔬菜长势喜人。种菜不用土,菜苗都住“上下铺”。老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这个真理一样的说法,在这个密闭的植物工厂里被打破了。这里没有阳光土壤,却依然能打造出适宜植物生长的种养环境。与传统瓜果蔬菜大棚相比,走进该产业园,仿佛置身一座巨大的“植物工厂”,其内部空间开阔、设施整齐,即使外面气温高达30多度,里面也是凉爽宜人。
这里季节不再是限制蔬菜生长的枷锁,而是被高科技手段轻松跨越的障碍。无论是春日的菠菜、夏日的黄瓜,还是秋日的南瓜、冬日的番茄,都能在植物工厂内实现全年无休的供应。
今年年初,宇生乐谷丰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了四维生态科技,建成“数智植物工厂”,是呼和浩特市第一家运用国内顶尖4.0农业技术的数智植物工厂,采用“全密闭式高精度数智化环控”种植模式,通过高科技赋能,提升了规模效应。
除了种植农作物,园区内还有宇生研学基地,为学生和游客打造了一个以农业为主题的“游乐园”。整个园区的研学内容共分为三个区域,植物工厂为现代数字农业演示教学区。在两个日光温室大棚打造了作为传统农业手工体验区,通过给孩子们安排专门的体验课程,以传统文化教育、科普教育、劳动教育为主要内容,让孩子们亲自看、学、做,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游玩,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农业知识科普教育。
同时,在园区的最南端建设了共享式农田实践区,通过小菜园外租模式,“地主”可定制个性化种植方案,定期来播种、除草、施肥、打药,真正体会到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的乐趣,营造了别具一格的现代农耕体验。
“通过与专业研学团队合作,目前园区研学基地可日接待800人。我们将逐步与市内的部分中小学联合开展户外劳动实践课堂活动,通过听讲解、看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改变学生对农业的认知,体验不一样的劳动意义和乐趣。”杨箫语说。
农事体验、农业技术科普等互动项目正逐步将产业园的产业链条向农旅观光、农业研学等领域延伸。产业园持续挖掘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聚集越来越多的优质“创新要素”,以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为重点,源源不断地为老区农业发展注入“含新量”。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