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探索庭院经济发展 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2024/10/19  浏览量:   作者:呼和浩特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刘利民  来源:中国老区网

只有两千人的甲兰板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间间粉刷一新的砖瓦房让人眼前一亮。干净笔直的柏油路,整齐划一的太阳能路灯,规范管理的便民连锁超市,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无不是是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最质朴的肯定。

甲兰板村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北依敕勒川草原,距离市中心23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极为便利。村庄占地面积2000亩,耕地面积6933亩,人口2040人,总户数951户,院落890个。2017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文明村镇,2023年甲兰板村被评为内蒙古农文旅融合示范村镇。

近年来,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和支农惠农政策实施,在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等国家大政方针的政策指导下,甲兰板村改变单一的传统种植模式,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的有效路径,探索出一条主题鲜明、课程精良、运行规范的“文旅”+“度假”的研学发展之路,实现了农业转型升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良性发展新局面。

积极探索 闲置资源变致富资产

为探索改革有效路径,甲兰板村党组织认真研究乡村振兴相关政策,为有效盘活村闲置土地资源,首先将旅游研学基地项目列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库。甲兰板研学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通过“四议两公开”,改造村内旧小学校舍和村民闲置院落,打造了集国学、手工、农业、矿工为一体的多样化综合性研学基地。甲兰板村旅游研学基地租用村民闲置院落5个,主要利用村危旧小学原址改扩建,建有陶艺馆、国学馆、木工坊等5座多功能实践厅,总面积1775.65平方米。给村民租金按每平方米15元支付租金;研学基地流转土地70多亩,为30多户村民提供流转费,保障农民增收。投入运营研学大食堂,占地面积1500平米,能容纳500人同时就餐,改建的旧校舍可提供300人住宿,并整合闲置房屋打造研学工坊和学生就餐食堂;新建村史馆400平方米,利用村集体土地600亩,建成研学农耕实践园。

甲兰板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试点村,依托村内300多年历史的古庙、古戏台,全力打造具有乡村旅游和民宿旅游的马头琴小镇。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乡村风情特点,建设与本地风貌、人文民俗、村庄环境景观相协调的民宿房屋。草原之味风情街、敕勒川礼物文创店、咖啡厅、马头琴国际音乐厅、文艺广场、大地艺宿、麦田音乐舞台、马头琴工坊等特色产业项目吸引着游客的目光。自运营以来,实现旅游收入近20万元,甲兰板村研学基地的“火爆”,同时带动了村内文旅项目——马头琴音乐小镇的发展。

科学分配 项目资金变村民股金

旅游研学基地项目,是集文教结合、旅教结合的研学基地和营地教育的乡村文旅产业。研学基地是村集体和村民以入股形式开展的一种合作模式,以公司化运作,吸收村民以户为单位入股,村民自愿入股,一户一股,一股一万元。这是甲兰板村有史以来成立的第一个公司。研学基地收益金按比例分配,50%分配给入股村民,50%由村集体支配。村集体收益的50%用于设立奖励补助。主要用于:设置防火、防汛等公益性岗位,为困难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工资每人每月2500元-3000元不等;用于资产项目后续管护,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乡村治理;用于科技培训和人才引进,加大对村民的科技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打造了一个以国学、手工和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为主的综合体验基地,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生活水平提高。

运营以来,甲兰板村旅游研学基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周边的中小学生,为孩子们提供了快乐的研学之旅。目前,已经接待学生3000多人次。甲兰板村旅游研学基地的建成,为甲兰板村带来了大量人流,从前冷清的乡村热闹了起来,研学之旅俨然成为甲兰板村乡村产业振兴农旅融合的“新干线”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扶贫济困 健全利益分配机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达到400多万元。2023年以来,村里下大力气完成了全村920户的煤改气工程以及燃煤散烧整治工作,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修复、新建排污管道3700余米;新打290米深水井一眼,新建200吨蓄水池一个,新建自来水主管4000余米。实行户厕改造及架空电缆转地埋电缆改造工程,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87%,农村生态宜居水平不断提高。

在大部分村民得到利益的同时,也不使个别人“掉队”,甲兰板村为低收入人群40户、重度一、二级残疾66人、正常脱贫户3户6人提供了20多个合理就业岗位,与脱贫户签订劳务协议,优先招收脱贫户劳动务工,保证无劳动能力者以特殊方式给予生活补贴、关爱。现在村民不仅可获得土地入股分红、收益分红,还可在自家土地上打工,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与村集体同发展“双增收”,探索出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后续将建设5座1万余平米研学观光实践大棚,提供研学农耕实践场所。

改革永远在路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甲兰板村党总支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集体经济,以打好“文旅牌”“绿色牌”和“高质量发展牌”为着力点,甲兰板村旅游研学基地更是将教育与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有机结合,打造以营地教育为主的乡村文旅产业,为村民解决就业的同时,也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走上了一条产业兴、村民富、村庄美的乡村振兴幸福路。甲兰板村将继续探索“三变”改革新路径,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改革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去改等核心问题,推进村南千亩采摘园建设和村北千亩丁香园打造,继续有效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拓展特色种植的品种和规模,增加特色旅游采摘体验项目,真正使农村闲置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增收的产业强起来、村民的日子好起来。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