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1 浏览量: 作者:茂名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 卢忠仁 来源:中国老区网
今年国庆节前的一天,金风送爽。当我们气喘吁吁地登上北梭村委会背后的一个山头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苍茫的柿树之海:株株柿树硕果累累,柿树间的铁轨上运送着筐筐柿子。同行的水果专家老陈从手机上一查,说:这里海拔893米!
信宜市大成镇北梭村委会所在地海拔793米,是茂名市海拔最高的村委会。它的旁边耸立着海拔1704米的广东省第二高峰大田顶。这样一个山高水寒的偏僻之村,居然是广东省著名的甜柿生产基地。带领我们爬山参观的村党支部书记苏庆忠,家里也种了200多亩甜柿。据他介绍,北梭甜柿由苏灿章等3户村民,于2000年从台湾引进,2003年成功试产。现已从当初引种的300株,发展到6000亩,亩产一般达四五千斤,年产值近1亿元。全村472户农民有376户种植,甜柿已成为全村经济的主项目。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柿树是高大的乔木品种,适宜在低海拔的肥沃之地生长。但北梭的实践,打破了人们的历史认知。据苏书记介绍,北梭村近年主推的“金柿”,纤维适中,甜份高达20度,果相靓,口感好,卖价高,但它却偏偏适宜在海拔600米以上地方生长,只要肥水充足,千米山巅也能高产。“至于你们看到这里的柿树只有三两米高,那是人工矮化的结果,是为了方便管理和采摘果实。”真是,印象中高大的柿树,在这里差不多变成精雕细琢的盆景了!
走进柿园,我们还遇到两个不解之疑:一是不少柿树间竖插着一二米高、中指般大小的镀锌管;二是每个柿子都套着厚厚的纸袋。技术员苏秦生为我们释疑:要取得高产,就要尽最大可能利用采光空间,最大限度扩大树冠。原生柿枝是疏密不均的,这些水管就是将过密的枝条缚住,将其强行移向缺乏枝桠的空间,使枝条疏密有致,树冠如伞,增加了挂果面积。而柿子套袋,则是有效防止蜂蛰,保持良好的果质和果相。难怪,刚才我们甫一打开套袋观赏,立刻就惹蜂来蛰了。
北梭甜柿是茂名、信宜两级老促会的“科技兴果”项目之一。苏秦生是我们的联系户,他的父亲苏灿章就是台湾甜柿的引种人。苏秦生毕业于医科学校,原在外地一间医院当医生。由于父亲年老体弱,对一手创办的柿园又不忍转手,所以他只能顺从父意,回乡陪父,并经营发展家庭柿园,现有柿树700多亩,每年收入约有数十万元。他先后两次到台湾参观考察甜柿生产基地,一次到韩国参加甜柿技术研讨班,还与华南农业大学何教授合作,专门研究高产栽培和炭疽病、柿蒂病防治技术,成为北梭甜柿栽培技术带头人。
实地考察柿园后,我们回到北梭村委会召开座谈会。苏秦生介绍了生产管理要点,苏庆忠讲了北梭村继续扩种规划,两级老促会领导也提出有关发展建议。期间,对比品尝了阳丰、富有和金柿等三个品种的果实,都是色泽鲜艳,清脆可口,但是甜度、硬度、嫩度、脆度等方面有所不同。在村委会旁边的收购点,我们向采购商询问了当天甜柿收购价,答曰:一级每斤7元,二级每斤6元……只见那些挑柿来卖的果农,略显疲惫中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后的舒心笑容。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