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0 浏览量: 作者:李景康 郑燕霞 来源:中国老区网
多年来,韶关市曲江区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始终做到讲政治、练内功、提素质、强本领,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职工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倾听人民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以大爱情怀、创新思路、专业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民政人的勤勉敬业,换取了老百姓的安居乐业,谱写了为民服务新篇章。在2019年荣获全省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和2023年曲江区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的基础上,再创佳绩,日前,又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韶关市民政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图为曲江区民政局联合区慈善会会员单位开展中秋慰问活动
关心弱势群体 完善“弱有众扶”救助新体系
弱势群体是党和政府一直牵挂的人,也是民政部门最需要去帮扶、关爱的群体。为了用心用情用力为他们服务,区民政局建立健全以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儿童救助保护、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慈善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七个救助”为主体,以住房、司法、就业等转介援助为辅助,以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2023年共救助困难群众约1.3万人次,救助金额6217亿元。特别是把流浪乞讨人员作为最弱势、最困难、最特殊的群体进行救助,成立曲江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安置中心,累计救助341人次,成功帮助寻亲149人,想方设法落户安置18人,救助总里程约10.03万公里,总时长约4920小时,受到社会和群众高度好评。
关爱老人 打造“老有颐养”幸福之家
为了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区民政局积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家(其中省级示范点1家、市级示范点2家),如期实现每个镇(街)至少建有一家长者饭堂的目标任务。加强照护服务能力建设,筹集400余万元购买护理型床、按摩椅等设施,曲江区护理型床位占比达89.2%,远高于广东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公办养老机构改造提升,推进280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大大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爱未成年人 开创“幼有善育”保护新路径
该局十分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建立未成年人保护“1+29+N”工作协调机制和“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工作网络,实施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等六大保护,形成监测、预防、报告、转介、处置“五位一体”的联动反应机制,开创未成年人保护“六有”工作新局面。积极打造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等未成年人保护品牌项目,创新成立“向日葵”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残疾儿童康复有效率和家庭满意度达100%。
招善引爱“公益慈善”暖民心
该局还积极开展“招善引爱”工作,推出“心手相助,伴‘独’前行”“烛光牵引梦想”“追梦人”爱心助学等三大慈善品牌项目,累计募集款项物资1060万元。“追梦人”爱心助学项目资助162名学生就读,为学生开展心理辅导7200多人次,“追梦人”中小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夏令营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打造美丽乡村 构建“共享共治”新格局
为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工作,该局全力构建“共享共治”乡村治理新格局,在韶关市率先推进村(居)民议事厅建设并实现111个村(居)全覆盖,曲江区85个村、1129个村小组实现村规民约上墙展示全覆盖;其中,马坝镇龙岗村村规民约入选《广东省百篇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汇编》。在韶关市率先制定实施县(区)级村务监督委员会管理制度,成立韶关市首个县(区)级社会组织党委——中共韶关市曲江区社会组织委员会,建设韶关市首个国家3A级婚姻登记处,婚姻登记满意度达100%。
同时,该局党组还狠抓作风建设,始终做到责任、工作、成效“三到位”,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2023年为群众办实事2385件、上门服务24575人次。2022年面对超50年一遇洪水,第一时间组织557名社工和志愿者提供服务,协助转移受灾群众4416人,还号召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达564.57万元。近年来,曲江区民政系统累计17人次荣获市级以上奖项,其中1人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1人被韶关市民政局评为“最美民政人”,1人被评为韶关市优秀共产党员。
曲江区民政局把党的温暖和爱洒向千家万户,在助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