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1 浏览量: 作者:沙洋县老区建设促进会陈卫国 江峰 杨杰 来源:中国老区网
红色美丽村庄董场村鸟瞰图
在湖北省腹地,荆门市沙洋县的怀抱中,有一片被红色历史浸润的土地——董场村。这里是党的八七会议后,湖北省委统一安排的年关暴动之一著名的董场农民暴动的发源地,是李建良等将军的故乡。几乎家家户户都与军人有着不解之缘,红色文化如同血液般流淌在这片土地上,经久不衰。这种独特的军旅情怀成为了村庄的一大特色。董场村这个“军人的摇篮”,老一辈的革命军人用他们的英勇和智慧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新一代的军人则继续肩负着保卫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使命,续写着董场村的荣耀与辉煌。而今,董场村正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结合红色资源,打造出一个集红色教育与美丽乡村于一体的新典范。今天,沙洋县红色艺术团的再次到来,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更多的喜庆与活力。展望未来,董场村信心满怀。
络绎不绝的游客参观董场革命纪念馆“我要参军”
董场村革命纪念馆宣讲“董场农民暴动”的革命故事
一、红色历史,铸就精神丰碑
董场农民暴动,作为湖北省重大农民暴动之一,其历史意义深远。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董场人民不畏强权,勇于斗争,以其英勇无畏的精神震撼了反动统治者的根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革命篇章。这段历史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董场人,更成为了他们心中永恒的精神丰碑。如今,董场村通过打造党建精神宣传栏、红色故事宣讲亭、革命精神绘画墙、董场革命纪念馆等多种形式,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坚定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
董场村村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及宽敞平坦的村级道路
二、美丽乡村,展现时代新貌
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董场村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宽敞平坦,房屋错落有致,绿化苗木郁郁葱葱,红色小游园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董场村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清理沟渠、栽植绿化苗木、安装路灯等措施让村庄更加宜居宜业。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董场村“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家园
沙洋县老促会和镇区老促会领导与董场村村民们一起观看惠民演出
沙洋县红色艺术团演员演出的《英雄回家》感动了现场的所有观众
三、红色文化,焕发新生机韵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董场村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从红色故事宣讲到革命历史展览,从红色文艺演出到革命遗址参观,这些活动不仅让村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董场村积极与沙洋县红色艺术团等文艺团体合作,通过送戏下乡等形式将红色文化送到村民家门口。即日,沙洋县红色艺术团再次来到董场村,为村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盛宴。特别是情景剧《英雄回家》、《靳家湖壮歌》和歌舞《守望》等节目,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绎和创新的舞台技术,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深切感受到了先辈们的英勇与牺牲。让村民们重温革命历史,增强了爱国情怀。同时,这些文艺演出也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红色文化素养,更增强了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演出结束后,村民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董场村时令蔬菜产业园的大白菜、泥蒿菜和菜薹
董场村土鸡放养场、水果采摘园、休闲垂钓园
四、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过程中,董场村还注重发展特色产业。除了传统粮油作物外,董场村还重点发展大白菜、菜薹、泥蒿等种植产业和种植时令蔬菜产业,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建设大棚种植双井西瓜等高效作物。这些举措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还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此外董场村还建有家禽养殖场、采摘体验区、休闲垂钓园等。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带动了贫困户的脱贫致富。
董场村满怀坚定信心,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五、展望未来,满怀坚定信心
展望未来,董场村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运用流域治理、共同缔造、乡村振兴理念写好红绿融合文章。按照“一区一主题一主线”的构想全力打造沙洋红色教育和绿色发展先进村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同时董场村还将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文化和时蔬村居建设有效结合打造“红色董场,时蔬之乡”品牌,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将军故里喜事多,董场村这片被红色历史浸润的土地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美丽乡村的建设与提升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董场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董场村坚定信心满怀,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