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江都:全力让“兵支书”“兵委员”致力乡村振兴

2024/11/06  浏览量:   作者:扬州市江都区老区“三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身在军营,穿上军装,他们是保家卫国的铁骨硬汉;脱下军装,回到家乡,他们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扬州市江都区连续多年通过“乡村振兴好青年”招录、实施乡村人才“归雁行动”等多元形式,推动一批返乡退役军人回到广袤乡村热土挥洒青春、砥砺前行。

退役不褪色,助农显真情。从一分钱没有到自筹资金5万元,从没有半亩地到流转出近500亩土地,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常平村“兵支书”卞国建觉得,这一切都离不开军旅生涯带给他的坚韧毅力和无穷动力。凭着一颗初心、一股毅力,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兵支书”把常平村打造得“不平常”,专业合作社不断成长壮大,干净的水泥马路四通八达,整洁的民居错落有致,绿树红花掩映庭院,村民的收人不断提高……如今,常平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四射、村民幸福指数也节节攀高,先后被评为省三星级康居乡村、江苏省生态村、江都区文明村、省级创业型社区(村),他个人也多次被评选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模范退役军人、退役军人政治思想宣传员。

2019年以来,为吸纳更多优秀退役军人扎根乡野沃土、谱写振兴新篇,江都区按照“面向本乡本土选、基层治理一线炼、乡村振兴岗位用”的方式,“一盘棋”推动扎口定制,把对家乡有感情的本土籍青年作为遴选对象,分别面向返乡高校毕业生、返乡退役军人及技能型人员设置ABC三类岗位,每年拿出村干部招录计划岗位近30%向返乡退役军人点供,明确考生本人或配偶均为本地户籍,或者因为入伍、入学迁出户口的,且只能报考本镇户籍岗位,有效畅通“兵支书”“兵委员”选聘渠道。

着眼“兵支书”“兵委员”用得好、留得住,江都区着力以“一张网”联动培养,采取区镇村“三级共管”模式构建联动培养网络,建立成长纪实档案,明确兼任基层网格员,定期开展“党校+高校+实境”轮训教学,推动在蹲苗实践中历练锻炼;构建“1+1+N”结对培养机制,即每1名“好青年”由1名镇班子成员以及N名“第一书记”、优秀村支书、村合作社领导传帮带,深化惠民服务、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为一批有信仰想干事、有担当敢干事、有能力会干事的返乡退役军人脱颖而出创造机会。近5年来,江都区累计招录“好青年”816人,其中退役军人B岗219人、占比达27%,现有“兵支书”83人,其中社区“兵支书”10人、村“兵支书”73人,219名近年新招录返乡退役军人“好青年”全部作为“兵委员”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推动有为也有位、专心更安心。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