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0 浏览量: 作者:荥经县老促会 李晟 来源:中国老区网
荥经县革命老区严道街道城东社区“周文读书会”项目自开放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阅读者达到上千人,受到广泛好评,由于工作成效突出被认定为2024年雅安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周文(1907-1952),原名何稻玉,笔名何谷天、谷天、周文等,四川荥经人,出生于一个殷实人家,父亲早逝,母亲独立抚养他长大。他早年丧父,生活艰辛,曾在川康边政训练所工作,目睹了军阀混战带来的苦难。1929年冬,他从康定返回荥经,组织读书会,传播新文化。1932年参加革命,在安徽安庆任左翼文化总同盟安徽分会组织部长,并开始发表文章。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左联”党团成员,并从事创作。他的作品多反映川康边境的风土人情和军阀争斗,如《雪地》《山坡下》《在白森镇》《烟苗季》等。
1939年底,毛泽东与刚从重庆来到延安的“左联”著名作家周文谈话,鼓励他针对陕甘宁边区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编辑出版一张适合边区群众需要的大众化报纸。周文接受了创办大众化报纸的任务,并在边区党委和中央宣传部的协助下,进行紧张的筹备工作。1940年3月12日,大众读物社正式成立,周文任社长,下设报纸科,负责编辑《边区群众报》。3月25日,《边区群众报》在延安正式出刊。
《边区群众报》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创办的一份重要报纸,在近8年办报过程中,《边区群众报》坚持服务群众、贴近群众,在教育人民群众提高觉悟,加强各项建设,保卫边区,支援抗日战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陕甘宁边区群众公认的好报纸,也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和边区领导人的称赞。1940年11月,毛泽东专门致信给社长周文,指出群众报和大众习作办得非常成功,报社的工作是有意义有成绩的。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