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 浏览量: 作者:安陆市老促会 肖成强 来源:中国老区网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位于湖北省东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边远山区。全镇国土面积11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78公顷,可养殖水面400公顷,山场面积4153公顷,森林覆盖率 36 %。
赵家棚根据地是李先念南下开辟的第一块根据地,其所在的安应县被誉为“豫鄂边区第一县”,是新四军第五师和豫鄂边区最稳固的后勤基地和长期的指挥中心。革命历史波澜壮阔,红色遗址星罗棋布。赵棚镇是湖北省27个重点革命老区乡镇之一。
赵棚镇过去是有名的旱包子、穷窝子。近年来,赵棚镇党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殷殷嘱托,聚焦红色基因传承,发展蓝莓特色产业,全力推动老区振兴,破茧重生,山岗蝶变,面貌焕然一新。
弘扬老区精神,厚植红色根基
赵棚镇党委政府认为,红色是赵棚最艳丽的色彩,最宝贵的财富,最独特的资源,是赵棚老区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源泉。在实践中,始终把红色基因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作为第一要务来抓。
赵棚镇组织编辑出版《烽火赵家棚》《赵棚抗日根据地》等多部书籍画册;与中、省传媒机构联合录制多部电视宣传片;引进兵峰教育基地开展红色夏令营活动;清明节、建军节、烈士节祭扫活动常态化、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常态化;赵棚镇成为新四军五师后代重走“豫鄂挺进路”、中国红色文化联盟荆楚大穿越等大型活动的重要节点,成为北京、广东等许多外省党史、新四军研究机构考察新四军五师历史的必选地,红色旅游人数年逾30万。
赵棚镇修复了抗战时期安北第一党支部旧址张家祠堂、闻名全国的千塘百坝运动中的汪公坝遗址;新建赵棚政治生活馆、红色广场、红色雕塑、红色画廊、红色驿站;打造全国红色文化村——赵棚村。投资1300万元完成了赵家棚抗日烈士陵园提档升级,赵家棚烈士陵园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级抗战设施遗址名录;被68家机关、社团、院校、企事业单位指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4年,被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授牌为老区精神教育基地。
聚焦兴产富民,打造“蓝莓小镇”
——探索比较,锚定蓝莓产业。蓝莓富含抗氧化功能的花青素,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果品”,但在我国中部地区鲜有种植。
赵棚镇的蓝莓种植起始于2014年,是经本土退伍军人叶小伍反复摸索、多次挫折、多品种比较找到的一条致富路径。经过十余年艰难创业和发展,赵棚镇的蓝莓产业已成为华中地区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果品品质第一的蓝莓小镇。全镇种植面积达1.1万亩,居华中地区集中连片种植面积首位;伍欣蓝莓畅销省内外,在百果园、家乐福、中百、盒马生鲜等国内外知名销售平台供不应求;赵棚蓝莓个大、色正、果霜丰富、花青素含量高、口感好,在市场上获广泛好评。2021年,被安陆市委、市政府纳入全市“3+6”特色农业产业链,确立了“一个产业、十里长廊、百万游客、千家致富、万亩基地”目标,制定了“一轴四片五区”发展规划,着力打造集生产加工、产学研用、生态观光、休闲采摘、研学体验等于一体的华中蓝莓第一镇。2024年,全镇蓝莓销售达到2.1亿元。
——科技赋能,种植模式迭代。针对地栽蓝莓生产周期长、品质不佳、产量低、受气候影响大等弱点,赵棚镇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技术与经验,变传统地栽模式为大棚基质盆栽,应用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技术,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基质蓝莓连片种植基地,实现品质、产量、价格三提升。果体从16mm增大到32mm,亩产从600公斤提高到2000公斤,上市季节由5月提前至元月,且当年栽种当年挂果。实现“论斤卖”到“论杯卖”“卖果实”到“卖果盆”的转变,价值翻番。
——多元投资,做大产业规模。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引导、撬动作用,由安陆市属涢府集团牵头成功申报实施“万亩蓝莓全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债项目,投资3.6亿元建设集种植、加工、研学、旅游等于一体的蓝莓产业园;通过产业链招商,引进8家上下游企业“拎包入住”;与佳沃集团、诺普信、中粮集团等头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带动新增基质蓝莓2000多亩,新上蓝莓饮料、蓝莓酒、蓝莓果干等深加工生产线,实现卖资源向卖产品的链式发展;与金融机构合作,创新推出“蓝莓贷”“蓝莓保险”等金融服务产品,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利益联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坚持把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促进农民致富和村集体增收上,探索建立“分股金、挣薪金、得租金”的联农带农机制。东升等4个村采取“龙头企业+强村公司+农户”模式,由龙头企业提供种苗和技术,强村公司建设大棚,农户负责管理,收益按照“4+2+4”比例分成,带动户均增收2万元。土桥等村联合组建多家劳务公司,为蓝莓企业提供劳务服务,促进集体增收。
带富一方百姓带美一方水土
全镇蓝莓种植流转土地1.1万余亩,农户年获土地流转收入300余万元;年用工量20万人次,发放工资3000多万元;新增农家乐和民宿11家,户平年收入20万元以上;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年均突破10万元,消灭了诸多空白村;借助蓬勃发展的蓝莓产业,催生了一批电商带货、劳务合作等关联业态,产业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擦亮了乡村小镇,镇区实现“脏乱差”到“宽净美”的精彩蝶变,老区乡镇焕发新活力;优化了人居环境,沿赵钱旅游公路打造9村连片和美乡村示范片区,覆盖60%行政村,实现田园变公园、村居变民宿、村湾变景区;织密了交通路网,新修3条主干道,建成60公里“四好农村路”,群众进城由1小时缩短至半小时,昔日“边远镇”变身“口子镇”“中心镇”。
带红了乡村烟火。近两年,累计引农入镇1000多人,年打工人数约20万人次,年寻根观光旅游达60万人次。随着红色文化旅游、蓝莓产业的勃兴,革命老区赵家棚烟火气更浓、幸福味更足。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