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5 浏览量: 作者:丹徒区老促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再上一点,再左一点,好,放好,下混凝土。”丹徒区宝堰镇团结村燕子山脚下,在丹徒区宝堰镇老促会“红色老少故事团”团长李国平和镇江好人、镇江市兴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正乐的指挥下,一块7吨重的抗战纪念碑稳稳地安放在燕子山旧战场。3月4日傍晚,新四军华山战斗燕子山旧战场抗战纪念碑落成,丹徒区宝堰镇从此又多了一处抗战纪念场所。
丹徒区宝堰镇老促会“红色老少故事团”团长李国平介绍,燕子山文化底蕴深厚,也是一座英雄的山。早在1986年7月,这里发现了多座东汉古墓,镇江博物馆在此发掘了一批青铜宝剑、铜弩机、戟、铜镜等文物。1938年9月11日,日军调集重兵合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驻地宝堰前隍村,企图围歼苏南新四军首脑机关。陈毅司令员沉着指挥,率部经华山胜利突围,一举粉碎了日军的阴谋(史称“华山战斗”或“华山阻击战”)。
华山战斗首先在燕子山打响,奉命在此警戒的宝堰抗日自卫队,与武器装备精良的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激战。虽然兵力和武器处于绝对劣势,但他们仍然坚持牵制敌人,延缓了日军对前隍村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的包围。完成预定的阻击任务后,自卫队队长吴友仁带领队员们把枪支藏到山脚下的水塘里,然后化整为零撤退转移。华山战斗后,新四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坚持敌后抗战,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东进北上,愈战愈强,成为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为此,燕子山战斗被史学家写进了新四军军史。
为了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充分利用,去年丹徒区老促会主动联系省、市、区有关部门,积极助推对前隍村“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宝堰烈士陵园等红色场馆逐步进行升级改造。而为了更好地还原、保护和纪念新四军华山战斗旧战场,丹徒区老促会商宝堰镇党委、政府决定将宝堰烈士陵园内的纪念碑移至团结村燕子山抗战旧址。
丹徒区宝堰镇被誉为“江南抗战第一镇”,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宝堰境内发生过华山战斗、坞村伏击战、理发店智歼日军小队长、延陵大捷外围战等多次重要战斗,陈毅、粟裕、谭振林、傅秋涛、刘炎、叶飞、王必成、江渭清等20多位重要人物曾在宝堰留下足迹。宝堰现有省级文保单位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市级文保单位前隍村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新四军电讯室旧址、新四军东南青年抗日政训班旧址、新四军战地医院旧址、新四军财贸银行旧址等红色场地30多处,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等处现珍藏重要革命文物300多件。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