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8 浏览量: 作者:《中国老区建设》记者 胡佳 王丽丽 来源:中国老区网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登封市石道乡西爻村支部书记曹兰英。《中国老区建设》记者 胡佳/摄
今年64岁的曹兰英自2008年11月任登封市石道乡西爻村村支部书记,2023年当选为全国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作为来自老区乡村的基层代表,她认为,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人才匮乏、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的问题。她建议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乡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结合村情实际、集中建设一批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图书馆、村史馆等。推动城市优质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鼓励城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与乡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定期实施下乡巡展活动,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数字乡村文化,提高乡村文化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培养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育工程,加强对非遗文化骨干、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等的培训,持续提高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对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利用村两委换届契机,吸收一批懂传统文化、善于组织文化活动的大学生进入基层组织。
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形式。以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平台,组织开展戏曲、广场舞、农民运动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挖掘和传承乡土文化,组织开展民间故事、谚语、民歌等征集活动,保护和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乡村文化与旅游、体育、教育等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完善乡村文化治理体系。建立健全乡村文化治理机制,明确乡村两级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加强乡村文化市场监管。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和管理。
编辑:孙晟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