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浏览量: 作者:徐祥忠 钱羽佳 来源:中国老区网
在南通市通州区广袤的沃野上,坐落着一个充满活力的乡村振兴样板——刘桥镇新联社区。这里,连片的蔬菜基地绿意盎然,整洁的乡间道路蜿蜒延伸,崭新的仓储中心拔地而起,处处涌动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生机。作为南通市乡村振兴先行村,新联社区以“一藤串多珠,大小圈联动”为蓝图,走出了一条“产业强、百姓富、乡村美”的兴农之路。
图为航拍新联社区田园风光
链动发展新格局
新联社区曾是原新联镇政府所在地,如今依托“出口蔬菜产业链”这根“藤蔓”,串起产业发展与公共服务的“明珠”。社区党总支书记袁高鑫常说:“乡村振兴,产业是根。我们要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富民增收的沃土。”
新联社区被纳入“刘桥镇出口蔬菜产业园”核心区后,抢抓机遇,用活政策资金,投资建设仓储中心、冷库和物联数据中心,补全产业链短板。目前,社区拥有千亩蔬菜基地1个、百亩蔬菜基地2个、蔬菜种植大户20多个、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5个、1400多户农户种植出口蔬菜,出口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620亩(种植的农户、种植面积分别占71%和52%),农户种植出口蔬菜亩均收入6000元以上。省农业龙头企业嘉安食品年加工蔬菜1.2万吨,与社区形成“基地+企业+农户”的联动模式,让“田间菜”变身“国际餐”。
2024年,社区创新实施“一村一图”三资管理,盘活资源实现村营收入304.48万元;2025年,百万元先行村建设资金注入,推动高标准农田全覆盖,打造2个高标准核心示范区。社区还引入南通月日源食品公司,将新建的仓储中心与冷库打包出租,年租金达31万元,带动订单农业蓬勃发展。“以前种菜愁销路,现在企业上门收,收入翻一番了!”种植大户感慨道。
绘就乡村新图景
乡村振兴,关键在干。新联社区干部拧成一股绳,以“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劲头,将规划蓝图转化为现实。
在环境提升上,社区以“大小圈联动”破题。大环线串联产业发展与生态宜居,4.14公里的道路沿线打造特色景观带;小环线聚焦蔬菜产业园,1.68公里的示范路径统筹风貌与功能。2024年,社区争取260万元改造升级人民东路,2025年再次投150万元实施道路绿化、垃圾治理等项目。近年来,社区拓宽重建3条道路,整治4条生态河道,拆除破落建筑1600平方米,户厕改造率达96.7%,1516户家庭获评“美丽庭院”,昔日的“老镇区”蜕变为美丽宜居乡村。
在公共服务上,社区干部倾听民声,计划投资191万元建设家宴服务中心,既可承办婚宴喜事,又能举办大型会议;打算新建4000平方米文化广场,健身步道、篮球场与新村部连片呼应,成为居民休闲新地标。“以前办酒席要搭棚子,以后家门口就有宴会厅,方便又体面!”居民纷纷赞同。
共筑未来新愿景
新联社区的振兴之路,是科技与传统的交融,更是干群连心的见证。社区依托微信群、广播站推广农业技术,邀请专家现场“把脉”;与老科协合作开设田间课堂,培训农民超千人次。党总支书记袁高鑫带领班子“跑项目、争资金、盯进度”,仅用3个月便完成仓储中心基础建设,跑出“新联速度”。
如今的社区,村域内嘉安食品、祥盛米业等企业机器轰鸣,蔬菜基地、高标准农田里一片忙碌景现。不久的将来,家宴中心飘出阵阵饭菜香,文化广场传来欢声笑语。随着冷库、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完成,村营收入有望突破400万元。“我们要让乡村振兴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袁高鑫信心满满。
从“老镇区”到“先行村”,新联社区以实干为笔、创新为墨,在通州大地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这里的故事,正随着蔬菜的清香,飘向更远的地方……
编辑:孙晟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