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南昌:“第一难事”为何在这不难

2012/08/27  浏览量:   作者:肖苏萍  

房屋征迁,号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第一难事”。

南昌轨道交通一号线建设序幕一拉开,“第一难事”就迎面而来。一号线全长28.8公里,途经6个城区,涉及省属征迁单位32家、市(区)属45家;涉及征迁经营性店面306户、承租户2050户、从业人员21750人;涉及征迁住宅1760户,累计征迁面积41.58万平方米。

然而,从3月1日到6月30日,仅用4个月时间,顺利完成总征迁面积的99.7%,征迁投入达50多亿元。专家学者总结道:这是新形势下房屋征迁工作的一大奇迹,创造了南昌房屋征迁“线路最长、数量最大、投入最多、涉及面最广、难度最大”的五个之“最”。

更为可喜的是,在整个征迁过程中,仅有600余名群众上访诉求,经过耐心地解释教育工作,上访群众由最初的不理解转化为主动支持轨道交通建设。干部群众高兴地说:“只要依法依规、科学实施,就能实现和谐征迁、幸福征迁,‘第一难事’就不难了。”

创新机制,省市联动,各级干部走街入户情动“小家”顾“大家”

南昌建地铁,全省都关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深入一线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并对房屋征迁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涉及的有关省直单位必须积极配合,全力支持南昌轨道交通建设。

走进南昌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犹如进入了一场大型战役的作战室:地形图、征迁图、安置点、责任状、进度表……一项项政策在这里制定,一道道指令从这里发出。

省、市、区各级干部也纷纷深入现场,宣讲政策、心系群众、破解难题。

省直单位舍“小家”、顾“大家”,全力支持轨道交通建设。地处八一广场的省新华书店在6月30日前完成征迁,又在7月7日6时25分成功实施“第一爆”,不仅为八一广场站建设赢得了时间,而且对全线征迁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机制新则效率高。南昌市6个城区的党政“一把手”身先士卒,带领有关人员走街串户,和征迁群众面对面,讲道理、谈发展,拉家常、解难题,协调处理大小问题千余个,最终赢得了广大征迁户的理解和支持,确保了征迁工作顺利展开。

依法征迁,阳光操作,确保征迁户“心动”而不“心痛”

房屋征迁,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因此,南昌市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阳光操作、和谐有序”的原则,确保征迁户“心动”而不“心痛”。

在征迁工作政策出台的过程中,南昌市严格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制定了《房屋征收预公告》和《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并通过报纸公布和社区张贴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同时先后3次召开征求意见大会和讨论会,充分听取房管、规划、国土等部门意见,反复修改、完善有关方案。

为了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南昌市创造性地制定了房屋征收政策及私人经营性非住宅房屋提前搬迁鼓励方案,并由被征迁户选出代表,在监察、公证部门现场监证下,以公开抽签的方式选定房屋评估机构,从制度设计上切实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利益。

与此同时,南昌市构建了市、区、街办、社区四级维稳工作平台,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维稳工作四级网络。在整个房屋征迁过程中,未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和极端个人事件,未发生影响工程进度的恶性阻工事件,有效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

以人为本,利民惠民,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千把“锁”

俗话说“故土难离”,真要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小区、祖屋,的确难舍。何况有些征迁户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家庭纠纷、产权不明晰等各类复杂情况,这无疑为征迁工作增加了难度。

南昌市在坚持依法依规、阳光操作的同时,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利民惠民的宗旨,明确提出房屋征迁“不与民争利,保民增财富”的指导思想,采用“实物补偿与货币补偿相结合”的方法,让征迁户吃上了“定心丸”,一把以人为本的“金钥匙”打开了千把“锁”。

南昌市首先选择了凤凰家园和朝阳新城两处实物安置点,并事先对安置小区的环境进行了改善、提升,让征迁户入驻小区实际利益不受损,生活品质不下降,住房条件有改善,用真情实意赢得广大征迁户的理解和支持。南昌市还与56家房地产开发商及13家中介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开展“安家行动”,提供购房优惠和交易佣金优惠服务。

与此同时,南昌市从解决征迁户就业、就学、就医等切身利益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保障。眼下正是中小学开学前夕,征迁户小孩就读问题均得到妥善解决。

在征收东方银座房屋时,涉及经营户175户,西湖区政府充分考虑到经营户的实际困难,积极寻找新的经营场所,并在政策范围内减免各种税费,帮助经营户实现再就业。

城市赢得环境,百姓赢得财富,政府赢得民心,社会赢得和谐。南昌轨道交通一号线房屋征迁工作成功破解了“第一难事”,为加快推进南昌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