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贵州省扶贫开发10年综述

2012/10/09  浏览量:   作者:赵勇军  

  从2002年到2011年,贵州农村贫困人口从892万人(869元扶贫标准)下降到418万人(1274元扶贫标准)。10年,净减少400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从28.2%下降到12.1%。

  贵州是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颁布,新阶段扶贫开发启动。这一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切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强调要抢抓历史机遇,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2002年以来,针对贵州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贵州不断提出新思路、制定新办法、出台新措施,加大对100个一类重点乡镇的扶持力度。2008年,贵州对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标志着扶贫工作进入救助扶贫和开发扶贫“两轮”驱动新阶段。

  近几年,贵州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开发式扶贫和体制机制创新,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2011年,贵州把扶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提出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到2015年,按照国家扶贫标准,贫困人口数量比2010年减少一半,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消除贫困,贵州不能拖全国的后腿,我们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这是省委、省政府决战贫困的决心和信心。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省各级政府的民生投入达900多亿元。扶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全年投入资金23.59亿元,落实到村扶贫项目6017个,覆盖2390个贫困村。

  产业薄弱,是农民脱贫的一个“软肋”。为此,贵州把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扶贫作为扶贫开发战略性工作,突出开发式扶贫,核桃、草地畜牧业、精品水果、中药材、脱毒马铃薯、特种养殖和乡村旅游等十大扶贫产业呈现“提速发展、后劲增强、增收明显”的良好态势。

  10年来,贵州不断创新机制,探索贵州特色的山区脱贫之路。从以种草养羊致富农民的“晴隆模式”,到整合资金、连片开发的“印江经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长顺做法”,再到“喀斯特地区综合扶贫”的“威宁试点”,贵州扶贫开发不断开创新模式。

  贵州还在全国率先出台激励措施,以“减贫摘帽”、整县脱贫为目标,以整乡、数乡、区域连片开发为主要形式,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粘合剂”作用,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其他部门资金等多元投入,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相结合,各方合力攻坚,形成党政主导、部门社会参与、资金多元投入的大扶贫格局,将各种有利要素集结发挥,改变零敲碎打的扶贫方式,做活了“1+1〉2”、“1+1=n”的算术题,取得多重互动效应。

  扶贫促进大跨越。去年,贵州扶贫开发减贫60万人,66个乡实现整体脱贫,完成异地扶贫搬迁3.1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实际增幅达15%,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实现26年来最大增幅。

  作为全国扶贫开发主战场,按照国家2300元的扶贫标准,2011年末贵州还有农村贫困人口1149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33.4%,而这些贫困人口中95%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和革命老区等连片特困地区,其中75%处于深度贫困中。

  基于此,贵州把位于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的65个县作为主攻方向,启动实施扶贫攻坚重大事项推进行动,突出重点、点面结合、连片开发、协作推进。

  今年初,国务院2号文件对贵州扶贫战略定位为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为贵州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说:“未来10年,贵州将把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作为总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强基础扶产业、提素质保民生、创机制探路子,探索适合中国西部农村后发赶超的发展之路。”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