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铁钢意志绵柔心

2012/10/12  浏览量:   作者:张舒娜  

 

  45岁的杨铁钢,出生于长垣县农村,就读南京农业大学作物育种专业,于1987年到江苏农科院实习,得到著名棉花专家黄骏麒和钱思颖的赏识,被推荐到河南省农科院从事棉花栽培生理研究,在随后的23年时间近万个晨昏,他把自己交给了棉花与棉田。

  在全国棉花育种行业,杨铁钢的知名不仅因为他在棉花栽培领域科技成果多产,更主要的是因为他的棉花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高产技术研究成果,这项技术被称为“中国棉花栽培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在棉花产量上却一直不尽如人意。我国的棉花种植方式经历过三次大的跨越,均由种植技术进步所引发。最开始是直接播种,一年一熟。到了20世纪60年代,为了缩短棉花生长期,农民采取打营养钵的形式,将棉花和小麦套种在一起,达到一年两熟,这是第一次跨越,但是这种方式劳动强度极大,效率很低,一定要改变。”杨铁钢说,“第二次是工厂化育苗无钵移栽技术;第三次是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技术。”

  1992年,杨铁钢蹲点在商丘跟农民一起种棉花,为解决棉铃虫问题,他会三天三夜蹲在田间观察虫子的出没规律。“那时候的棉农苦啊,用工多,效率低。有时候打了一天营养钵胳膊都酸困得抬不起来。”当时,细心的杨铁钢心里已经萌生了研究无钵移栽的想法,并开始试验。

  试验从1992年持续到了1999年。1999年,无钵移栽技术在试验田试验获得成功。2004年该技术在全国各地发展至8万亩。

  随着面积的扩张,因育苗技术普及不到位,各地出现了问题,兴奋的棉农又重回失望。杨铁钢说:“这个技术本身没问题,问题出在操作上。比如当时多半采用的喷雾装置,可以做到没有死角,但做到均匀则很难,因而极易因喷雾不均导致出苗不齐,棉苗时常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很难育出高质量棉苗。”

  为解决这一问题,杨铁钢又花费4年时间,研究发明了配套的自动化喷雾装置。

  2010年,我国棉花种植真正实现了机械化无钵移栽技术。

  杨铁钢一直倡导科研原创。由他主持承担的“棉花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高产技术研究”是多年和多项研究成果的大整合,此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部农转资金重大项目。围绕该项目,杨铁钢付出了20年的心血,他与他的科研组还完成了成苗率、育苗成本、移栽成活率以及高产技术指标等一系列实验,并研制配套了由全自动化播种生产线、自动化均匀喷雾装置和远程遥控温湿度监测仪组成的育苗系统,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使成苗率达90%以上,育苗成本在0.03元以下,亩产籽棉达300~400公斤。

  2002年“棉花工厂化育苗及无土移栽技术”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并以500万元费用成功转让给南京红太阳集团,开了当时我省栽培技术转让的先例。目前农业部已将此技术定位为实现棉花生产现代化和高产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措施。

  从研发到推广,杨铁钢经常下田手把手教农民。为推广技术,他曾将自己家的住房抵押贷款。下这样的赌注,杨铁钢至今仍感慨万分:“为棉花研究做任何牺牲,我都无怨无悔。”

  如今,虽外界赞誉声声,但杨铁钢仍埋头做研究、弯腰下农田,他说这是他生活的最常态。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