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支书丁士全如何带富一个村

2012/10/18  浏览量:   作者:任文利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辛务村,这个拥有260户、1069人、1705亩耕地的小小村庄,在党委书记丁士全带领下,人均纯收入达到9800元,群众就业率达到100%。丁士全带领下的辛务村及其党支部,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示范单位,连续两年荣获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并先后获评廊坊市文明村、廊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丁士全个人也先后受到国家、省、市各级党委、政府10余次表彰,荣获第五届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兴村富民百佳领军人物等荣誉称号。

  一

  1996年,44岁的丁士全被推选为辛务村党支部书记。一上任,丁士全就琢磨着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辛务村村办地毯厂曾经连续几年都纳税几十万元,但随着市场变化,企业效益每况愈下,最后停产关张。

  为了使辛务村走出困境,丁士全多次组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到北京、江苏等地参观学习。回来后,村里连续召开党支部会议、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反复研究后,结合辛务村位于天然气主产区的优势和企业倒闭后闲置大量厂房、设备的实际,确立优化环境招商壮大集体经济的路子。村里将地毯厂闲置机械设备进行公开招标拍卖,安全贷得二次创业的启动资金20万元。其后,在丁士全带领下,村集体筹资开发改造闲置多年的400亩沙荒地,并由村里统一购买优质速生杨树苗,种植经济林,并承包给个人经营管理,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收入承包费8万元。

  二

  村集体经济有了“活水源”,进一步增强了丁士全重振昔日辉煌的信心和决心。2001年,他通过多方筹措资金30万元,创办起辛务村天然气工业小区,实现“四通一平”,安装2台100千瓦变压器,铺设2条直通村内的天然气管道,使日供气量达到3万立方米。

  在打造村内硬环境的同时,村“两委”班子还精心构建良好的软环境。丁世全参照县里经验,制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推行村委会代办相关手续的“一站式”服务,把对外来服务承诺写进村规民约,努力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就医和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

  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环境迅速引来大批中外客商。由台商投资2000多万元的廊坊市德兴化工有限公司玻璃微珠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北京玻璃器皿厂项目和投资1200万元的硼硅酸纳空心微珠项目等5个千万元以上项目已经在该村落户、动工或投产。截至目前,该村共引进超百万元以上的项目12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5个,投资总额达到7000万元,年纳税额达到120万元。

  三

  “都说农村工作难做,其实并不难,老百姓最容易满足了。只要解决了后顾之忧,群众就会全心全意发展经济。现在村里土地被企业占用,百姓们也都安排到企业上班,一个月收入两三千块钱。”丁士全笑着说。在丁世全看来,村里来了企业,有钱了,就得让老百姓们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2004年,辛务村以省级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为载体,村集体投资300余万元修路8000米,实现村街公路户户通,极大方便了企业的入驻、产品的运输和村民的出行。今年,村里又投资40万元,筑起3150米的柏油路,实现村内主要街道的全部硬化。

  在加强村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辛务村更加注重发展村街文化卫生事业。村集体投资27万元为中心小学新建高标准校舍15间,购置20台电脑;投资50多万元兴建村级医院;投资20万建设辛务大戏楼;投资2万元架设有线电视塔;购置秧歌服装和其他器材,成立秧歌队和小戏班。

  四

  “下一步,就要让乡亲们住上楼房,真正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丁士全满怀自信地说。

  辛务村针对村庄占地过大、农户居住分散、建设规划落后、土地使用率低的现状,丁士全书记积极谋划村庄改造工程,推进新型民居建设,制定“万人小镇”工作目标。村“两委”计划5年内,用200亩庄占地,建设8栋高标准居民楼,全村260户居民全部迁入新居,同时,完善学校、幼儿园、老年公寓等社会配套设施,全方位打造社区生活服务圈,力促“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市民”。

  目前,“万人小镇”的规划、评估、勘察等各项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已与河北武安兴华房地产开发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

  如今,回头看辛务村的变化,回顾自己当村干部的经历,丁士全感触颇深。他说:村支书是村里的脊梁骨,更是乡亲们的领路人,必须尽最大努力为乡亲们办更多实事、好事,让辛务村的父老乡亲们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编辑:编辑部